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母复新汤联合西医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子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丽鹤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益母复新汤联合西医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子宫机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产后恶露不绝(中医辩证分型为“气虚血瘀证”)患者110例,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西医治疗,益... 目的观察益母复新汤联合西医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子宫机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产后恶露不绝(中医辩证分型为“气虚血瘀证”)患者110例,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西医治疗,益母复新汤组加用益母复新汤。比较血性恶露和恶露结束时间、子宫三经、中医症状积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子宫动脉血流情况、血常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结果益母复新汤组血性恶露(6.54±1.03)d和恶露结束时间(18.97±2.74)d均较常规组短(9.87±1.41和24.12±3.89)d,疗效(92.73%)较常规组高(76.36%),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益母复新汤组和常规组的子宫三经和分别为(146.02±13.36)mm和(168.05±16.21)mm出现下降(P<0.05),益母复新汤组治疗后子宫三经和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益母复新汤组和常规组恶露量、恶露色、恶露质、面色、腹痛、乏力等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常规组比较,益母复新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益母复新汤组和常规组CRP、TNF-α、白细胞计数(WBC)及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较治疗前降低,血小板、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较治疗前增加,且益母复新汤组炎症因子、血常规、子宫动脉血流情况改善明显较大(P<0.05)。结论益母复新汤联合西医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可改善子宫机能,缩短恶露时间,促进子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复新汤 恶露不绝 气虚血瘀证 子宫恢复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凝血状态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5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凝血状态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监测、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孕妇90例纳入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孕检正常孕妇30例纳入对照组,且根据不同严重程度将研究组进一步分为3个亚...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凝血状态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监测、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孕妇90例纳入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孕检正常孕妇30例纳入对照组,且根据不同严重程度将研究组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即妊娠高血压组3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各组孕妇均采集样本进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各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栓弹力图参数,并分析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反应时间、凝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夹角、血块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各指标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反应时间、凝血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夹角、血块强度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反应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呈正相关(P<0.05);凝血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纤维蛋白原呈负相关(P<0.05);夹角、血块强度均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孕妇凝血指标有助于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变化及其严重程度的了解,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血栓弹力图 凝血状态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营养管理联合个体化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真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5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营养管理联合个体化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妊娠期糖尿病干预,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营养管理联合个体化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妊娠期糖尿病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营养管理联合个体化运动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妊娠相关焦虑状态及母婴结局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时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担心胎儿健康、关注自我、担心分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管理联合个体化运动可有效调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妊娠期相关焦虑状态,利于母婴良好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营养管理 个体化运动 血糖控制 母婴结局
下载PDF
不同孕周给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尚梦玲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9年第4期34-35,共2页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孕周> 32周;观察组,研究对象孕周≤32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依次为7. 14%和26. ...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孕周> 32周;观察组,研究对象孕周≤32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依次为7. 14%和26. 19%,P <0. 05。结论:在孕周32周之前(包括32周)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而且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周 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情绪状态及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尚梦玲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9年第3期63-63,共1页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1月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93例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年龄、孕周、BMI、糖尿病家族史、焦虑及抑郁发生率上存在差异(P<0.05);将上述有...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1月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93例正常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年龄、孕周、BMI、糖尿病家族史、焦虑及抑郁发生率上存在差异(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孕周、BMI、糖尿病家族史、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均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妊娠期 孕妇 糖尿病 情绪状态
下载PDF
Bakri球囊填塞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亚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Bakri球囊填塞术联合药物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患者,按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创面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Bakri球囊填塞术... 目的:分析Bakri球囊填塞术联合药物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患者,按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创面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Bakri球囊填塞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控制效果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输血率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有效止血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h、治疗24h后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恶露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与对照组发生率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kri球囊填塞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有显著效果,产后出血量少,促进患者冬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Bakri球囊填塞术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真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7期114-115,共2页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6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阴道进行试产,根据试产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206例和失败组54例,收集产妇临床资料,分析瘢痕子宫再次...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6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阴道进行试产,根据试产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206例和失败组54例,收集产妇临床资料,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2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产妇,其中试产成功率为79.23%(206/260),试产失败率为20.77%(54/260);年龄≤30岁、体质量指数≤27 kg/m^(2)、距离上次妊娠时间>64个月、子宫下段肌壁厚度>5.5 mm、有阴道分娩史、新生儿体质量≤3.2 kg等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的影响因素。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受产妇年龄、体质量指数、距上次妊娠时间、子宫条件、阴道分娩史、新生儿体质量等诸多因素影响,在严格把握临床试产指征的情况下可推广阴道分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经阴道分娩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单侧开窗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单侧开窗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单侧开窗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单侧开窗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手术成功率、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两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单侧开窗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宫内妊娠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异位妊娠 腹腔镜下单侧开窗术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 宫内妊娠率
下载PDF
宫腔镜下清宫术前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孙利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5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清宫术前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Ⅰ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号(1~80)形式随机分设组别,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清宫术治疗...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清宫术前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Ⅰ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号(1~80)形式随机分设组别,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清宫术治疗,对照组行清宫术前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复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来潮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清宫术前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显著,可在增强临床疗效的同时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宫腔镜下电切术 垂体后叶素
下载PDF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10
作者 周爱芬 《临床研究》 2017年第1期168-169,共2页
目的 探究不同时段尿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对诊断子痫前期存在的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9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成两组,轻度子痫前期组4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4例,采集两... 目的 探究不同时段尿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对诊断子痫前期存在的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9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成两组,轻度子痫前期组4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4例,采集两组8h、12h及24h三个时段尿液样本,检测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判断其与子痫前期诊断存在的关系.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尿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轻度子痫前期组45例子痫前期患者、重度子痫前期组44例患者的8h、12h及24h尿蛋白含量存在明显变化,而相同时段内的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4h尿蛋白含量检测是目前确诊子痫前期的重要诊断依据,而检测8h、12h尿蛋白含量,可有助于提前找到尿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为诊断子痫前期提供参考依据,更早的诊断,有利于子痫前期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间段 尿蛋白含量 子痫前期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