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学龄儿童弱视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辉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398-398,共1页
自1989年以来,笔者对治疗学龄儿童双眼弱视的多种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患者“新明穴”注射妥拉苏林注射液,经28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28例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6~16岁,平均9岁。经常规检查,28例共56只眼弱视,患... 自1989年以来,笔者对治疗学龄儿童双眼弱视的多种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患者“新明穴”注射妥拉苏林注射液,经28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28例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6~16岁,平均9岁。经常规检查,28例共56只眼弱视,患者眼底均无器质性病变,用1%阿托品散瞳后,矫正视力不能恢复正常,符合1987年9月全国弱视斜视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霍鸣.实用眼科杂志1992;9:555),确诊为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46只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斜视学 双眼视觉 器质性病 旁中心注视 临床观察 基本治愈率 屈光参差性弱视 矫正视力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尚欣岩 郭军红 白卫云 《海峡药学》 2018年第5期150-151,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控制性吸氧、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颗粒口服,3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的生理机能、精神状... 目的观察分析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控制性吸氧、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颗粒口服,3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的生理机能、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增加两组治疗后PaO_2,PaCO_2,FEW,JEW较治疗前改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 生活质量 血气分析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军红 白卫云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19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本科共收治的6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包括吸氧、止咳...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本科共收治的6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包括吸氧、止咳化痰、抗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照组给于匹多莫德颗粒口服,每次0.8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于玉屏风颗粒口服,每次30mg,每日2次。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及血气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提高临床症状缓解率,提高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及PaO2降低Pa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匹多莫德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治疗体会
4
作者 段晶莹 《基层医学论坛》 2004年第10期951-95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全组病例随机分为甲、乙组;甲组18例,以柳氮磺胺吡啶,强的松,甲硝唑联合用药。乙组20例,以庆大霉素,强的松,黄连素联合用药。结果甲组治愈13例(72.2%),无效0例(0%);...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全组病例随机分为甲、乙组;甲组18例,以柳氮磺胺吡啶,强的松,甲硝唑联合用药。乙组20例,以庆大霉素,强的松,黄连素联合用药。结果甲组治愈13例(72.2%),无效0例(0%);乙组治愈7例(35%),无效3例(15%)。结论①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且与变态反应,感染及遗传,神经精神因素相关。②柳氮磺胺吡啶,强的松,甲硝唑三药联合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毒,抗厌氧菌感染作用,同时具有止血,促进溃疡合作用,且可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强的松 柳氮磺胺吡啶 治疗体会 治愈 联合用药 甲硝唑 感染作用 研究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