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腹腔镜下腹膜后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成形术1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宏武 程传宇 +2 位作者 李春伟 武玉东 魏金星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腹膜后途径应用腹腔镜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成形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12例采用后腹腔镜手术,采用离断输尿管,移至下腔静脉腹侧端端吻合,恢复正常解剖关系。结果其中11例手术成功,无漏尿,腰痛消失,3个月后复查B超,... 目的探讨通过腹膜后途径应用腹腔镜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成形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12例采用后腹腔镜手术,采用离断输尿管,移至下腔静脉腹侧端端吻合,恢复正常解剖关系。结果其中11例手术成功,无漏尿,腰痛消失,3个月后复查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右肾积水消失,吻合口无狭窄。下腔静脉损伤中转开放手术1例,无并发症。结论在下腔静脉腹侧恢复输尿管正常解剖,不切除下腔静脉后段输尿管,具有安全、有效、技术难度降低、吻合口狭窄概率减少的优点。后腹腔镜手术具有美观、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优点,有望成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腹膜后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原文传递
包皮内板重建尿道治疗尿道球部狭窄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宏武 王安奇 +1 位作者 贾豫东 程传宇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22期94-95,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包皮内板重建尿道治疗尿道球部狭窄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住院的尿道球部狭窄患者32例.狭窄长度2.5~12 cm,平均6.1 cm.32例均采用包皮内板皮肤重建尿道治疗尿道球部狭窄.结果 31例... 目的 探讨应用包皮内板重建尿道治疗尿道球部狭窄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住院的尿道球部狭窄患者32例.狭窄长度2.5~12 cm,平均6.1 cm.32例均采用包皮内板皮肤重建尿道治疗尿道球部狭窄.结果 31例手术成功,均排尿通畅.1例术后出现尿瘘.术后随访6~12个月.结论 应用包皮内板重建尿道治疗尿道球部狭窄或闭锁具有安全、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内板 重建尿道 尿道球部狭窄
原文传递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22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宏武 程传宇 +3 位作者 王安奇 贾豫东 武玉东 魏金星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 探讨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处理22例孤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孤立肾结石患者,17例经一期或二期碎石后结石全... 目的 探讨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处理22例孤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孤立肾结石患者,17例经一期或二期碎石后结石全部排净,18例肾功能恢复正常,净石率为77.27%.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具有疗效确切、高效、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经皮肾镜 孤立肾 结石
原文传递
肝素酶和低氧诱导因子-2α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宏武 邹华伟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肝素酶(Hpa)和低氧诱导因子(HIF-2α)基因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不同分型、分级、分期肾癌标本及35例正常肾组织中Hpa和HIF-2α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肾癌分级分期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 目的探讨肝素酶(Hpa)和低氧诱导因子(HIF-2α)基因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不同分型、分级、分期肾癌标本及35例正常肾组织中Hpa和HIF-2α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肾癌分级分期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66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中,Hpa阳性表达28例,阳性率为42.4%;HIF-2α阳性表达43例,阳性率为65.2%。癌旁正常肾组织中Hpa阳性表达2例,HIF-2α阳性表达3例,35例正常肾组织中Hpa、HIF-2α阳性表达较少。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a和HIF-2α表达与肾细胞癌分期分级关系密切,共同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肝素酶 低氧诱导因子-2α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血清PSA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宏武 贾豫东 +1 位作者 王安奇 程传宇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13期59-60,63,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作为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前列腺癌(PCa)的可能性。并对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进行了检测,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外周血与不同前列... 目的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作为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前列腺癌(PCa)的可能性。并对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进行了检测,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外周血与不同前列腺组织中PSCA的表达。结果 PSCA在BPH、P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a组织中PSCA的阳性率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PSCA在PSA小于或大于10ng/ml的PCa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CA基因mRNA表达与PCa患者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均有明显相关性。提示有可能作为一个指标对PCa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