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中医专业学生课堂教学互动体会
1
作者 杨金枝 崔晓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8期117-118,共2页
从分析高校大专医学生课堂教学互动的现状入手,论述课堂教学互动中应该注重教师自身的魅力,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解学生知识水平,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 从分析高校大专医学生课堂教学互动的现状入手,论述课堂教学互动中应该注重教师自身的魅力,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解学生知识水平,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教学互动。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断的改造、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双方同在一个愉悦的课堂中,在"善教"与"乐学"中实现双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学互动 措施
下载PDF
濡脉主湿盛的机理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兴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8期5-7,共3页
从分析濡脉与湿病(证)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中医书籍中湿病脉象分析、濡脉病证治法用药特点分析、濡脉患者病案证候分析及湿病现代研究资料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濡脉主湿盛"的形成机理,明确了脾虚与湿困是湿证最终表现出濡脉的两... 从分析濡脉与湿病(证)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中医书籍中湿病脉象分析、濡脉病证治法用药特点分析、濡脉患者病案证候分析及湿病现代研究资料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濡脉主湿盛"的形成机理,明确了脾虚与湿困是湿证最终表现出濡脉的两个关键因素,气血亏虚或相对亏虚不能鼓荡固摄血脉是形成濡脉的直接原因,同时也为湿证的治法用药提供了一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濡脉 湿邪 脾虚 湿困
下载PDF
新读心解系列《灵枢·本神》之“志”的心理学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林灿 赵兴业 +1 位作者 刘向阳 郑春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22期8-9,共2页
"志"出自《灵枢·本神》篇。本篇关于"意志思虑智"的描述很大程度上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遵《内经》之旨,从更广泛的层面上去理解原文,手执中国传统心理思想与西方心理学,进行对接、对比,以求得更深层的理解和... "志"出自《灵枢·本神》篇。本篇关于"意志思虑智"的描述很大程度上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遵《内经》之旨,从更广泛的层面上去理解原文,手执中国传统心理思想与西方心理学,进行对接、对比,以求得更深层的理解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心理学 本土心理学
下载PDF
《黄帝内经》以温为养之灸疗养生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8期10-12,共3页
灸疗古称灸焫,是一种用火烧灼体表部位产生刺激和效果的调养方法。《说文解字》解释云:"灸,灼也,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焫,烧的意思。灸疗不仅用于治病,更多地用于养生防病。《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 灸疗古称灸焫,是一种用火烧灼体表部位产生刺激和效果的调养方法。《说文解字》解释云:"灸,灼也,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焫,烧的意思。灸疗不仅用于治病,更多地用于养生防病。《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思想,"上工治未病"强调的是养生为上,体现了"养生先于疗疾"、"养生重于治病"的医学思想。《内经》中灸疗之法以温补为主,突出了以温为养的养生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养生 艾灸
下载PDF
灸疗与养生
5
作者 王晓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7期131-133,共3页
《内经》"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养生医学思想阐述。《素问·四气调神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李东垣解释"治未病"就是养生,指出"如能慎言语、节饮食,所谓治... 《内经》"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养生医学思想阐述。《素问·四气调神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李东垣解释"治未病"就是养生,指出"如能慎言语、节饮食,所谓治未病也"。因此,《内经》灸疗养生理论研究,既是中医养生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又是对《内经》"治未病"养生思想的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疗 治未病 养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