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书林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3期130-130,共1页
目的观察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5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并且这些患者合并老年性白内障,对于房角关闭≤180°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 目的观察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5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并且这些患者合并老年性白内障,对于房角关闭≤180°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房角关闭>180°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眼压、房角、前房深度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早期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书林 梁占莹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4期770-771,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视网膜血管炎患者34例(39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全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出血,经药物治疗1... 目的:观察早期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视网膜血管炎患者34例(39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全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出血,经药物治疗1个月后无效,改行标准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并于术中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补充进行激光光凝治疗14例,占41.18%。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网膜平均厚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视力提高0.05以上者26例(29眼),占74.36%,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伴玻璃体出血,可有效预防视网膜坏死,较好地保留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手术 激光光凝 视网膜血管炎 早期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眼眶筛窦巨大玻璃异物一例
3
作者 李珂 李书林 裴国宾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2-142,共1页
关键词 眼眶筛窦巨大玻璃异物 病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结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李书林 梁占莹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5期1251-1251,共1页
目的观察探讨结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26例双眼结膜松弛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行双眼交替的下穹窿结膜固定术,对照组行结膜巩膜缝线固定术,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结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26例双眼结膜松弛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行双眼交替的下穹窿结膜固定术,对照组行结膜巩膜缝线固定术,观察对比两组眼表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河高度测量、泪膜破裂时间、裂隙灯形态学及第一荧光素染色情况。结果术后随访一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穹窿结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术后刺激症状较轻,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固定术 结膜松弛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泪小管断裂修复术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李书林 裴国宾 白鹏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2年第5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修复术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