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凝血酶喷洒对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有效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桂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4期1334-1335,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凝血酶喷洒对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有效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6)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观察组(n=...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凝血酶喷洒对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有效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6)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观察组(n=36)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凝血酶喷洒治疗。对比两组即时止血率、止血有效率,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97.22%(35/36)比77.78%(28/3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即时止血率[100.00%(36/36)比83.33%(30/36)]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56%(2/36)比22.22%(8/36)]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与凝血酶喷洒联合治疗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能有效提高即时止血率和止血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 金属钛夹 凝血酶喷洒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有效率
下载PDF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桂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2期210-211,共2页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给予内镜或胃镜下止血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给予内镜或胃镜下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际病情给予胃镜或内镜下止血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内镜 止血时间
下载PDF
血必净辅治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3
作者 孟晓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614-1617,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辅治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94例根据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大便干燥、腹... 目的:观察血必净辅治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94例根据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大便干燥、腹部按压痛、小便短涩、体温升高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MDA水平降低、SOD、NO水平升高,且变化幅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PCT、TNF-α、IL-6、CRP水平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辅治SAP疗效更好,且不增加用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必净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复方珍珠虫草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5例
4
作者 韩大正 刘春霞 王运杰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4期240-241,共2页
目的 :观察复方珍珠虫草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 12 4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75例 ,对照组 49例。治疗组服用复方珍珠虫草胶囊每次 4粒 ,bid ;对照组服用乙肝宁冲剂 6g ,tid。疗程均为 6个月。... 目的 :观察复方珍珠虫草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 12 4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75例 ,对照组 49例。治疗组服用复方珍珠虫草胶囊每次 4粒 ,bid ;对照组服用乙肝宁冲剂 6g ,tid。疗程均为 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肝脏病理组织学及血清 4项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 64 .3 %和 91.0 % ,对照组分别为 3 4.2 %和 2 0 .1% (P <0 .0 5 ) ;4项纤维化指标治疗组均显著降低 (P <0 .0 1) ,对照组无显著改善 (P >0 .0 5 ) ;肝脏组织学方面 ,治疗组炎症及纤维化均获显著改善 (P <0 .0 5 ,P <0 .0 1) ,对照组无显著改善。结论 :复方珍珠虫草胶囊可使慢性乙肝炎症改善 ,纤维化程度减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珍珠虫草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纤维化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桂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结合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结合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7%,其中1例头昏、1例疲乏;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3%,其中头昏4例、疲乏3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效果良好,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阿莫西林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桂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3期165-166,共2页
目的分析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的兰索拉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 目的分析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的兰索拉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4%(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发应发生率22.9%(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效果较好,不仅可以降低不良发应的发生率,还可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兰索拉唑 莫沙比利
下载PDF
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桂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胃镜在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给予胃镜诊断和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统计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准确率并将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互对比。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在胃镜下诊断结果... 目的探讨胃镜在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给予胃镜诊断和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统计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准确率并将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互对比。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在胃镜下诊断结果均为萎缩性胃炎(100.0%);同时其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有萎缩性胃炎76例(76.0%),胃镜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患者结果的准确率与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准确率存在一定差异性,医生应该结合病理学诊断结果共同判定患者疾病类型以及携带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萎缩性胃炎 病理学检查 诊断
下载PDF
伊托必利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桂芹 《北方药学》 2018年第6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RE患者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3)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n=53)予以伊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均治疗7周。对比...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RE患者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3)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n=53)予以伊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均治疗7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周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23%(51/53)VS 79.25%(4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周后,观察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RE伊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托必利 雷贝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症状改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急性胰腺炎2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韩玉霞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性胰腺炎 误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