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小麦和小麦粉中铝本底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尹红娜 郑纯宇 +2 位作者 张亚勋 高海东 王法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3期8906-8911,共6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麦和小麦粉中铝本底情况,为监管部门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为小麦及其制品中含铝标准修订提供帮助。方法在河南省17个地市共采集了569份小麦、小麦粉和麸皮样品,样品直接从农户家或者农村小磨坊中获取,确认没有添加含铝添...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麦和小麦粉中铝本底情况,为监管部门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为小麦及其制品中含铝标准修订提供帮助。方法在河南省17个地市共采集了569份小麦、小麦粉和麸皮样品,样品直接从农户家或者农村小磨坊中获取,确认没有添加含铝添加剂后采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铝含量。结果小麦、小麦粉和麸皮中铝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0.92、15.14、58.32 mg/kg,结果表明小麦中铝元素主要集中在麸皮中。结论调查结果为相关生产加工者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小麦粉及其制品的生产加工和监管提供技术支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还可为制订适合本地的小麦及其制品等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修订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麦粉 麸皮 铝本底
下载PDF
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伍季 朱海华 +1 位作者 竹磊 杨强 《中国蜂业》 2012年第2期36-37,共2页
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2011年10月20日正式实施,蜂蜜新国标对范围、理化指标等进行修改,增加了污染物限量、兽药残留限量、农药残留限量和嗜渗酵母技术等要求。本文对蜂蜜新国标进行了详细解读。
关键词 蜂蜜 国家标准 指标 检测
下载PDF
食用动物皮中重金属本底值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晓 李向力 +1 位作者 李娜 郭青照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78-3082,共5页
目的研究食用动物皮中重金属本底值,更加有效地实施对动物皮及其制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监测。方法从河南省14个省辖市的市场上采购286份食用动物皮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5种重金属分别为铅含量(以Pb计)、镉含量(以Cd计)、总砷含量(以As... 目的研究食用动物皮中重金属本底值,更加有效地实施对动物皮及其制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监测。方法从河南省14个省辖市的市场上采购286份食用动物皮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5种重金属分别为铅含量(以Pb计)、镉含量(以Cd计)、总砷含量(以As计)、铬含量(以Cr计)、汞含量(以Hg计)。以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肉类中重金属含量的限量值作为参考。结果铬的超标率为8.5%,检出范围为未检出(not detected,ND)~1.71 mg/kg,铅的超标率为7.7%,检出范围为ND~1.33 mg/kg,镉的超标率为3.1%,检出范围为ND~0.172 mg/kg。结论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制定食用动物皮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和市场的科学监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皮 总砷 总汞 本底值
下载PDF
小麦谷朊粉改性新技术综述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建中 尹红娜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0-25,共6页
小麦谷朊粉是一种营养丰富、来源广泛的植物性蛋白,然而其结构特性限制了小麦谷朊粉的广泛应用.改性使小麦谷朊粉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得到较大改善,可拓宽其应用范围.基于对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酶法改性3种小麦谷朊粉改性技术的综述... 小麦谷朊粉是一种营养丰富、来源广泛的植物性蛋白,然而其结构特性限制了小麦谷朊粉的广泛应用.改性使小麦谷朊粉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得到较大改善,可拓宽其应用范围.基于对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酶法改性3种小麦谷朊粉改性技术的综述,指出单一的改性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复合改性将是小麦谷朊粉改性更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谷朊粉 改性技术 植物蛋白
下载PDF
蜂产品质量安全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海华 杨强 +1 位作者 田春华 章建军 《中国蜂业》 2011年第9期30-32,共3页
蜂产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随着人们对蜂产品认识的加深,蜂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愈加突出,尤其是蜂蜜、蜂胶掺假严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我国蜂产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蜂产品 食品安全 掺假 检测
下载PDF
河南省面制品中含铝添加剂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尹红娜 李娜 +2 位作者 王春杰 王法云 郭青照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7-289,共3页
采集油炸面制品、发酵面制品和焙烤食品,共424份,采用GB 5009.182—2017和GB 5009.182—2017的方法检测样品中的铝含量(干样品,以Al计)。检测结果显示,焙烤食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整体较好;发酵面制品中存在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的... 采集油炸面制品、发酵面制品和焙烤食品,共424份,采用GB 5009.182—2017和GB 5009.182—2017的方法检测样品中的铝含量(干样品,以Al计)。检测结果显示,焙烤食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整体较好;发酵面制品中存在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国家标准规定不允许添加),甚至个别产品的添加量较大,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油炸面制品中,油饼油条中普遍使用含铝添加剂,且超标情况较为严重,其他油炸面制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制品 含铝添加剂 铝含量 调查研究
原文传递
包装技术对膨化豆制品保质期的影响
7
作者 尹红娜 胡桂芳 +1 位作者 朱海华 刘晓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5期242-244,共3页
研究不同包装方式下膨化豆制品的酸价、过氧化值及感官品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酸价、过氧化值均呈上升趋势,但真空包装和充氮包装样品上升速度远低于自然包装样品;感官品评结果均有一定程度劣化,但真空包装及充氮... 研究不同包装方式下膨化豆制品的酸价、过氧化值及感官品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酸价、过氧化值均呈上升趋势,但真空包装和充氮包装样品上升速度远低于自然包装样品;感官品评结果均有一定程度劣化,但真空包装及充氮包装样品感官劣化相较于自然包装缓慢;选取最适合的充氮包装方式,保质期得到延长,且风味在保质期内能够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技术 膨化豆制品 保质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