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盆Teepee像的影像解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蔡鸿敏 成传德 +5 位作者 吴学建 王武超 汤金城 常守亚 段卫峰 李无阴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 :研究骨盆Teepee像主体结构的影像解剖,包括其方位走行及影像解剖构成。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进行骨盆CT检查的成人检查结果进行筛选,排除骨骼畸形及由肿瘤、创伤等所导致骨盆骨性破坏的患者。将所筛选出的9例全骨盆2.0 m... 目的 :研究骨盆Teepee像主体结构的影像解剖,包括其方位走行及影像解剖构成。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进行骨盆CT检查的成人检查结果进行筛选,排除骨骼畸形及由肿瘤、创伤等所导致骨盆骨性破坏的患者。将所筛选出的9例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CT扫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41.2±10.3)岁。应用Mimics 10.01对9例无病损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出的骨盆三维图像进行透明化处理后向髋臼闭孔斜位及骨盆出口位逐渐旋转,直至髋臼上方区域出现标准的"圆锥形帐篷"(即Teepee)样外观。此时的图像即骨盆Teepee像,"圆锥形帐篷"即此投照像的主体。沿主体的边缘进行剪切,对主体及其以外的骨盆结构同时显示,然后研究其于整个骨盆内的方位走行及影像解剖构成。结果:骨盆Teepee像所示主体起自髂前下棘后外侧骨皮质,经尾端、前方、外侧到头端、后方、内侧的指向,止于髂后上棘及髂后下棘之间的骨皮质。其由一顶、一底及两缘围成。其顶由髂骨的内板(形成其内缘)及外板(形成其外缘)的骨皮质相交形成,其底由坐骨大切迹形成。其内侧、下部、后方总包括小部分骶髂关节及所对应的骶骨侧骨质。结论:骨盆Teepee像的主体为丰富的骨性结构,除其内下方小部分区域外可作为容纳某些类型骨盆、髋臼骨折固定物的安全区域。骨盆Teepee像可用于指导固定物的安全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X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邓俊森 张迪 +1 位作者 张文明 李俊辉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73-375,468,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ve disease,AS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用CLIF手术治疗的37例腰椎ASD患者纳入研... 目的观察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ve disease,AS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用CLIF手术治疗的37例腰椎AS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女2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椎管面积均获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周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均进一步改善(P<0.05),但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也有所丢失(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患者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采用CLIF手术治疗腰椎ASD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可获得良好的LL和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下载PDF
通腑净化汤加减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唐辉 马献忠 杨铁柱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3期509-512,共4页
目的研究通腑净化汤加减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腑净化汤加减,疗程... 目的研究通腑净化汤加减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腑净化汤加减,疗程为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脏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CO)、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血气分析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变化及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CO)、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气分析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净化汤加减可提高围手术期老年髋部骨折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增加每搏心输出量,改善患者的缺氧,降低NT-proBNP,明显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净化汤加减 老年髋部骨折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解剖型锁定钢板与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畅宁 徐静磊 +5 位作者 徐晨阳 邓俊森 易先达 苗万坡 白雪 马献忠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18-1024,共7页
目的比较解剖型锁定钢板与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盆创伤外科收治的50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时间段采用的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重建钢板... 目的比较解剖型锁定钢板与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盆创伤外科收治的50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时间段采用的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重建钢板组24例,男21例,女3例;年龄为(38.9±10.9)岁;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采用普通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解剖钢板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为(38.0±10.0)岁;2017年7月至2020年2月期间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50例患者术后获18~26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解剖钢板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32.8±8.6)min]显著短于重建钢板组患者[(177.2±5.9)min],术中出血量[(357.0±14.7)mL]显著少于重建钢板组患者[(492.0±17.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检查解剖钢板组和重建钢板组分别有96.2%(25/26)、91.7%(22/24)的患者骨折台阶≤3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解剖钢板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2.3%(24/26),显著高于重建钢板组患者[66.7%(16/24)];并发症发生率为3.8%(1/26),显著低于重建钢板组患者[29.2%(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优于普通重建钢板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解剖型后壁锁定钢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