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逐渐干旱和复水对牡丹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郭丽丽 刘改秀 +4 位作者 王丽娜 李军 李金航 侯小改 孔祥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108,共4页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和‘乌龙捧盛’盆栽苗为试材,通过测定和分析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参数的变化研究逐渐干旱和复水对牡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和‘乌龙捧盛’盆栽苗为试材,通过测定和分析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参数的变化研究逐渐干旱和复水对牡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两个牡丹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复水后,各指标均有所上升,但与对照比较,有所下降,有些指标恢复到对照水平;在不同水分处理时,‘洛阳红’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乌龙捧盛’,表明‘洛阳红’的耐旱性可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光合特性 逐渐干旱 复水
下载PDF
12种杀菌剂对牡丹黄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5
2
作者 贺春玲 侯小改 +3 位作者 何童童 王桢 关云霄 刘改秀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9期122-125,共4页
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牡丹黄斑病的有效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分析12种药剂在10 mg/L质量浓度下对牡丹黄斑病的相对抑制率,测定12种杀菌剂对牡丹黄斑病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10 mg/L质量浓度下70%百菌清可湿性粉... 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牡丹黄斑病的有效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分析12种药剂在10 mg/L质量浓度下对牡丹黄斑病的相对抑制率,测定12种杀菌剂对牡丹黄斑病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10 mg/L质量浓度下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牡丹黄斑病病菌的毒力最强,相对抑制率为(65.19±2.80)%;其次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相对抑制率为(64.81±4.49)%;32%叶斑净对牡丹黄斑病病菌的毒力最弱,相对抑制率为(25.56±4.01)%。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嘧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牡丹黄斑病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最小,为2.6268 mg/L。其次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EC50值次之,为2.9781 mg/L。32%叶斑净可湿性粉剂对牡丹黄斑病的毒力最弱,EC50值最大,为26.3957 mg/L。研究结果为牡丹黄斑病的大田防治提供药剂筛选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黄斑病 相对抑制率 毒力测定 杀菌剂
下载PDF
6种杀菌剂对牡丹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桢 贺春玲 +4 位作者 侯小改 卫志鹏 何童童 关云霄 刘改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132-133,137,共3页
[目的]筛选出牡丹根腐病的有效防治药剂。[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分析了6种药剂在10 mg/L质量浓度下对牡丹根腐病的相对抑制率,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牡丹根腐病的室内毒力。[结果]在10 mg/L质量浓度下,99%绿亨·... [目的]筛选出牡丹根腐病的有效防治药剂。[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分析了6种药剂在10 mg/L质量浓度下对牡丹根腐病的相对抑制率,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牡丹根腐病的室内毒力。[结果]在10 mg/L质量浓度下,99%绿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对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高,为93.50%;其次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相对抑制率为89.63%;50%甲锌福美双对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小,为20.00%。99%绿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对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毒力最强,EC50为0.002 7mg/L;其次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为0.019 5 mg/L;复生甲·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对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毒力最弱,EC50为19.134 6 mg/L。[结论]为牡丹根腐病大田防治的药剂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根腐病 相对抑制率 毒力测定 杀菌剂
下载PDF
牡丹主要病害的田间识别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关云霄 胡柯 +5 位作者 贺春玲 侯小改 董梦琳 何童童 王桢 刘改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3265-3267,3270,共4页
[目的]研究牡丹主要病害的田间识别特征,为各病害的防治提供基础。[方法]对我国近年来有关牡丹主要病害田间识别特征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相关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结果]截至目前,共报道牡丹病害27种,其中田间识别特征描述较... [目的]研究牡丹主要病害的田间识别特征,为各病害的防治提供基础。[方法]对我国近年来有关牡丹主要病害田间识别特征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相关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结果]截至目前,共报道牡丹病害27种,其中田间识别特征描述较清楚的有23种,各牡丹病害在田间表现的症状不同。[结论]通过识别田间病害特征,能为准确有效地防治牡丹病害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病害 症状 田间识别特征
下载PDF
牡丹病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何童童 董梦琳 +5 位作者 侯小改 贺春玲 刘改秀 胡柯 关云霄 王桢 《陕西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72-75,79,共5页
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对我国牡丹的防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牡丹病害防治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牡丹病害的防治方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对于牡丹的种植和栽培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牡丹 病害 化学防治 防治方法
下载PDF
LED复合光质对洛阳红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郭丽丽 刘改秀 +3 位作者 郭琪 李昱莹 宋程威 侯小改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5-1000,共6页
本试验以牡丹年宵花洛阳红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LED复合光质补光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牡丹生长最有利的复合光是红蓝绿复合光,对牡丹开花最有利的复合光是红蓝黄;对牡丹叶片色素积累最有利的复合光是红蓝黄绿紫;... 本试验以牡丹年宵花洛阳红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LED复合光质补光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牡丹生长最有利的复合光是红蓝绿复合光,对牡丹开花最有利的复合光是红蓝黄;对牡丹叶片色素积累最有利的复合光是红蓝黄绿紫;红蓝、红蓝黄、红蓝绿复合光最利于牡丹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积累。试验为改良牡丹年宵花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复合光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利用iPBS技术克隆牡丹反转录转座子LTR序列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曦 侯小改 +2 位作者 郭大龙 宋程威 段亚宾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2-330,共9页
利用iPBS方法从西北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品种红绣球和中原牡丹品种洛阳红中扩增出相应片段,经回收、克隆及测序,获得了12条来自牡丹LTR类反转录转座子的LTR序列,并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核苷酸序列... 利用iPBS方法从西北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品种红绣球和中原牡丹品种洛阳红中扩增出相应片段,经回收、克隆及测序,获得了12条来自牡丹LTR类反转录转座子的LTR序列,并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核苷酸序列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缺失突变,序列长度变化范围为313–894 bp,同源性从31.1%–65.8%不等。将其氨基酸序列与已登录的不同植物LTR类反转录转座子LTR氨基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与某些植物相应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表明可能存在LTR类反转录转座子的横向传递关系。根据克隆出的LTR序列设计SSAP引物,对牡丹29个品种进行了SS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具丰富的多态性。实验验证了用iPBS技术分离牡丹LTR序列的适用性,并为牡丹种质资源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BS LTR类反转录转座子 序列分析 SSAP分子标记
原文传递
牡丹LINE类反转录转座子RT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宋程威 郭大龙 +2 位作者 张曦 郭丽丽 侯小改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7-164,共8页
利用LINE简并引物从中原牡丹品种‘洛阳红’中扩增出580 bp左右的目的条带,对其回收、克隆、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后获得32条LINE类牡丹反转录转座子RT(反转录酶)序列。这些序列长度为547 - 593 bp,主要表现为点突变,经Clusta... 利用LINE简并引物从中原牡丹品种‘洛阳红’中扩增出580 bp左右的目的条带,对其回收、克隆、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后获得32条LINE类牡丹反转录转座子RT(反转录酶)序列。这些序列长度为547 - 593 bp,主要表现为点突变,经Clustal W比对其同源性为25.7% - 94.2%。将其核苷酸序列经聚类后可分为4个家族,其中家族Ⅰ 和Ⅲ分别占总序列数的50%和28%。将32条RT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在第18氨基酸序列处有1个非常保守的的甘氨酸(Gly),在138氨基酸序列处有1个半保守的赖氨酸(Lys)位点。32条序列均发生较多的终止密码子突变和移码突变。与其他物种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牡丹LINE类反转录转座子RT序列既有一定的保守性,同时也与其他物种间存在一定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非LTR类反转录转座子 反转录酶
原文传递
芍药肌动蛋白基因组DNA的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范丙友 张文婷 +4 位作者 徐杰 骞光耀 高水平 郭丽丽 侯小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069-2074,共6页
目的克隆芍药Paeonia lactiflora肌动蛋白(Actin)基因组DNA序列并解析基因结构,分析Actin基因在芍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根据本课题组报道的芍药Actin基因cDNA序列(JX310002)设计特异性引物,以芍药栽培品种"桃花飞雪"... 目的克隆芍药Paeonia lactiflora肌动蛋白(Actin)基因组DNA序列并解析基因结构,分析Actin基因在芍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根据本课题组报道的芍药Actin基因cDNA序列(JX310002)设计特异性引物,以芍药栽培品种"桃花飞雪"总DNA为模板,用KOD-Plus高保真DNA聚合酶扩增芍药Actin基因组基因,克隆PCR产物并进行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芍药Actin基因的外显子及内含子,基于Blastn程序分析芍药Actin基因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应用MEGA5.0软件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设计跨越内含子的半定量RT-PCR扩增引物,分析芍药Actin基因在芍药根、茎、叶、花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测序结果表明芍药Actin基因组DNA序列全长1 405 bp,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3个内含子中共6个剪接位点均遵循高等真核生物5’端供位GU与3’端受位AG模式;共编码377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KF363830。设计了一对半定量RT-PCR扩增引物,其中上游引物跨越了芍药Actin基因的第1个内含子,可有效防止由DNA污染而造成RT-PCR扩增的假阳性;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Actin基因在芍药根、茎、叶、花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保持恒定。结论首次克隆了芍药Actin基因组DNA序列并明确了其基因结构,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Actin基因可以作为芍药功能基因表达分析的内标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肌动蛋白 基因组DNA 克隆 基因结构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