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CT诊断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志晓 朱占生 丁丽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6期900-902,共3页
目的总结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病变累及一侧上颌窦,7例累及同侧筛窦及鼻腔。病变窦腔内充以软组织密度... 目的总结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病变累及一侧上颌窦,7例累及同侧筛窦及鼻腔。病变窦腔内充以软组织密度影,内见斑点斑块状钙化36例,窦腔高密度影内见气泡影19例。34例见上颌窦窦壁骨质改变,窦壁骨质增生硬化26例;窦壁骨质吸收破坏24例。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该病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上颌窦炎 非侵袭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和MR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志晓 程敬亮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24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CT、MR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CT、MR资料,依据侧脑室周围白质及半卵圆中心白质病变的范围不同,将其分为Ⅰ~Ⅲ型。结果55例中影像学Ⅰ型24例、...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CT、MR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CT、MR资料,依据侧脑室周围白质及半卵圆中心白质病变的范围不同,将其分为Ⅰ~Ⅲ型。结果55例中影像学Ⅰ型24例、Ⅱ型18例、Ⅲ型13例(其中Ⅰ型中有6例CT检查未见异常),病灶分布于侧脑室前后角,体部周围及半卵圆中心,CT上表现为低密度,MRI上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其它征象包括脑萎缩、脑梗塞、脑出血。结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具有较典型的CT、MR表现及临床特点,MRI发现SAE脑部病灶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
3
作者 李志晓 李景梅 《医药论坛杂志》 2009年第2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诊断价值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和CT资料。结果基底节区梗塞25例(83.3%),呈圆形或椭圆形小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清楚或模糊,其中24例伴基底节区钙化,脑叶梗塞5例(17.7%),...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诊断价值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和CT资料。结果基底节区梗塞25例(83.3%),呈圆形或椭圆形小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清楚或模糊,其中24例伴基底节区钙化,脑叶梗塞5例(17.7%),呈大片扇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结论CT检查对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动态观察不仅可以发现迟发性梗塞灶,而且可以观察其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脑外伤 脑梗塞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MRI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志晓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4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总结和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MRI资料。结果①苍白球异常信号13例,其中11例为双侧对称性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2例分别...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总结和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MRI资料。结果①苍白球异常信号13例,其中11例为双侧对称性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2例分别为左右侧苍白球短T1长T2信号;②脑白质异常信号8例,表现为侧脑室旁脑白质半卵圆中心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分布对称;③脑白质并基底节区异常信号9例,并苍白球异常信号7例,左侧内囊及右侧尾状核异常信号各1例。结论MRI是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脑病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