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及其对CD8+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小强 邵明 +1 位作者 杨海平 孙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2-686,共5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特性,使其在免疫抑制方面有可预期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其对CD8^+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方法:采用骨髓直接贴壁法获得原代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差速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特性,使其在免疫抑制方面有可预期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其对CD8^+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方法:采用骨髓直接贴壁法获得原代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差速贴壁结合消化法纯化原代细胞,加入Ⅰ型胶原蛋白作为细胞外基质,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将0,1×10~3,1×10~4,1×10~5/well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共培养,植物血凝素刺激68 h,荧光CFSE法观察CD8^+T淋巴细胞聚集,MTT法检测CD8^+T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与结论:(1)不同密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T淋巴细胞均有抑制作用,1×10~3/well组抑制能力最弱,形成集落现象;1×105/well组抑制能力最强,细胞未见明显聚集现象;(2)1×10~3,1×10~4,1×10~5/well组CD8^+T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为(44.83±4.92)%、(31.94±6.28)%及(15.77±3.98)%,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结果表明,采用全骨髓直接贴壁法能获得原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差速贴壁联合消化控制法能完成细胞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浓度依赖性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T淋巴细胞 组织工程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细胞 免疫调节 骨髓直接贴壁法 差速贴壁结合消化法 I型胶原蛋白 细胞外基质 尼龙柱法
下载PDF
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2
作者 赵小强 岳晶晶 阮林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7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胞素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A患儿70例,随机分为单纯Cs A组和ATG+Cs A组,各35例。单纯Cs A组仅采用Cs A治疗,ATG+Cs A组在单纯Cs A基础上用AT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 目的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胞素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A患儿70例,随机分为单纯Cs A组和ATG+Cs A组,各35例。单纯Cs A组仅采用Cs A治疗,ATG+Cs A组在单纯Cs A基础上用AT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ATG+Cs A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Cs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G+Cs A组所有患者有不良反应发生,血清病反应15例,治疗期间感染率为60%,均对症处理后好转。ATG+Cs A组与单纯Cs A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TG联合Cs A治疗具有起效快、反应率高等优势,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对于那些无完全符合骨髓供应,出血和感染风险高的患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抑制 环胞素A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