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型糖尿病儿童应用快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8
1
作者 胡可嫣 马瑜瑾 +9 位作者 李利平 付留俊 刘婕 白金磊 王俊宏 田德增 赵菊珍 王瑞丽 姜宏卫 王宏运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评估快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在14岁及以下1型糖尿病(T1DM)患儿中应用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满意度。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于多家医院门诊治疗的14岁及以下T1DM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同时进行FGMS监测血... 目的:评估快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在14岁及以下1型糖尿病(T1DM)患儿中应用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满意度。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于多家医院门诊治疗的14岁及以下T1DM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同时进行FGMS监测血糖及自我血糖监测(SMBG),分析FGMS的准确性。试验结束后填写使用感受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共收集FGMS与SMBG配对数据1 568对。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两者正相关(r=0.942,P<0.001)。总体FGMS与SMBG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RD)为14.23%[95%置信区间(CI) 13.64~14.89]。共识误差栅格分析显示,FGMS与SMBG的配对数据在A区和B区共占99.49%。有3例患儿的传感器提前脱落。FGMS使用满意度综合评分为4.43分。结论:FGMS在本地区T1DM儿童中应用的准确性、安全性及用户可接受性均较高,使用便捷,可减少患儿疼痛,且准确性不受受试者的特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儿童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准确性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和网络毒理学的商陆致肝损伤潜在毒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郭秀欢 雷艳 +4 位作者 黄宏威 李梦雨 华羽彤 刘传鑫 袁瑞娟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37-49,共13页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分析商陆水提物的化学成分,并结合网络毒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预测商陆致肝损伤的毒性成分和潜在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 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分析商陆水提物的化学成分,并结合网络毒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预测商陆致肝损伤的毒性成分和潜在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 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裂解碎片等信息,并结合文献数据,对商陆水提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TCMSP、ETCM和BATMAN-TCM数据库预测商陆成分靶点;通过CTD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肝损伤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并筛选核心成分。通过AutoDock Vina 1.2.0软件对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利用UPLC-Q-TOF-MS/MS法从商陆水提物中共鉴定出40个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类及少量黄酮、酚酸、挥发油等。共获得101个共有靶点,筛选出26个核心靶点,包括ALB、TNF、AKT1等;涉及通路包括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肝细胞凋亡、肝纤维化途径密切相关。筛选到6个核心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美商陆苷F、美商陆皂苷元、商陆皂苷A、商陆皂苷元、山柰酚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及芥子酸与ALB、TNF、AKTI等靶点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商陆在大剂量使用时可能具有潜在的肝毒性,推测主要毒性成分可能为三萜皂苷类,通过促进炎症发生、调控肝纤维化进程、诱导肝细胞凋亡途径导致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陆 肝损伤 毒性成分 UPLC-Q-TOF-MS/MS 网络毒理学 分子对接 美商陆苷F 美商陆皂苷元 商陆皂苷A 商陆皂苷元 山柰酚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 芥子酸
原文传递
糖尿病并发症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宁 刘传鑫 黄建梅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1166-1172,共7页
靶向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目标明确的代谢产物在样本中的含量进行检测,具有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高和定量准确等特点。应用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代谢物并阐明其代谢异常的机制,对疾病诊断及治疗具... 靶向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目标明确的代谢产物在样本中的含量进行检测,具有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高和定量准确等特点。应用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代谢物并阐明其代谢异常的机制,对疾病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将靶向代谢组学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性心肌病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整合不同疾病发生发展涉及的氨基酸代谢、脂代谢、三羧酸循环及糖酵解等多种代谢途径及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整理了不同并发症的部分生物标志物,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寻找疾病治疗新途径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靶向代谢组学 糖尿病并发症 氨基酸代谢 鞘脂代谢
原文传递
罗格列酮对胰岛MIN6细胞趋化因子配体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宏卫 崔巧丽 +1 位作者 王洁 马瑜瑾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胰岛MIN6细胞趋化因子配体2(CCL2)表达的影响与潜在机制。方法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正常MIN6细胞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用LPS 10 mg·L^(-1)刺激MIN6细胞12 h;实验组,用罗格列酮20μmol·L^(-1)预处理12 h...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胰岛MIN6细胞趋化因子配体2(CCL2)表达的影响与潜在机制。方法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正常MIN6细胞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用LPS 10 mg·L^(-1)刺激MIN6细胞12 h;实验组,用罗格列酮20μmol·L^(-1)预处理12 h后,加LPS 10 mg·L^(-1)刺激MIN6细胞12 h;阴性对照组(siRNA-NC),MIN6细胞预先转染siRNA-NC,再用罗格列酮20μmol·L^(-1)预处理12 h后,加LPS 10 mg·L^(-1)刺激细胞12 h;PPAR-γsiRNA组,MIN6细胞预先转染PPAR-γsiRNA,再用罗格列酮20μmol·L^(-1)预处理12 h后,加LPS10 mg·L^(-1)刺激细胞12 h。以逆转录PCR法(RT-PCR)检测CCL2、胰岛素mRNA表达,以免疫印迹法检测CCL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磷酸化κ基因结合核因子(p-NF-κB)蛋白表达。结果经LPS刺激MIN6细胞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实验组的CCL2 mRNA表达量分别是2.27±0.15,8.83±0.55,4.00±0.40,胰岛素mRNA表达量分别是2.47±0.12,0.63±0.03,1.63±0.24,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siRNA-NC组相比较,PPAR-γsiRNA组PPAR-γ蛋白水平下降,而CCL2、p-ERK、p-NF-κB的蛋白水平增加。说明敲低PPAR-γ可促进p-ERK、p-NF-κB活性,增加MIN6细胞分泌CCL2。结论罗格列酮可抑制LPS诱导胰岛MIN6细胞趋化因子CCL2表达,其可能与PPAR-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MIN6细胞 趋化因子配体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原文传递
基于FGMS评估贴敷式胰岛素泵对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静 李利平 +2 位作者 朱超霞 马瑜瑾 姜宏卫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第5期344-348,共5页
目的应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评估贴敷式胰岛素泵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动态变化的影响,比较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血糖控制的疗效。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组T1DM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 目的应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评估贴敷式胰岛素泵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糖动态变化的影响,比较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血糖控制的疗效。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组T1DM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根据所用胰岛素注射方式分别进入3组: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组(MDI组),传统胰岛素泵组(CSII组),Equil贴敷式胰岛素泵组(Equil组)。其中MDI、CSII组受试者胰岛素注射方式不变,Equil组受试者由MDI或CSII转为Equil贴敷式胰岛素泵治疗。共入组患者30例,均佩戴FGMS 2周,记录FGMS监测期间各项血糖指标,监测不良事件,比较各组血糖控制效果和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应用胰岛素泵的患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小于MDI组,使用贴敷式胰岛素泵的患者严重低血糖(≤2.8 mmol/L)时间少、血糖变异系数(CV)低(P均<0.05)。结论Equil贴敷式胰岛素泵的血糖控制效果不亚于传统胰岛素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贴敷式胰岛素泵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 血糖控制
原文传递
小阴茎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静 彭慧芳 +2 位作者 李利平 马瑜瑾 姜宏卫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78-380,共3页
小阴茎是基于对阴茎长度的精确测量而做出的客观诊断,可由包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结构或激素缺陷等多种因素引起,故内分泌系统的检查对病因诊断极为重要。一旦确定诊断,需内分泌科、遗传学家、儿科、小儿外科和泌尿外科等多学科团队... 小阴茎是基于对阴茎长度的精确测量而做出的客观诊断,可由包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结构或激素缺陷等多种因素引起,故内分泌系统的检查对病因诊断极为重要。一旦确定诊断,需内分泌科、遗传学家、儿科、小儿外科和泌尿外科等多学科团队诊疗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对小阴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小阴茎的认识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阴茎 阴茎长度 多学科诊疗模式
原文传递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在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白金磊 马瑜瑾 +19 位作者 李利平 付留俊 刘婕 胡可嫣 卫海燕 王俊宏 郭向阳 耿秀琴 陈民 田德增 沈亚非 田军航 吴海霞 穆雅慧 金文博 赵菊珍 王连伟 赵志刚 王宏运 姜宏卫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58-662,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河南省儿童1型糖尿病(TIDM)患者血糖控制现状,观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在T1DM患儿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5家河南省三级医院内分泌科门诊T1DM患儿116例,年... 目的初步了解河南省儿童1型糖尿病(TIDM)患者血糖控制现状,观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在T1DM患儿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5家河南省三级医院内分泌科门诊T1DM患儿116例,年龄≤14岁,均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或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治疗,入选后佩戴FGMS 2周,记录FGMS监测期间各项血糖指标,监测不良事件,并分析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注射方式等因素对血糖控制的影响。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相关性采用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基线HbA1c为(8.3±1.7)%。FGMS监测期间,预估HbA1c为(7.8±1.3)%,平均血糖为(9.8±2.1)mmol/L,目标范围血糖(3.9~7.8 mmol/L)时间百分比为(37±14)%,低血糖(〈3.9 mmol/L)时间百分比为4%(3,8)%,血糖标准差(SDBG)为(4.1±1.2)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为(8.4±2.5)mmol/L。与MDI组相比,CSII组患儿的SDBG、MAGE均显著降低(分别为t=2.65、2.51,均P〈0.05)。偏相关性分析显示,SDBG、MAGE与基线HbA1c呈正相关(分别r=0.401、0.357,均P〈0.05)。研究期间无仪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FGMS传感器的脱落在冬季显著减少。结论河南省14岁以下T1DM患儿HbA1c水平偏高,低血糖发生率高,血糖波动性大。在T1DM患儿中应用FGMS是安全的,通过减少FGMS传感器的暴露可能有助于减少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儿童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 血糖变异性
原文传递
“量-权-证”网络毒理学的提出与应用:以八角莲醇提液致肝毒性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孔娇 田悦 +1 位作者 刘传鑫 黄建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1-527,共17页
该研究首次提出"量-权-证"网络毒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将毒性成分含量及成分作用靶点的频次赋予靶点权重,将传统定性网络转为定量网络,不断提高获取数据的信度,为系统性评价中药安全性及毒理学研究提供研究思路。首先,给予大... 该研究首次提出"量-权-证"网络毒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将毒性成分含量及成分作用靶点的频次赋予靶点权重,将传统定性网络转为定量网络,不断提高获取数据的信度,为系统性评价中药安全性及毒理学研究提供研究思路。首先,给予大鼠灌胃八角莲50%醇提物,基于血清药物化学辨识其中成分。随后从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等数据库获取成分靶点,以成分相对含量和钓靶频次赋予靶点权重,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GeneCards等数据库预测肝毒性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及通路富集分析。最后,构建"毒性成分-加权靶点-效应通路"定量网络。八角莲体内外成分分析共筛选得到鬼臼毒素、鬼臼毒酮、去氧鬼臼毒素、6-甲氧基鬼臼毒素等11个潜在毒性物质,涉及肝毒性作用靶点106个,加权靶点涉及Cdk2、Egfr、Cyp2c9等65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表明其可能通过作用于PI3K-AKT、MAPK、Ras等信号通路呈现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介导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发挥肝毒性作用,然传统方法显示AKT1、Alb、Stat3等51个靶点可能通过介导炎症作用、细胞增殖等导致肝损伤,可知从不同层面获取的毒性机制有较大差异。综上,该研究提出并系统性应用"量-权-证网络毒理学"于八角莲致大鼠肝毒性机制研究,证实其广泛应用于中药毒理学评价的可行性,进一步完善中药安全性系统评价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权-证”网络毒理学 八角莲醇提液 大鼠肝毒性 潜在毒性物质基础 分子机制 定量网络
原文传递
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结合运动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肌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牛文畅 姜宏卫 +12 位作者 梁晓丽 张瑞瑞 房文静 刘晓倩 马沛 韦伟 袁举 袁惠平 王曼丽 楼青青 郑雪洋 彭慧芳 贾竹敏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7-583,共7页
目的探讨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结合运动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和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无运动禁忌的T2DM患者54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可穿戴设备结合运动管理组(试验组,33例... 目的探讨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结合运动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和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无运动禁忌的T2DM患者54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可穿戴设备结合运动管理组(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及运动指导。试验组使用穿戴便携式设备进行2周运动干预,隔日1次,2周后研究者根据患者运动速度设置居家快步走运动方案,采用微信计步的方式远程管理,将每天运动情况上传至微信运动管理群,24周后返回运动中心测试。对照组在基线及研究结束时穿戴便携式设备收集指标,未进行运动干预。2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氧、心率等指标的变化。组间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试验组LDL-C降低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2±0.96)和(0.19±0.85)mmol/L,P<0.05]。与干预前相比,试验组FPG[分别为7.00(5.90,8.20)和8.00(6.70,9.60)mmol/L],HbA1c[分别为6.40%(6.10%,7.00%)和7.50%(6.20%,10.10%)],LDL-C[分别为(1.83±0.72)和(2.85±0.80)mmol/L]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肌氧与心率曲线交叉点时间[分别为(13.70±6.22)和(14.56±5.18)min]、肌氧最低点时间[分别为(14.05±3.75)和(15.88±3.70)min]、肌氧回升点时间[分别为(16.90±5.25)和(18.00±4.49)min]均提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试验组第2阶段1 min肌氧降幅(分别为3.85%±0.58%和2.43%±0.24%)、第3阶段2 min心率升幅[分别为(3.33±0.58)和(5.06±0.57)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并结合运动管理可降低血糖,提高T2DM患者肌氧代谢能力及心肺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运动管理 近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微小RNA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宁 马瑜瑾 +3 位作者 姜宏卫 彭慧芳 赵冰 赵倩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29-2233,共5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要致病因素以及慢性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作为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微小RNA(micro RNA,miRNA)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与DN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同时也可作为肾疾病的生物预测标志物...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要致病因素以及慢性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作为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微小RNA(micro RNA,miRNA)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与DN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同时也可作为肾疾病的生物预测标志物。本文从miRNA的产生与生物作用,DN的发病机制,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磷酸酰基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DN发生发展的影响,miRNA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作用,以及miRNAs作为DN的生物标志物等内容进行综述,为今后DN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微小RNA 信号通路 分子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