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同期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路莉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8期2878-2880,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同期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该院接诊的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时的ID尾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剖宫产手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同期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该院接诊的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时的ID尾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剖宫产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剖宫产同期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60,P=0.00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宫缩乏力、胎盘早剥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剖宫产同期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效果显著,能有效剔除子宫肌瘤,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平滑肌瘤 子宫肿瘤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下载PDF
维生素D水平与产后抑郁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韩艳艳 李小琳 +3 位作者 贾萌萌 程晓琳 杨雪 田晓予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6期1289-1296,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孕产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在PubMed,PsycINFO,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hina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孕产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在PubMed,PsycINFO,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hina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hina Biology Medicinedisc,CBM),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孕产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PPD相关性的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2月28日。纳入文献由2名评价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病例对照研究和8篇队列研究,共5 052例孕产妇。其中3项研究表明PPD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不相关,8项研究表明PPD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50 nmol/L显著相关。提取数据后有5篇研究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组与PPD评分量表不统一,无法进行数据合并分析,只对其中6篇文献数据转换后进行Meta分析,其中4篇文献提取具体病例数共包括试验组1 571例和对照组1 8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维生素D水平截取值在50 nmol/L时与PPD发病无相关性(OR=1.24,95%CI 0.92~1.69,P=0.16)。另外2篇中血清维生素D截取值在50 nmol/L时与PPD发病无相关性(MD=-0.18,95%CI -1.20-0.84,P=0.74)。再次截取血清维生素D严重缺乏水平25 nmol/L,提取病例数的4篇文献数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维生素D截取值在25 nmol/L时与PPD发病无相关性(OR=2.63,95%CI 1.14~6.09,P=0.02)。结论:孕产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50 nmol/L时,尚不能提示与PPD相关。当孕产妇血维生素D水平低于25 nmol/L时,可能为PPD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维生素D META分析
下载PDF
P53蛋白在葡萄胎中表达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蕾 赵丹丹 +3 位作者 李家平 朱园园 沈乾坤 何涛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1期147-155,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P53蛋白在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HM)中的表达与鉴别诊断作用。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及CBM数据库,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选择Rev Man 5.3版本进行Meta分析,采用Begg’s,Egger’s分析纳... 目的:系统评价P53蛋白在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HM)中的表达与鉴别诊断作用。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及CBM数据库,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选择Rev Man 5.3版本进行Meta分析,采用Begg’s,Egger’s分析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8个研究,包括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CHM)436例,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369例和水肿性流产(hydropic abortus,HA)220例。Meta分析结果示CHM组P53表达明显高于PHM组(OR=2.84,95%CI 2.00~4.04,P<0.001);亚组分析结果示在欧洲人中,CH M组与PH M组中P53表达无统计学意义(OR=0.55,95%CI 0.16~1.85,P=0.33);在亚洲人中,CHM组P53表达明显高于PHM组(OR=3.36,95%CI 2.31~4.88,P<0.001);CHM与PHM组的P5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A组(OR=32.15,95%CI 18.97~54.49,P<0.001;OR=13.11,95%CI 8.21~20.93,P<0.001)。结论:P5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HM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P53蛋白 META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尿液HE4和血清HE4诊断卵巢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贾萌萌 王爱红 田晓予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9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尿液人附睾蛋白4(HE4)和血清HE4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搜集HE4在尿液和血清中对卵巢癌诊断试验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根据QU... 目的探讨尿液人附睾蛋白4(HE4)和血清HE4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搜集HE4在尿液和血清中对卵巢癌诊断试验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根据QUADAS-2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后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尿液HE4诊断卵巢癌的SEN=0.84[95%CI(0.79~0.88)]、SPE=0.94[95%CI(0.92~0.96)]、SROC AUC=0.9428;血清HE4诊断卵巢癌的SEN=0.76[95%CI(0.70~0.80)]、SPE=0.90[95%CI(0.87~0.93)]、SROC AUC=0.9017;FIGO分期Ⅰ/Ⅱ期的血清HE4表达水平低于Ⅲ/Ⅳ期(P<0.05);黏液性卵巢癌中尿液HE4和血清HE4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浆液性卵巢癌(P<0.05)。结论相较于血清HE4,尿液HE4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SROC AUC,诊断效能更高。两者对浆液性卵巢癌和黏液性卵巢癌有同样的预测价值,但血清HE4对术前判断患者分期优于尿液HE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附睾蛋白4 卵巢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XRCC1和hOGG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晋熙梦 王瑞芳 +1 位作者 张俊俊 王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 Arg399Gln和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基因(h OGG1) Ser326Cys的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以下电子数据库:Pubmed、Medline、Excerpta Medica Database(Embase)、EBM、Cochranc... 目的系统评价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 Arg399Gln和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基因(h OGG1) Ser326Cys的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以下电子数据库:Pubmed、Medline、Excerpta Medica Database(Embase)、EBM、Cochranc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有关XRCC1基因Arg399Gln位点以及h OGG1基因Ser326Cys位点的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试验,利用Rev Man5. 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最终纳入7篇病例对照试验,涉及1 033例试验组研究对象及1 123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总人群的XRCC1基因Arg399Gln位点多态性与增加子宫内膜癌的易感性相关(显性模型OR=1. 45,95%CI:1. 03~2. 04;纯合模型OR=2. 28,95%CI:1. 23~4. 22,P=0. 09),在对高加索人的亚组分析中也显示了相同的结果(显性模型OR=1. 69,95%CI:1. 32~2. 15;隐性模型OR=2. 77,95%CI:1. 25~6. 11;纯合模型OR=3. 05,95%CI:2. 23~4. 17)。在高加索人h OGG1基因Ser326Cys多态性与也会使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杂合模型OR=1. 43; 95%CI:1. 05~1. 95)。结论 XRCC1基因Arg399Gln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易感性相关,399Gln等位基因可能是女性尤其是高加索人种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h OGG1基因Ser326Cys位点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易感性相关,在高加索人种326Cys等位基因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X线修复交叉互补1基因 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5型和6型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6
作者 李青春 邢莹莹 +2 位作者 贾萌萌 程晓琳 田晓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41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5型(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5,HSD17B5)和6型(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6,HSD17B6)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 目的系统评价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5型(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5,HSD17B5)和6型(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6,HSD17B6)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CNKI、CBM、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HSD17B5或HSD17B6基因多态性与PCOS相关性的研究报告,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6月30日。两名评价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5篇文献涉及HSD17B5 rs3763676 SNP与PCOS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研究,共包括病例组899例和对照组751例其中2篇因研究人群中的G突变基因为稀有基因无法进行HWE检验及统计学分析而只进行了定性描述性分析,3篇进行遗传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rs3763676基因多态性与PCOS易感性的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G vs A:OR=1.21,95%CI:0.98~1.49,P=0.070;GG+AG vs AA:OR=1.26,95%CI:0.85~1.86,P=0.250;GG vs AG+AA:OR=1.35,95%CI:0.86~2.12,P=0.190;GG vs AA:OR=1.47,95%CI:0.91~2.38,P=0.110;AG vs AA:OR=1.19,95%CI:0.79~1.78,P=0.410)。4篇文献关于HSD17B6 rs898611 SNP,共包括病例组1 065例和对照组942例,遗传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共显性模型CC vs 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CC vs TT:OR=1.46,95%CI:1.02~2.09,P=0.040),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 vs T:OR=1.13,95%CI:0.96~1.32,P=0.140;CC+CT vs TT:OR=1.06,95%CI:0.88~1.27,P=0.570;CC vs CT+TT:OR=1.48,95%CI:0.95~2.29,P=0.080;CT vs TT:OR=0.99,95%CI:0.81~1.21,P=0.950)。结论HSD17B5 rs3763676和HSD17B6 rs898611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PCOS的发病尚不能提示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盆腔器官脱垂与COL3A1基因多态性的Meta分析
7
作者 樊冬梅 杨夏楠 +3 位作者 齐朋伟 晋熙梦 张蕾 赵丹丹 《西部医学》 2018年第3期413-417,共5页
背景一些学者研究表明,胶原蛋白类型3α1(COL3A1)rs180025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有一定关联性,而另外一些学者则持相反的意见。目的评估COL3A1基因多态性是否为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从多个数据库包括Medline、Embase、万方... 背景一些学者研究表明,胶原蛋白类型3α1(COL3A1)rs180025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有一定关联性,而另外一些学者则持相反的意见。目的评估COL3A1基因多态性是否为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从多个数据库包括Medline、Embase、万方、中国知网等检索相关文章,语言和国家不限,但所选文章均为病例对照研究。提取数据并采取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74名参与者(701例病例和573例对照)。等位基因A vs G:OR=0.98,95%CI 0.67,1.43,P=0.92;纯合子模型AA vs GG,OR=1.51,95%CI 0.47,4.82,P=0.48;杂合子模型GA vs GG:OR=0.89,95%CI 0.69,0.14,P=0.37;显性模型GA+AA vs GG:OR=0.92,95%CI 0.63,1.33,P=0.65;隐性模型AA vs GA+AA:OR=1.64,95%CI 0.54,4.95,P=0.38。结论 COL3A1基因的多态性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可能和种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滋阴疏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症的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彦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715-716,共2页
目的探讨滋阴疏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DOR性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戊酸雌二醇联合黄... 目的探讨滋阴疏肝汤联合西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DOR性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戊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滋阴疏肝汤,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随访1 a,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_2、P、FSH、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E_2、P、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滋阴疏肝汤联合西药治疗DOR性不孕症,可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从而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不孕症 戊酸雌二醇 黄体酮胶囊 滋阴疏肝汤
下载PDF
鬼臼毒素类药物的生物合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郭源辉 申佰轩 +3 位作者 韩霜 李晶晶 段佳佳 刘传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85-3796,共12页
目的本文总结了鬼臼毒素类药物生物合成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归纳了鬼臼毒素类药物的植物来源、化学结构、作用机理及合成途径,探讨了这些药物的药理、毒理特点和机制,并梳理了鬼臼毒素药物... 目的本文总结了鬼臼毒素类药物生物合成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归纳了鬼臼毒素类药物的植物来源、化学结构、作用机理及合成途径,探讨了这些药物的药理、毒理特点和机制,并梳理了鬼臼毒素药物新剂型的研究进展。结果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是中药八角莲、山荷叶及桃儿七等鬼臼属植物中的重要化学成分。该类药物天然来源较少,可通过化学及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人工生产。鬼臼毒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但其毒性作用对此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有着限制,可通过运载体运送药物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为此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新途径。结论鬼臼毒素类药物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未来将在抗炎、抗肿瘤和抗病毒等领域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鬼臼毒素类药物 人工合成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鬼臼毒素新剂型
下载PDF
妇科老年患者卵巢癌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路莉娟 《临床研究》 2018年第8期32-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老年患者卵巢癌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选取卵巢癌手术治疗的272例尿路感染者,观察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7.76%;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5.92%;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探讨妇科老年患者卵巢癌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选取卵巢癌手术治疗的272例尿路感染者,观察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7.76%;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5.9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利福平、青霉素均具有较高耐药性,对替考拉宁敏感性高;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于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具有较高敏感性。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是妇科老年患者卵巢癌术后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采用合理药物予以预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卵巢癌 术后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NPM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郑莹莹 田晓予 霍礼娜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目的 探讨核磷蛋白1(NPM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EC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根据患者3年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79例)和死亡... 目的 探讨核磷蛋白1(NPM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EC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根据患者3年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79例)和死亡组(21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NPM1的水平,并探讨NPM1表达与EC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对NPM1表达与EC患者3年生存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使用Cox回归法研究影响E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EC组织NPM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1/2的EC患者NPM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Ⅱ期、肌层浸润深度<1/2的患者(P<0.05)。NPM1阳性表达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率(P<0.05)。死亡组NPM1呈现阳性表达、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深度≥1/2的EC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影响E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NPM1(P<0.05)。结论 NPM1阳性表达与E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有关,可能成为预测EC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核磷蛋白1 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肿瘤坏死因子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红玲 刘果 +1 位作者 周娇娇 薛秀珍 《中国综合临床》 2019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胎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15年9月至2...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胎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的石蜡标本77例PE,其中早发型重度PE 35例、晚发型重度PE 42例和正常孕妇30例胎盘组织中M-CSF和TNF-α的表达。结果(1)M-CSF在对照组、晚发重度PE组、早发重度PE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9/30)、61.90%(26/42)、82.86%(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0,P<0.05),且早发重度PE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18.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发重度PE组阳性表达比晚发重度P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7,P<0.05);(2)TNF-α在对照组、晚发重度PE组、早发重度PE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10/30)、69.05%(29/42)、91.43%(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1,P<0.05),且早发重度PE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21.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发重度PE组阳性表达比晚发重度P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P<0.05);(3)在PE中M-CSF和TNF-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1,P=0.000)。结论早发型重度PE中胎盘损害较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PE患者胎盘组织中M-CSF和TNF-α水平在PE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胎盘组织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复合静脉和硬膜外布托啡诺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13
作者 韩学昌 张亚杰 +6 位作者 张露 乔传勋 葛军甫 邢群智 蔡玮 田聪 马竹青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71-578,共8页
目的探讨静脉和硬膜外复合给予布托啡诺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效果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要求行分娩镇痛的足月自然分娩初产妇2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无布托啡诺组(Ⅰ组,98例)、布托啡诺硬膜外给药组(Ⅱ组,100例)、布托... 目的探讨静脉和硬膜外复合给予布托啡诺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效果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要求行分娩镇痛的足月自然分娩初产妇2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无布托啡诺组(Ⅰ组,98例)、布托啡诺硬膜外给药组(Ⅱ组,100例)、布托啡诺静脉+硬膜外联合给药组(Ⅲ组,99例)。3组产妇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给予舒芬太尼2μg,硬膜外腔分别给予不同混合液3 ml(试验量)+10 ml(Ⅰ组为罗哌卡因150 mg+舒芬太尼48μg,Ⅱ组、Ⅲ组为罗哌卡因150 mg+舒芬太尼48μg+布托啡诺2 mg,均使用生理盐水稀释到200 ml);接着Ⅰ组、Ⅱ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Ⅲ组给予布托啡诺0.5 mg/5 ml入墨菲式滴管静脉滴注;在硬膜外腔以7 ml/h泵入混合液直至胎盘娩出后12 h。宫口开至3 cm分娩镇痛前即刻(T_(0))、给予硬膜外总量后20 min即刻(T_(1))、宫口开全即刻(T_(2))、胎儿娩出即刻(T_(3))、胎盘娩出即刻(T_(4))、胎盘娩出后4 h(T_(5))、胎盘娩出后8 h(T_(6))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Bromage改良评分对产妇进行疼痛、镇静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评分,同时记录产妇T_(1)、T_(2)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检测T_(0)、T_(4)、T_(6)时产妇静脉血P物质、5-羟色胺(5-HT)、亮脑啡肽、β-内啡肽(β-EP)含量;记录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及使用催产素例数,新生儿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乳酸(Lac)];观察记录产妇不良反应(分娩方式改变、呼吸抑制、嗜睡、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生情况。结果T_(2)、T_(3)时,Ⅱ组和Ⅲ组VAS疼痛评分低于Ⅰ组,且Ⅲ组低于Ⅱ组(均P<0.05);T_(1)、T_(2)时,Ⅱ组、Ⅲ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Ⅰ组,且Ⅲ组高于Ⅱ组(均P<0.05);与T_(0)时比较,3组产妇T_(1)~T_(6)时VAS疼痛评分降低(均P<0.05),Ramsay镇静评分升高(均P<0.05);3组产妇Bromage改良评分均为0分。T_(3)时,Ⅲ组MAP低于Ⅰ组和Ⅱ组(均P<0.05);与T_(0)时比较,3组产妇T_(1)~T_(6)时MAP、心率、呼吸频率均降低(均P<0.05)。T_(4)时,Ⅱ组P物质含量低于Ⅰ组,Ⅱ组、Ⅲ组亮脑啡肽、β-EP含量高于Ⅰ组(均P<0.05);与T_(0)时比较,3组产妇T_(4)、T_(6)时P物质、5-HT含量降低,亮脑啡肽、β-EP含量升高(均P<0.05);与T_(4)时比较,3组产妇T_(6)时P物质、亮脑啡肽、β-EP含量降低(均P<0.05)。其余时点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使用催产素例数,新生儿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pH、PaCO_(2)、PaO_(2)、L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产妇分娩期间未发生分娩方式改变、呼吸抑制、嗜睡、低血压、寒战、尿潴留等不良反应;Ⅲ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Ⅰ组、Ⅱ组(均P<0.05),Ⅱ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Ⅰ组(均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中静脉和硬膜外复合给予布托啡诺能最大程度地减轻器质性疼痛及心理应激反应,提高产妇自然分娩时的舒适度,取得良好的分娩镇痛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分娩镇痛
原文传递
沉默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晋熙梦 郭燕 +1 位作者 张俊俊 王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9期4517-4519,共3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20对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取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该院就诊的20例宫颈癌患者,qRT-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在宫颈癌...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20对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取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该院就诊的20例宫颈癌患者,qRT-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在宫颈癌组织和宫颈癌HeL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小RNA干扰技术检测沉默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CCK-8实验检测沉默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对HeLa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沉默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对HeLa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的表达水平在宫颈癌组织和HeLa细胞中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1;t=4.58,P<0.001)。HeLa细胞转染si-SPRY4-IT1 48 h后,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P<0.01);迁移距离显著减少(t=4.19,P<0.001);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P<0.001;t=3.96,P<0.001)。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的表达水平在宫颈癌中显著上调,沉默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 宫颈癌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