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4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效研究——以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志愿服务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小玲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8年第8期54-56,共3页
志愿服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以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志愿服务为例,全面总结其工作机制、志愿服务内容、团队建设... 志愿服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以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志愿服务为例,全面总结其工作机制、志愿服务内容、团队建设经验,为高校管理者阐明志愿服务在高校育人中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育人
下载PDF
高校基层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希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44-44,46,共2页
高校基层学院共青团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组织,在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创新创业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多年来坚持立德树人,从严治团,扎实开展共青团工作,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特色工作模式。
关键词 高校 基层学院 共青团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希 《科教导刊》 2019年第20期4-5,共2页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内容。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多年来扎实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形成了一套卓有...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内容。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多年来扎实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特色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下载PDF
博士点建设视角下畜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以河南科技大学畜牧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玉琴 吴秋珏 +1 位作者 马岩 刘玉梅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畜牧学“博士点”建设是近期河南科技大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围绕博士点建设的基本内容,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畜牧学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如培养方案制定、目标定位、过程培养措施等关键内容... 畜牧学“博士点”建设是近期河南科技大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围绕博士点建设的基本内容,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畜牧学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如培养方案制定、目标定位、过程培养措施等关键内容进行总结,为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博士点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点 畜牧学 学科建设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雨课堂在饲草生产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
5
作者 赵凌平 谭世图 +3 位作者 武晓红 马文锋 樊文娜 王占彬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0-164,共5页
雨课堂是"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课堂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饲草生产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如何将雨课堂应用于饲草生产学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后的质量评价,以... 雨课堂是"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课堂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饲草生产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如何将雨课堂应用于饲草生产学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后的质量评价,以及雨课堂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旨在为高校雨课堂应用和混合式教学建设提供参考。河南科技大学基于雨课堂建立的饲草生产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饲草生产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手段 过程性评价
下载PDF
动物科技实验室开放的途径与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芙蓉 徐廷生 雷雪芹 《高教论坛》 2011年第2期64-66,共3页
根据动物科技类专业的特点,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实验室开放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导师负责制、学生自主制与实验员辅助制是实验室开放的有效途径;并论述了实验室开放的效果,提出了实验室进一步开放的方向。
关键词 动物科技 实验教学 实验室开放 途径
下载PDF
“一体多层、开放式”动物科技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7
作者 徐廷生 雷雪芹 +2 位作者 董淑丽 赵芙蓉 丁轲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年第2期32-34,共3页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一体多层、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表明,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和提...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一体多层、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表明,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和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技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
下载PDF
河南省部分地区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8
作者 严文岚 张旻 +7 位作者 赵立卓 李小瑾 刘海燕 姜龙龙 吕超超 王天奇 闫文朝 李进萍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2,共8页
为了解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41种圈养野生动物共计513份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显示,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总感染率为33.5%(172/513);... 为了解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41种圈养野生动物共计513份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显示,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总感染率为33.5%(172/513);共检查出8种肠道寄生虫虫卵、卵囊或包囊,球虫、内阿米巴原虫、蛔虫和圆线虫为主要感染种类,感染率分别为18.3%(94/513)、6.8%(35/513)、6.4%(33/513)和6.2%(32/513);草食、杂食、肉食和鸟类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9.4%(103/350)、46.2%(12/26)、29.5%(18/61)和51.3%(39/76)。感染强度分析结果显示,蓝孔雀、梅花鹿和猕猴的粪便样本中虫卵、卵囊或包囊的感染强度较高。本次调查表明,河南省部分地区动物园的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普遍存在,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野生动物 肠道寄生虫 感染 调查
下载PDF
河南部分地区奶牛肠道纤毛虫感染情况及分子鉴定
9
作者 丰山旺 冯彩彩 +4 位作者 徐啊慧 赵立卓 胡苏辉 王天奇 闫文朝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为了明确奶牛肠道纤毛虫的感染情况及其人兽共患风险,从河南省不同地区8个集约化奶牛场中采集462份新鲜粪样,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镜检和基于18S rDNA和ITS1-5.8S rDNA-ITS2序列对样品中纤毛虫感染情况和分子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奶... 为了明确奶牛肠道纤毛虫的感染情况及其人兽共患风险,从河南省不同地区8个集约化奶牛场中采集462份新鲜粪样,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镜检和基于18S rDNA和ITS1-5.8S rDNA-ITS2序列对样品中纤毛虫感染情况和分子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奶牛粪便中存在有槽巴克斯顿纤毛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其中有槽巴克斯顿纤毛虫感染率为29.9%,成年牛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奶牛(P<0.01);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为3.9%,不同年龄段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8份样品为有槽巴克斯顿纤毛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混合感染。未从奶牛粪便中检出瘤胃内纤毛虫,说明奶牛瘤胃内的共生纤毛虫不随粪便排出体外。研究结果为集约化奶牛场纤毛虫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有槽巴克斯顿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 瘤胃内纤毛虫 分子鉴定
下载PDF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建设,促进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战勤 薛云 +1 位作者 刘志军 龙塔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11期42-43,共2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院校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强化校内外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院校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践教学考核、指导教师带队实习制度等体系建设,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水平的提高,在人才质量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创新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 实践教学 人才质量
下载PDF
“智慧+”教育背景下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祖华 魏颖 +3 位作者 李小康 贾艳艳 陈慧敏 丁轲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4期131-134,共4页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教育理念在教育行业兴起并快速应用。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分析动物免疫学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3个方面的现状,探讨该课程...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教育理念在教育行业兴起并快速应用。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分析动物免疫学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3个方面的现状,探讨该课程在智慧教学教育理念下的改革和创新,从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和考核评价体系优化3个方面入手,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并对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动物免疫学 互联网技术 智慧农业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院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为例
12
作者 吴秋珏 庞有志 +4 位作者 王玉琴 马岩 马文锋 王建平 杨又兵 《当代畜牧》 2023年第6期69-73,共5页
为推动“新农科”背景下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构建了由学业导师、成长导师和年级辅导员三级辅导,按不同年级、不同爱好和不同能力对学生分层培养的“分级、分层螺旋递进... 为推动“新农科”背景下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构建了由学业导师、成长导师和年级辅导员三级辅导,按不同年级、不同爱好和不同能力对学生分层培养的“分级、分层螺旋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双师型”育人团队,将“互联网+”和创新创业等大赛项目纳入项目式教学,形成了产教融合的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该模式的实施,克服了传统教学实践教学不足的弊端,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动物科学专业在“新农科”背景下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校企合作 创新 实践教学
原文传递
研究生“高级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思考——奥本大学访学心得
13
作者 文凤云 雷莹 +2 位作者 杨又兵 刘玉梅 庞有志 《教师》 2022年第21期84-86,共3页
文章以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高级动物生物化学”课程近5年来的教学情况为背景,以作者在美国奥本大学访问交流一年间对研究生“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了解为基础,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以及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这四个... 文章以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高级动物生物化学”课程近5年来的教学情况为背景,以作者在美国奥本大学访问交流一年间对研究生“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了解为基础,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以及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这四个方面进行思考,提出“高级动物生物化学”课程作为研究生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应从“服务型”课程的理念出发,以为学生完成课题研究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前提,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 “服务型”教学模式 访学心得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
14
作者 刘玉梅 张自强 +2 位作者 文凤云 王玉琴 赵凌平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国家对涉农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期望。本文针对新农科背景,主要介绍了课程组在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研究,指出加大高校思政教育力度是培养新型人才...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国家对涉农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期望。本文针对新农科背景,主要介绍了课程组在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研究,指出加大高校思政教育力度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前提,专业课程挖掘思政元素并实践是有效途径;阐述思政元素在动物生理学课程中的作用,包括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促进正确人生观形成、树立良好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现课程“两性一度”性质;分析该课程中的多种思政元素;介绍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包括建立思政教学资源库,通过以科研成果促创新、以科研故事培养爱国情怀、引入传统文化、传输辩证思想、联系生产实践、融入生活实际等方式,为培养新农科背景下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动物生理学 课程思政 挖掘与实践
下载PDF
动物解剖学研究性教学的问题式教学法
15
作者 朱雪敏 张自强 +1 位作者 位兰 李梦云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4期138-142,共5页
动物解剖学的研究性教学是基于研究性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围绕课程内容挖掘和设计研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主动探索和研究,开阔视野,开发思维,既能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又能梳理知识点,发现... 动物解剖学的研究性教学是基于研究性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围绕课程内容挖掘和设计研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主动探索和研究,开阔视野,开发思维,既能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又能梳理知识点,发现与知识点相联系的一些科学元素,从而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从动物解剖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意义,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研究性思维,梳理知识体系筛选综合性研究性问题,研究性问题的完成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研究性教学的问题教学法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期为动物解剖学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问题式教学法 研究性问题
下载PDF
反刍动物甲烷减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高龙 吴兆海 +2 位作者 赵连生 卜登攀 王建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12-4823,共12页
甲烷是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而反刍动物生产是甲烷排放的重要源头。近年,反刍动物甲烷减排研究已成为热点。如何安全高效地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对于推进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至关重要,并在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以及... 甲烷是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而反刍动物生产是甲烷排放的重要源头。近年,反刍动物甲烷减排研究已成为热点。如何安全高效地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对于推进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至关重要,并在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升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助推畜牧业绿色发展,作者从反刍动物甲烷产生方式出发,阐述了调整饲粮结构(包括饲粮精粗比例、饲料原料质量、饲料原料搭配等)、优化饲养管理(包括改善饲养环境、改变放牧方式以及对饲料原料进行加工处理等)、优选适宜品种和生理状态动物(选择低甲烷排放品种或生理状态个体)以及利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如单宁、皂苷和精油等)、微生态制剂(如酵母菌、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有机酸(如苹果酸、延胡索酸和单宁酸等)、无机化合物(3-NOP)以及藻类(海藻和微藻)等多种减排措施,总结了各项措施在降低甲烷排放方面所取得的具体效果,并寻求更加适合的减排方案。在对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甲烷减排的具体措施与建议,希望能够为未来相关领域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生产中降低甲烷排放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瘤胃 反刍动物 减排 添加剂
下载PDF
河南地区兔源克雷伯氏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冰玉 刘玉梅 +4 位作者 崔晶晶 王晴晴 王佳宁 刘世洋 张自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2-498,共7页
为了解河南地区兔源克雷伯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携带的耐药基因及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于2022年3月~2023年4月从河南省7个不同地区规模化养兔场共采集74份具有典型克雷伯氏菌病临床症状兔的病料样品,分别划线接种于LB固... 为了解河南地区兔源克雷伯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携带的耐药基因及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于2022年3月~2023年4月从河南省7个不同地区规模化养兔场共采集74份具有典型克雷伯氏菌病临床症状兔的病料样品,分别划线接种于LB固体培养板和血琼脂培养板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通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扩增克雷伯氏菌Khe基因并经BLAST比对和构建Khe基因的进化树确定细菌的种类。结果显示,从74份兔病料样品中共分离到10株克雷伯氏菌,且该10株菌主要集中在洛阳(3/10)和周口(2/10),开封、郑州、漯河、济源及新乡各分离到1株。分别通过K-B法和PCR对不同地区来源的菌株进行3类共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和上述药物的相关耐药基因检测,采用SPSS 26软件分析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喹诺酮类),四环素(四环素类)6种药物耐药的菌株占80%~100%,对氧氟沙星(喹诺酮类)和多西环素(四环素类)耐药的菌株占60%~70%,且多重耐药菌株占90%,并以耐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药物为主。对上述3类药物平均耐药菌株的占比分别为90%、80%和80%。从洛阳、开封和郑州地区分离的菌株耐药严重,对8种药物均耐药,呈严重的多重耐药性;周口和新乡地区分离的菌株耐药性虽相对较弱,但也呈多重耐药性。耐药基因的PCR结果显示,aac(6')-Ib、ant(3'')-I和aph(3'')-I(氨基糖苷类)、Aac6和q Ep A(喹诺酮类)、tetQ(四环素类)的检测率均高达60%以上,qnrs(喹诺酮类)的检测率为30%,未检出tetO(四环素类)。从洛阳分离的菌株携带耐药基因的数量和种类最多,从周口和郑州分离的菌株携带耐药基因的数量和种类较少,从开封、漯河、济源和新乡分离的菌株携带耐药基因的数量相同,但携带耐药基因的种类不同。经计算分析,10株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及其耐药基因之间基本呈正相关(符合率分别为81.4%和70.9%),四环素类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符合率较低仅为37.5%,但分离菌对四环素类药物呈一定的耐药性。综上表明,河南地区兔源克雷伯氏菌的耐药性严重,且多呈多重耐药性,耐药基因较复杂多样。本研究首次检测了河南地区兔源克雷伯氏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河南地区兔场克雷伯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氏菌 耐药性 耐药表型 耐药基因
下载PDF
呕吐毒素的污染状况及对动物机体的毒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梦雨 崔敏 +3 位作者 张自强 朱雪敏 刘玉梅 位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109,共5页
呕吐毒素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产生的一种有毒次级代谢物,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小麦、大麦等谷物类作物及其制品中。因其理化性质稳定,易与其他霉菌毒素共同污染农作物,且具有广泛毒性,给... 呕吐毒素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产生的一种有毒次级代谢物,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小麦、大麦等谷物类作物及其制品中。因其理化性质稳定,易与其他霉菌毒素共同污染农作物,且具有广泛毒性,给畜牧业健康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论文就呕吐毒素的理化性质、污染状况、限量标准及其对动物机体的毒性作用进行综述,为更好地防控呕吐毒素对动物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毒素 饲料 毒性 动物 霉菌毒素
下载PDF
河南省某兔场兔肝球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研究
19
作者 张昕 张自强 +2 位作者 朱欣妍 张晨杰 刘玉梅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兔肝球虫和大肠杆菌是家兔养殖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为了确定河南省某兔场家兔腹泻并大规模死亡的病原,实验室对兔场发病兔进行病理剖检和寄生虫检测,采集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发病兔粪样检测到的球虫数... 兔肝球虫和大肠杆菌是家兔养殖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为了确定河南省某兔场家兔腹泻并大规模死亡的病原,实验室对兔场发病兔进行病理剖检和寄生虫检测,采集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发病兔粪样检测到的球虫数量较少,未达到肠球虫感染标准;病理剖检发现个别兔肝脏有白色条形结节状结构;所有剖检兔胆汁镜检可见大量球虫卵囊;细菌分离培养得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状可疑致病菌,其eae基因序列扩增片段为833 bp,与大肠杆菌MN208178.1相似性为99.65%;经药敏测定发现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同时对多黏菌素B、丁胺卡那、氨苄西林、头孢哌酮4种药物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导致此次兔场大规模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肝球虫和其继发的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研究结果可为家兔养殖过程中肝球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以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球虫 大肠杆菌 耐药性
下载PDF
菊芋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著佳裕 赵昊坤 申帆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164,共5页
菊芋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果聚糖型植物多糖,具有优化肠道菌群结构、益生元效应、调节血糖血脂、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菊芋多糖作为一种天然中草药提取物,在动物生产方面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能... 菊芋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果聚糖型植物多糖,具有优化肠道菌群结构、益生元效应、调节血糖血脂、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菊芋多糖作为一种天然中草药提取物,在动物生产方面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能。菊芋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动物生长性能,改善饲料利用率和肉品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菊芋多糖的多种提取工艺和生物学功能,介绍其在猪、鸡、反刍动物和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菊芋多糖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为菊芋多糖资源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多糖 提取工艺 生物学功能 动物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