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在血液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玉琴 冯惠霞 李莉 《职业与健康》 CAS 2007年第19期1779-1780,共2页
关键词 PICC导管 静脉置管 护理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科的应用
2
作者 王瑞静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0期1217-1219,1250,共4页
护理路径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1].我科室自2011年3月份实施儿童白血病临床护理路径以来,收效良好,现以儿童... 护理路径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1].我科室自2011年3月份实施儿童白血病临床护理路径以来,收效良好,现以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例,将护理体会通过制表方式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液科 应用 儿童白血病 入院指导 饮食指导 出院计划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晚期血液肿瘤患者的作用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会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9期256-257,共2页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晚期血液肿瘤患者的作用疗效。方法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2例血液肿瘤患者其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一般护理组、舒适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晚期血液肿瘤患者的作用疗效。方法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2例血液肿瘤患者其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一般护理组、舒适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11.8%(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方面来看,舒适护理组要显著优于一般护理组(P<0.05)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对晚期血液肿瘤患者的作用是积极的,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进行积极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血液肿瘤 晚期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血液科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瑞静 王超杰 徐娜娜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21期3376-3378,共3页
目的介绍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血液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强调从风险识别、风险应对、风险跟踪进行风险程序化管理,最后进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结果经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血液科管理中应用后,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 目的介绍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血液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强调从风险识别、风险应对、风险跟踪进行风险程序化管理,最后进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结果经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血液科管理中应用后,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血液科管理中效果确切、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管理 血液科病房
下载PDF
表格式护理安全交接表在血液科的应用
5
作者 马春霞 吕海燕 +3 位作者 李妍姿 严明珠 白献红 魏旭东 《临床研究》 2017年第12期152-154,共3页
目的调查表格式护理安全交接表在血液科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表格式护理安全交接表,对血液科潜在跌倒、压疮、管道滑脱、化疗药物外渗等护理安全问题以及特殊治疗、四度骨髓抑制期潜在感染、出血等重点观察的患者进行记录和交接,并统... 目的调查表格式护理安全交接表在血液科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表格式护理安全交接表,对血液科潜在跌倒、压疮、管道滑脱、化疗药物外渗等护理安全问题以及特殊治疗、四度骨髓抑制期潜在感染、出血等重点观察的患者进行记录和交接,并统计应用表格式护理安全交接表前后上述问题的变化情况。结果使用护理安全交接表后,患者的跌倒、压疮、导管滑脱、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分别是019%、019%、009%、019%,较使用前发生率088%、059%、118%、09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后患者满意度(9624±360),使用前(8654±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表格式护理安全交接表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风险评估、预判、应急能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 交接表 血液科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下大剂量化疗治疗恶性肿瘤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保根 杨树军 +3 位作者 李玉富 刘艳艳 张晓静 买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9-512,共4页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APBSC)支持下大剂量化疗(high dosechemotherapy ,HDC)治疗恶性肿瘤 (malignanttumor ,M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从 1999年 10月起 ,对住院治疗的 16例高危...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APBSC)支持下大剂量化疗(high dosechemotherapy ,HDC)治疗恶性肿瘤 (malignanttumor ,M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从 1999年 10月起 ,对住院治疗的 16例高危及复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lymphoma ,NHL)、8例高危乳癌 (breastcan cer,BC)、1例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患者 ,常规治疗 4~ 6个周期后 ,行APBSC动员及采集 ,然后行HDC ,其中 1例MM行自体CD34+ 细胞移植。HDC方案 :NHL为CBV ,CTX 12 0mg/kg ,BCNU 6 0 0mg/m2 ,VP 1690 0mg/m2 ;BC为CTCb ,CTX 5 0 0 0mg/m2 ,TSPA 70 0mg/m2 ,CBP 90 0mg/m2 ;MM为HD Mel2 0 0mg/m2 。对未获CR的NHL及部分高危BC给予病灶局部放疗。结果 :16例NHL包括初治 10例、复治 6例 ,分别用CHOP、DICE方案化疗 ,获CR 9例 ,PR 7例 ,HDC后CR 9例仍为 ,PR 7例获CR 3例 ,CR率 4 2 .9% (3/ 7) ,4例仍为PR。8例高危BC术后患者 ,CAF方案化疗 4个周期后 ,获CR 7例 ,HDC后仍为CR ,1例采集APBSC后 ,出现多发骨转移 ,放弃大剂量治疗。 1例MM ,VAD方案化疗 4个周期后为PR ,HDC后为CR。造血功能重建 :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ANC)≥ 1.0× 10 9L-1所需要的中位时间为 10 (+8~ +14 )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治疗 恶性肿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半抗原修饰的肿瘤疫苗治疗小鼠T淋巴细胞瘤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明宜 高全立 +2 位作者 马保根 买玲 宋永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9-621,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半抗原修饰的瘤苗治疗小鼠T淋巴细胞瘤的方法。方法 :将C57BL/ 6小鼠随机分为灭活RMA(小鼠T淋巴细胞瘤来源的细胞系 )肿瘤细胞组 ,二硝基苯 (DNP)修饰的灭活RMA肿瘤细胞组 ,RMA肿瘤细胞破碎物组 ,DNP修饰的RMA肿瘤细胞破碎... 目的 :探讨用半抗原修饰的瘤苗治疗小鼠T淋巴细胞瘤的方法。方法 :将C57BL/ 6小鼠随机分为灭活RMA(小鼠T淋巴细胞瘤来源的细胞系 )肿瘤细胞组 ,二硝基苯 (DNP)修饰的灭活RMA肿瘤细胞组 ,RMA肿瘤细胞破碎物组 ,DNP修饰的RMA肿瘤细胞破碎物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共 5组 (每组 1 0只 ) ,于免疫接种后第 1 0d用RMA肿瘤细胞再攻击实验小鼠 ,观察它们抵抗RMA肿瘤细胞再攻击的能力 (主要观察出瘤时间 ,肿瘤生长速度和生存期 )。结果 :DNP修饰的灭活PMA肿瘤细胞可诱导小鼠产生抗肿瘤免疫保护力 ,主要表现为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减慢 ,生存期延长 ;而灭活RMA肿瘤细胞、RMA肿瘤细胞破碎物和DNP修饰的肿瘤组织破碎物不能诱导小鼠产生抗肿瘤免疫保护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硝基苯 肿瘤疫苗 淋巴瘤 T细胞
下载PDF
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全德 魏旭东 +10 位作者 房佰俊 李玉富 张莉 朱兴虎 汪萍 高全立 张丽娜 岳寒 杜建伟 刘艳艳 宋永平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两性霉素B对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2001年12月~2005年12月期间经微生物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的3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给药组即逐步加量组和改良给药组... 目的:探讨国产两性霉素B对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2001年12月~2005年12月期间经微生物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的3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给药组即逐步加量组和改良给药组即起始足量组)接受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8例应用国产两性霉素B患者中有3例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其余35例患者比较显示改良给药组达显效时间短于传统给药组,2组问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开始即给足够剂量的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达显效时间短于逐渐加药的给药方法,其不良反应及总体疗效与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两性霉素B 治疗
下载PDF
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病原学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于爱萍 朱梦阳 +3 位作者 林全德 王山梅 白炎亮 曹伟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特征,并对患者确诊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病原... 目的:探讨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特征,并对患者确诊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病原学分析发现以热带念珠菌(68.8%)为主,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白色念珠菌。药敏试验显示念珠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是43.8%、46.3%、5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未缓解、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为7.706(1.803~32.940)、10.211(1.071~97.379)和8.621(1.535~48.420)]。结论: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死亡率高,以热带念珠菌感染为主,唑类药物耐药严重。原发病未缓解、感染性休克、MODS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念珠菌血症 病原学 耐药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单次小剂量环磷酰胺对小鼠CD4^+CD25^+Treg细胞及抗肿瘤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柴晓菲 薛瑞 +2 位作者 许林平 高全立 买玲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单次小剂量注射常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对小鼠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CTX组和对照组各20只,CTX组采用CTX 20 mg.kg-1溶于0.2 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0.2 mL... 目的探讨单次小剂量注射常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对小鼠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CTX组和对照组各20只,CTX组采用CTX 20 mg.kg-1溶于0.2 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0.2 mL腹腔注射;(1)2组于注射完成3 d后各取10只小鼠皮下注射0.5 mL细胞混悬液(含2×106个RMA肿瘤细胞),观察20 d,观察结束后取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用3-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检测刀豆蛋白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2)2组于注射完成4 d后各处死10只小鼠,无菌状态下取小鼠脾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细胞相对量;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scurfin蛋白在小鼠脾脏中的表达变化。结果CTX组CD4+CD25+Treg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TX组scurfin蛋白表达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TX组肿瘤攻击后小鼠肿瘤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CTX组肿瘤攻击后小鼠肿瘤质量较对照组减轻(P<0.05);对照组小鼠在接种后第5天即发现有出瘤现象,而CTX组出瘤时间延长到第8天;对照组的肿瘤生长曲线较为陡直;CTX组的生长曲线较为平缓。CTX组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次小剂量CTX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免疫增强作用 调节性T细胞 scurfin蛋白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及生物化学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全立 宋永平 +2 位作者 李玉富 魏旭东 汪萍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10-311,共2页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和生物化学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3 2例化疗前后和 2 6例生物化学治疗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性。结果 化疗结束后 1个月患者CD2 5 + 及NK细胞较化疗前明显...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和生物化学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3 2例化疗前后和 2 6例生物化学治疗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性。结果 化疗结束后 1个月患者CD2 5 + 及NK细胞较化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CD4+ 和CD8+ 细胞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化疗后应用免疫治疗组CD2 5 + 及NK细胞较化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1及P <0 0 5 )。结论 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化疗结束后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生物化学治疗 细胞免疫
下载PDF
成人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血液血管干细胞特性观察
12
作者 宋永平 房佰俊 +3 位作者 李玉富 林全德 吕晓东 魏旭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5-829,共5页
目的:检测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是否具有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特性。方法:将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分别于血管内皮及造血细胞诱导培养体系中培养,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 目的:检测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是否具有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特性。方法:将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分别于血管内皮及造血细胞诱导培养体系中培养,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在内皮细胞诱导体系中可分化为CD31+/vWF+细胞,在基底膜胶中可形成血管样结构;在造血诱导培养体系中可定向分化为表达GATA-1、GATA-2、β及γ珠蛋白的细胞,在甲基纤维素造血培养基中,这类造血细胞可定向分化为红系集落单位。结论: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在体外可同时向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分化,具有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血管干细胞 脂肪 分化
下载PDF
肿瘤多药耐药逆转的研究现状
13
作者 蒋东霞 胡杰英 宋永平(审校)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376-378,共3页
关键词 多药耐药逆转 肿瘤细胞 肺耐药相关蛋白 谷胱甘肽转移酶 BCL-2基因家族 Fas/Fasl 细胞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的健康教育
14
作者 王瑞静 冯惠霞 李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6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病 PICC置管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中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的表达
15
作者 朱兴虎 李建勇 +4 位作者 王玮 姚利 吴书庆 张秀群 夏学鸣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在恶性血液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β2微球蛋白基因作内参照,以BCRP/β2-MG的比值作为BCRP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检测62例恶性血液病BCRP基因的表达。结果BCRP基因在恶... 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在恶性血液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β2微球蛋白基因作内参照,以BCRP/β2-MG的比值作为BCRP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检测62例恶性血液病BCRP基因的表达。结果BCRP基因在恶性血液病中,阳性表达率高,表达水平差别较大,由低到高依次为AML、CML、ALL,此外MDS-RAEB和CLL各1例阳性。其中,18例AML(M3除外)中,初次缓解率在BCRP基因表达水平高者明显低于低的患者。结论BCRP基因在恶性血液病中阳性表达率高;BCRP可能与肿瘤的耐药有关,是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恶性血液病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
下载PDF
脐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龚莉 宋永平 +5 位作者 王桂菊 魏旭东 王桂叶 万鼎铭 杨树军 马保根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 :研究脐血移植 (CBT)在恶性血液病长期造血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及其他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用CBT治疗恶性血液病 11例。供者均为患儿同胞 ,并于产前HLA配型 ,其中 9例完全相合 ,2例 4个位点相合。预处理选用Bu/C... 目的 :研究脐血移植 (CBT)在恶性血液病长期造血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及其他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用CBT治疗恶性血液病 11例。供者均为患儿同胞 ,并于产前HLA配型 ,其中 9例完全相合 ,2例 4个位点相合。预处理选用Bu/Cy方案。仅用环孢素A(CsA)预防GVHD。脐血平均采集量 14 1(76~ 2 0 8)ml,输入有核细胞 (NCs)中位数 3.5 (1.5~ 10 .0 )× 10 7/kg。 结果 :9例造血重建 ,ANC >0 .5× 10 9/L的中位时间为 17(13~ 4 2 )d ,>1.0× 10 9/L中位时间为 2 1(16~ 5 0 )d ,PLT >2 0× 10 9/L中位时间为 2 6 (2 1~ 4 8)d ,>5 0× 10 9/L的中位时间为 4 5 (31~ 80 )d。DNA微卫星位点检测 ,2 8~ 90d呈现完全嵌合。其中 3例发生Ⅰ~Ⅱ度急性GVHD ,1例Ⅲ~Ⅳ度急性GVHD ,3例发生慢性局限性GVHD ,2例未植活。结论 :①同胞HLA相合脐血移植安全、有效。②CBT造血恢复时间与输入有核细胞数有关 ,最好NCs≥ 3.5× 10 7/kg。③Bu/Cy方案副作用小 ,是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案。④HLA相合者仅用CsA即可预防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异体 白血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1,2,3”输液法在减少血液病区“红灯”中的作用
17
作者 王瑞静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6期1985-1985,共1页
在临床工作中每天上午是治疗最集中的时段,也是最忙碌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输液时"红灯"此起彼伏,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程序,也是护理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自从我科实施"1,2,3"输液法以来,护士主动服务性增强,红灯... 在临床工作中每天上午是治疗最集中的时段,也是最忙碌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输液时"红灯"此起彼伏,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程序,也是护理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自从我科实施"1,2,3"输液法以来,护士主动服务性增强,红灯次数明显减少,工作秩序井然,患者满意度提高,现将做法及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2012年3~5月本病区所有静脉输液的患者。根据病区情况及输液人次进行护士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法 血液病区 “红灯”
下载PDF
以国产rHuG-CSF为动员剂作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莉 宋永平 +13 位作者 魏旭东 杨树军 李玉富 张晓静 刘艳艳 吕露露 朱兴虎 高全立 汪萍 周建 李莉 王玉琴 翟红利 马保根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186-187,共2页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诱导血液病患者免疫性溶血反应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晓锋 郝宝岚 +4 位作者 祁欣 兰帅奇 任磊 周健 李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3-726,共4页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诱导血液病患者药物抗体的发生率及其引起免疫性溶血反应的情况。方法:选择153例静脉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的血液病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首次用药后第3、5、7和10天的血液样本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诱导血液病患者药物抗体的发生率及其引起免疫性溶血反应的情况。方法:选择153例静脉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的血液病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首次用药后第3、5、7和10天的血液样本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药物抗体检测。结果:153例血液病患者首次用药后第3、5、7和10天的DAT阳性率分别为7.2%、15.0%、21.6%和24.2%(P<0.001);DAT阳性组中药物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21.7%、24.2%和24.3%(P=0.801)。DAT阳性组与DAT阴性组、DAT阳性患者中药物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在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过程中,需要动态监测药物抗体,以避免药物诱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药物抗体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免疫性溶血反应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艳玲 张茜雯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243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针对性的护理对...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243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 243例肿瘤患者置管后,有16例患者发生了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58%,有15例患者为贵要静脉形成血栓,有2例患者为导管附壁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包括血管原因、置管技术、冲封管操作不当、药物原因与疾病原因。结论促使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临床上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来预防静脉血栓出现,最大程度上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