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凯歌壮志艺流芳 百年巨匠玉生香 致敬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先生诞辰100周年
1
作者 廉玉柱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27,共2页
常香玉的名字和豫剧艺术注定是连在一起的。提起常香玉,我们就会非常自然地想到豫剧;说起河南豫剧,人们不会忘记这位豫剧的奠基者、开拓者、实践者,这位永远的艺术大师。2023年10月29日,是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关键词 常香玉 人民艺术家 河南豫剧 豫剧艺术 艺术大师 奠基者
原文传递
“互联网+”时代的豫剧传承与传播研究
2
作者 陆蓓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78,共2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豫剧的受众群体及传播方式均发生了不小变化,其传承发展之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种情况下,如何保持豫剧的良性发展,笔者有下列建议。
关键词 豫剧 受众群体 互联网时代 传承发展 传承与传播 传播方式 良性发展
原文传递
冰泉冷涩弦凝绝 观何云演黄梅戏《红楼梦》“宝玉哭灵”有感
3
作者 李晔飞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68,共2页
记得我在上戏读书时,曾看过由马兰主演的黄梅戏《红楼梦》的视频资料。由于当时我对戏曲不甚了解,所以欣赏水平还停留在浅薄的无限景仰的层面。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进,观剧慢慢形成了自觉性思考。近日,我有幸观看了由何云主演的黄梅戏... 记得我在上戏读书时,曾看过由马兰主演的黄梅戏《红楼梦》的视频资料。由于当时我对戏曲不甚了解,所以欣赏水平还停留在浅薄的无限景仰的层面。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进,观剧慢慢形成了自觉性思考。近日,我有幸观看了由何云主演的黄梅戏《红楼梦》“宝玉哭灵”一折,观后久久萦绕脑海且被深深感动着,尤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欣赏水平 视频资料 《红楼梦》 宝玉哭灵 自觉性
原文传递
公益为先 艺术创新 沈慧琴和上海新东苑沪剧团的艺术实践
4
作者 梁莹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68,共3页
近年来,上海的民营沪剧团可谓上海演艺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队伍庞大,且艺术水准突飞猛进。他们不再是业余票友组织,而是一支支来自民间、扎根民间的职业戏曲院团。他们从演出传统戏到创演原创大戏,特别是发挥沪剧擅演现代戏的特长,... 近年来,上海的民营沪剧团可谓上海演艺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队伍庞大,且艺术水准突飞猛进。他们不再是业余票友组织,而是一支支来自民间、扎根民间的职业戏曲院团。他们从演出传统戏到创演原创大戏,特别是发挥沪剧擅演现代戏的特长,演出了许多紧扣时代主题的新创剧目。上海新东苑沪剧团就是近年内突起的一支民营剧团的"劲旅"。2021年7月和8月,该团陆续登上上海城市剧院和上海宛平剧院的舞台,并与保利上海城市剧院完成年度战略合作签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剧团 艺术水准 戏曲院团 传统戏 演出 票友 艺术创新 现代戏
原文传递
自媒体网络生态下京剧艺术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兆雨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9-123,共5页
以“国粹”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作为自媒体文化艺术类信息源中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常规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与以往不尽相同的社会反响。在以互联网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的今天,对于自媒体网络生态的重视、应用、转化,显然是京... 以“国粹”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作为自媒体文化艺术类信息源中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常规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与以往不尽相同的社会反响。在以互联网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的今天,对于自媒体网络生态的重视、应用、转化,显然是京剧艺术发展中绕不过的一道“门槛”。本文就围绕一些典型事件入手,管窥自媒体时代京剧艺术在创作、传播、推广环节中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网络 京剧 观察 思考
原文传递
简析豫剧陈(素真)派艺术渊源
6
作者 王前 《戏友》 2022年第5期11-13,共3页
陈素真(1918—1994)祖籍陕西富平,生于河南开封,原名王若瑜。她工青衣、花衫、刀马旦、花旦,是文武不挡的旦行全才,被誉为“河南梅兰芳”“豫剧皇后”“豫剧大王”。20世纪30年代,她对豫剧的唱腔、化妆、表演进行了全面改革,灌制了豫剧... 陈素真(1918—1994)祖籍陕西富平,生于河南开封,原名王若瑜。她工青衣、花衫、刀马旦、花旦,是文武不挡的旦行全才,被誉为“河南梅兰芳”“豫剧皇后”“豫剧大王”。20世纪30年代,她对豫剧的唱腔、化妆、表演进行了全面改革,灌制了豫剧第一张唱片,与剧作家樊粹庭合作,创建了河南第一个现代剧团——开封豫声剧社。并于那时起,开始初步形成了唱腔迤逦华美、表演细腻曼妙的豫剧第一个旦行流派——“陈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粹庭 旦行 陈素真 豫剧 艺术渊源 刀马旦 河南开封 花衫
原文传递
谈武净戏的保护和发展
7
作者 崔路 《东方艺术》 2023年第3期132-137,共6页
武净,即武花脸,是京剧舞台上重要的行当之一。它偏重于做、打、念,讲究工架,舞蹈性强,有独特的美感与气势。历史上京剧舞台涌现出许多名闻四方的表演大家,像钱金福、许德义、范宝亭、李永利等,许多经典剧目也一直流传至今。但是随着时... 武净,即武花脸,是京剧舞台上重要的行当之一。它偏重于做、打、念,讲究工架,舞蹈性强,有独特的美感与气势。历史上京剧舞台涌现出许多名闻四方的表演大家,像钱金福、许德义、范宝亭、李永利等,许多经典剧目也一直流传至今。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武戏的受关注程度大大降低,武净也身处其中。随着观众对武净演出关注度的降低,可供演出的武净剧目大打折扣,有的被废弃,有的被改编,舞台上扮演武净角色的演员也越来越少,武净剧目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剧目 钱金福 舞蹈性 保护与发展 武戏 花脸 演出 保护和发展
原文传递
浅析豫剧陈(素真)派《梵王宫》的表演特点——以核心场次《思云》一折为例
8
作者 王前 《戏友》 2023年第2期34-36,共3页
《梵王宫》属清代花部乱弹作品。主要流传于梆子系统各剧种,又名《洛阳桥》《甩大辫》《叶含嫣》,作者不详。剧本以元末红巾起义作为背景,以梵王宫为事发地点,是以爱情为叙事主线的剧目。在豫剧、京剧、蒲剧、晋剧等剧种中均有演出。中... 《梵王宫》属清代花部乱弹作品。主要流传于梆子系统各剧种,又名《洛阳桥》《甩大辫》《叶含嫣》,作者不详。剧本以元末红巾起义作为背景,以梵王宫为事发地点,是以爱情为叙事主线的剧目。在豫剧、京剧、蒲剧、晋剧等剧种中均有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屡经整理改编,思想性、艺术性都有所提高,流传的范围也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王宫 表演特点 叙事主线 事发地点 豫剧 蒲剧 晋剧 乱弹
原文传递
传承兵团精神 彰显青春力量--评新编现代豫剧《大漠胡杨》
9
作者 梁莹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3-44,共2页
201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根据小说《大漠胡杨》创作的同名豫剧甫一推出就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在此后的几年里,该剧荣获了多个重量级的专业奖项。2020年,该剧又入选"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并成为"庆祝中国共... 201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根据小说《大漠胡杨》创作的同名豫剧甫一推出就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在此后的几年里,该剧荣获了多个重量级的专业奖项。2020年,该剧又入选"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并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2021年,剧团携该剧进京演出,又一次引发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京演出 舞台艺术 大漠胡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现代豫剧 兵团精神 精品创作 复排
原文传递
“东方咏叹调”何以演绎古希腊悲剧——简析跨文化豫剧《俄狄王》
10
作者 李飞杭 程闯强 《东方艺术》 2022年第6期147-154,共8页
跨文化戏曲是指将外国经典文艺作品或事件通过中国戏曲的形式搬演出来,从已知最早1904年的京剧《瓜种兰因》至今,跨文化戏曲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作品已拥百部之多。纵观跨文化戏曲的题材来源,对于古希腊悲喜剧的关注显得不足,陈戎女认... 跨文化戏曲是指将外国经典文艺作品或事件通过中国戏曲的形式搬演出来,从已知最早1904年的京剧《瓜种兰因》至今,跨文化戏曲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作品已拥百部之多。纵观跨文化戏曲的题材来源,对于古希腊悲喜剧的关注显得不足,陈戎女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古希腊戏剧本身十分遥远,理解、改编、化用都有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戏曲 瓜种兰因 咏叹调 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戏剧 题材来源 百年历程 豫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