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乡市博物馆藏明清玉带钩赏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孙静
郭强
李建文
-
机构
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
河南省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南省郑州博物馆
-
出处
《理财(经济)》
2019年第11期20-24,共5页
-
文摘
古人的服饰与现今不同,在古人服饰的发展过程中,发明了很多系带的工具,带钩就是其中之一。带钩最初单称为“钩”,见于《左传》《国语》《管子》等书,有“窃钩者诛”“缙绅而无钩”等记载,出土带钩在自身铭文中也称为钩。“带钩”全称似始于《史记·齐太公世家》,其中有管仲为保公子纠为君,偷袭公子小白,一箭“射中小白带钩”的记载。
-
关键词
博物馆藏
带钩
《左传》
《国语》
齐太公
《管子》
明清
公子纠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试论博物馆的团队建设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申永峰
-
机构
河南郑州博物馆
-
出处
《博物馆研究》
2009年第2期24-30,共7页
-
文摘
团队精神对于当今的社会组织具有深刻意义,对于博物馆来说也不例外。加强团队建设,培育团队精神,努力使博物馆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博物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加强博物馆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影响博物馆团队建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
关键词
博物馆
团队
团队精神
-
分类号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316
[文化科学]
-
-
题名郑州汉画像砖题材丛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秀清
周到
-
机构
河南郑州市博物馆
-
出处
《东南文化》
1987年第3期76-79,75,共5页
-
文摘
建国以来,郑州市区及共所属的荥阳、新郑、中牟、密县、登封、巩县等地,先后出土了一批汉代画像砖墓和散存的汉画像砖,引起了考古界和美术界的重视,先后发表了不少的论述。现择其中画像题材难识者十幅,试作考释。 一、“狗咬赵盾”画像 郑州市新通桥出土。画面有一武士顶天立地,头部鬓发如翼,大眼巨口,面孔凶悍;身着甲衣,两臂裸露,手握一剑,横于胸前;脚穿高管靴,两腿叉开,正面直立。右方有一犬仅露前躯,张口扑向武士(图一)。
-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汉画像砖
题材
山海经
赵盾
西王母
鸠杖
新郑
郑州
长青树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从文化考古视角谈《诗经》礼俗诗
- 4
-
-
作者
丁薇
-
机构
河南郑州博物馆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X期45-46,共2页
-
文摘
《诗经》中的礼俗诗结合考古内容,可以重现古代民俗民风,只有从文化考古的角度探究礼俗诗的起源,才能拉近现代与《诗经》的距离。从考古中,我们能获得大量知识,了解我们先人生活的环境和方式,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诗经》中的礼俗。本文主要以《诗经》中礼俗诗的常见意象“鱼”为研究对象。
-
关键词
《诗经》
民俗学
民俗文化
捕鱼工具
诗句
考古发现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古代陶瓷茶具的发展及鉴赏方式分析
- 5
-
-
作者
丁薇
-
机构
河南省郑州市博物馆
-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第11期92-93,共2页
-
文摘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具是必备用品之一,主要用于饮茶而不是作为艺术品,所以也就不存在鉴赏问题。但是,随着长时间地使用茶具,加之人们经济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对日常生活用品也有了更高的审美要求。在注重茶具实用性的同时,其艺术性也成为了一项关键内容。基于此,本文将陶瓷茶具作为研究对象,明确其发展历程,分析茶具的种类,提出了陶瓷茶具的鉴赏方式,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
关键词
陶瓷茶具
发展
鉴赏方式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战国铁质门枢——户枢不蠹的关键所在
- 6
-
-
作者
汪培梓
李萍
-
机构
河南省郑州博物馆
河南省郑州博物馆学术研究部
-
出处
《理财(经济)》
2017年第10期42-43,共2页
-
文摘
在河南郑州新郑市博物馆展厅内,收藏着一对较为特殊的文物——铁质城门枢。门枢高50厘米,宽26厘米,厚15厘米,出土于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当为战国时期韩国都城城门构件。门枢平面呈菜刀形,腹腔中空,主要用以安插木质门扉,并带动门扉一起转动,方便城门开启与闭合;下端有圆柱体突出,可安放于门础石的臼窝内。左右两竖边,一边为半圆形,一边为平面。器身中部有两个方形穿孔,用以对插入其中的门扉进行加固。
-
关键词
战国时期
铁
郑韩故城
城门
博物馆
新郑市
圆柱体
平面
-
分类号
K2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中原地区远古环境的见证——古纳玛象象牙化石
- 7
-
-
作者
汪培梓
-
机构
河南郑州博物馆
-
出处
《理财(经济)》
2015年第3期94-95,共2页
-
文摘
1970年2月,在郑州市董砦村距地表12米深的更新世地层中,出土了一批古象化石和其他一些古生物化石。其中一对古象门齿保存完好,一枚长达3.1米,一枚长达2.9米,此外还有象的臼齿齿板、肢骨、枕骨、盆骨等骨骼化石。据专家鉴定,这批古象化石为生活在距今大约40万-50万年以前的同一老年纳玛象个体,其复原身高5米左右。
-
关键词
古生物化石
中原地区
古环境
象牙
专家鉴定
郑州市
骨骼
复原
-
分类号
Q911.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唐青花塔形罐:早期青花艺术的典范之作
- 8
-
-
作者
汪培梓
-
机构
河南郑州博物馆
-
出处
《理财(经济)》
2015年第9期25-26,共2页
-
文摘
2006年,在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的一座唐墓中,曾出土有两件十分罕见的唐代青花塔形罐,通高44厘米,腹径18.9厘米。这座唐墓位于上街区峡窝镇西4公里的一块耕地中,西距巩义市黄冶唐三彩遗址约15公里。
-
关键词
青花
唐墓
塔形
艺术
早期
上街区
郑州市
河南省
-
分类号
F81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六臂十一面观音石造像:难得的唐代石刻艺术杰作
- 9
-
-
作者
汪培梓
-
机构
河南省郑州博物馆
-
出处
《理财(经济)》
2015年第10期70-70,共1页
-
文摘
1976年,荥阳大海寺旧址出土了一批包括北魏造像碑、唐代佛和菩萨造像、北宋罗汉像等在内的佛教石刻造像40余件,仅唐代的各种菩萨造像就多达28件,其中造型最为奇特的是一件六臂十一面观音石造像。这件石造像残存高度为1.71米,膝以下部分缺失。造像头上雕高发髻,面相丰满圆润,眉间有白毫。发髻正面分上、中、下三层刻有8个小头像,最上部的为高肉髻佛相面,中下部的7个小头像均为菩萨相面,左右耳后分别刻1个凶相面和1个善相面,合计构成11面相。
-
关键词
石造像
石刻艺术
唐代
观音
菩萨造像
石刻造像
造像碑
发髻
-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仰韶文化陶鏊——中华先民食物烤焙技术的实物见证
- 10
-
-
作者
汪培梓
张席
-
机构
河南省郑州博物馆
-
出处
《理财(经济)》
2016年第11期28-29,共2页
-
文摘
鏊子是传统上用于烙焙饼类食物的一种炊具。青台遗址出土的陶鏊,为夹砂红陶,平而圆形。台而直径21.6厘米.高9厘米。器形似覆斗状,内壁粗糙,外壁光滑素面。周边有经过捍塑的泥条形成的附加堆纹。
-
关键词
仰韶文化
食物
技术
先民
中华
出土
遗址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弥勒造像碑--现身人间的未来之佛
- 11
-
-
作者
汪培梓
张席
-
机构
河南省郑州博物馆
-
出处
《理财(经济)》
2018年第7期56-57,共2页
-
文摘
弥勒造像碑是雕刻于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的一件供奉弥勒佛的石刻造像,出土于荥阳大海寺遗址。
-
关键词
弥勒佛
造像碑
石刻造像
北魏
遗址
荥阳
出土
-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早期粮食加工工具:石磨盘和石磨棒
- 12
-
-
作者
汪培梓
-
机构
河南省郑州博物馆
-
出处
《理财(经济)》
2015年第1期38-39,共2页
-
文摘
这对石磨盘和石磨棒,发现于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左右的历史,是当时中原地区先民们广泛使用的一种谷物脱壳工具。
-
关键词
石磨盘
粮食加工
工具
早期
文化遗址
中原地区
泛使
-
分类号
K876.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辉县大官庄东汉墓出土的陶灯
- 13
-
-
作者
李建文
郭强
-
机构
河南省郑州博物馆
河南省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出处
《理财(经济)》
2018年第12期52-53,共2页
-
文摘
在郑州博物馆“长渠缀珍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展厅中,有一件汉代大型陶灯尤为引人注目.2006年在南水北调中线文物保护工程中,武汉大学考古系发掘了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大官庄北的大官庄汉代墓地,收获颇丰.其中东汉墓M2为多室土圹砖室墓,结构奇特,共有9室,在新乡地区还是首次发现,室内共清理人骨架11具,各类文物100余件,这对深入研究当时的家庭墓地规制和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这件陶灯就出土于M2中.
-
关键词
东汉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出土
辉县
文物保护工程
社会经济生活
武汉大学
新乡地区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南荥阳大海寺出土的石刻造像
被引量:15
- 14
-
-
-
机构
河南省郑州市博物馆
-
出处
《文物》
1980年第3期56-66,102-103,共13页
-
文摘
1976年3月,河南省工业局在荣阳县人民广场举办农业机械展览,在场南平整场地时,发现了一批石刻造像,我馆与县文化馆即对该处作了调查和试掘,并将石刻造像运回我馆妥善保管。现将情况简报于后:
-
关键词
石刻造像
密宗造像
造像碑
出土
观音菩萨
大海
人民广场
弥勒佛
农业机械
图版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浅谈河南荥阳大海寺石刻造像的艺术特点
- 15
-
-
作者
张秀清
张柯新
-
机构
河南郑州博物馆
-
出处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5-46,44+113-114,共5页
-
文摘
1976年3月,郑州市博物馆在大海寺内遗址中发掘出一批北魏至唐长庆年间的佛像和菩萨像40余尊。其中除一块北魏造像碑外,多数为唐代密宗菩萨像。现将其具代表性者分别介绍如下。 1.大海寺北魏造像碑该碑为扁立方体,高1.35、宽0.98、厚0.44米。正面为主龛,瓮内有一交脚弥勒坐于长方形座上。
-
关键词
石刻造像
造像碑
菩萨
大海
北魏
唐代妇女
密宗
长庆
佛像
弥勒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