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舆论监督要讲“公信力”
1
作者 陈亚洲 《记者摇篮》 2000年第10期16-17,共2页
何谓“公信力”?简言之,就是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程度如何,既关系到一个新闻单位自身的形象和威信问题,也可以说是能否生存立足的大事! 因此,新闻媒体要想有“公信力”,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就要靠每个编采人员的共同努力。多年来,笔... 何谓“公信力”?简言之,就是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程度如何,既关系到一个新闻单位自身的形象和威信问题,也可以说是能否生存立足的大事! 因此,新闻媒体要想有“公信力”,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就要靠每个编采人员的共同努力。多年来,笔者在开展舆论监督中,注重“公信力”,努力维护和提高党报威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监督 “公信力” 责任心 正义感 实效性
下载PDF
浅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2
作者 志芳 广瀚 《中国地市报人》 2001年第1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 职业道德 工作作风 舆论导向 为人民服务
下载PDF
时事编辑主体创作意识散论
3
作者 徐安卫 吴建芳 《中国地市报人》 2001年第7期35-35,34,共2页
关键词 新闻编辑工作 时事新闻 时事编辑主体 创作意识
下载PDF
舆论监督要有“建设意识”
4
作者 陈亚洲 《传媒观察》 1998年第10期54-55,共2页
搞批评报道,不能批评一番了事,一旦抓住反面典型,就要一抓到底,注意报道批评对象的认识,反映领导部门的重视程度,帮助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化坏事为好事,使报道起到积极的、有教育意义和震慑作用的良好效果,不抓出结果决不罢... 搞批评报道,不能批评一番了事,一旦抓住反面典型,就要一抓到底,注意报道批评对象的认识,反映领导部门的重视程度,帮助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化坏事为好事,使报道起到积极的、有教育意义和震慑作用的良好效果,不抓出结果决不罢手。这样,才能显示新闻批评的威力,鼓舞人民增强克服消极现象的信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监督 建设意识 批评报道 新闻批评 教育意义 解决问题 批评者 批评对象 司乘人员 反面典型
下载PDF
以理性的目光审视复杂的世界——时事编辑主体创作意识散论
5
作者 徐安卫 吴建芳 《城市党报研究》 2001年第5期21-23,共3页
(一) 选稿、组稿、编稿、制作标题、设计版面,尽管走进了计算机平台,但面对着等待出版与万千读者交流的报纸,大量繁琐的工作依然需要时事编辑为之绞尽脑汁、付出心血。被动地应付差事也好,精心地妙笔生花也罢,只要“上了套”,终究要付... (一) 选稿、组稿、编稿、制作标题、设计版面,尽管走进了计算机平台,但面对着等待出版与万千读者交流的报纸,大量繁琐的工作依然需要时事编辑为之绞尽脑汁、付出心血。被动地应付差事也好,精心地妙笔生花也罢,只要“上了套”,终究要付出劳动。从本质上说,这种劳动毋容置疑地体现着编辑创作的潜在意识。一如记者采写新闻稿件怎样着墨将新的事实告诉读者,主观上的创作意识自然而然地便流露于字里行间。面对作者和读者,编辑的桥梁作用就是通过精心加工成品半成品的新闻原材料并施以编辑手段,以版面的整体形式与读者进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事编辑 创作意识 再创作 新闻稿件 读者 编辑手段 理性 编辑主体 计算机平台 标题
下载PDF
为“乌鸦新闻”正名——兼论增强批评性报道的社会效果
6
作者 郑亚洲 《城市党报研究》 2001年第6期36-37,共2页
在社会上有些人眼里,对媒体曝光怕得要死,恨得要命,认为记者戳了他们的“痛处”,揭了他们的“伤疤”,便恶语伤人,把正确的批评性报道斥之为“乌鸦新闻”。其实,乌鸦是益鸟,只是由于它的叫声粗厉嘶哑,加上一身黑装,往往被视为不吉利的象... 在社会上有些人眼里,对媒体曝光怕得要死,恨得要命,认为记者戳了他们的“痛处”,揭了他们的“伤疤”,便恶语伤人,把正确的批评性报道斥之为“乌鸦新闻”。其实,乌鸦是益鸟,只是由于它的叫声粗厉嘶哑,加上一身黑装,往往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但乌鸦警惕性很高,当它发现有什么动静时,就会发出惊叫声,有“预报”之功能;而迷信者则认为,乌鸦总是口出“丧信”,给人带去的是“凶信恶报”,难怪一些心中有“鬼”的人,把批评性报道诅咒为“乌鸦新闻”。什么叫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语),当然也包括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预告、预警等。特别是被一些人污蔑为“乌鸦新闻”的批评性报道,除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批评,起到警示作用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报道 新闻工作者 社会效果 乌鸦 警示作用 正名 记者 预警 瓦斯爆炸 野生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