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与解决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齐小曦 《新课程学习》 2013年第10期115-115,共1页
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充分结合,创新思维,敢于研究。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教学 现状分析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中职学校利用计算机教学培养人才的策略
2
作者 臧振森 《成才之路》 2013年第27期8-9,共2页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①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②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满足教学需要。③课堂设计不合理,引导学生创新的比例少,理论知识讲授比例多,头重脚轻。④学生学习大部分两级分化,基础不好...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①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②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满足教学需要。③课堂设计不合理,引导学生创新的比例少,理论知识讲授比例多,头重脚轻。④学生学习大部分两级分化,基础不好的学生听天书,学习好的学生不断听重复的知识,变成“陪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计算机 教学培养 学生创新 人才 利用 培养目标定位 专业教学
下载PDF
作文教学改革中的尝试
3
作者 潘宝叶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1年第7期80-80,共1页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作文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广大语文教学工作着积极探索,认真研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实践使我认识到,不管那种经验都离不开多读、多写、多观察、多积累,这是前提条件。在具体做法上,我注意把握好以下...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作文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广大语文教学工作着积极探索,认真研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实践使我认识到,不管那种经验都离不开多读、多写、多观察、多积累,这是前提条件。在具体做法上,我注意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积极追求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 大语文 学生 多读 写作
下载PDF
中职物流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考
4
作者 杨晓飞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3年第11期63-63,62,共2页
本文是笔者在参加中职国家骨干教师培训期间,针对中职物流教师的师资现状所做的调研而形成的一份调研成果。笔者主要阐述中职物流师资现状、“双师型”对物流师资专业化的促进、物流职业素养对物流教师职业素养的考验以及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是笔者在参加中职国家骨干教师培训期间,针对中职物流教师的师资现状所做的调研而形成的一份调研成果。笔者主要阐述中职物流师资现状、“双师型”对物流师资专业化的促进、物流职业素养对物流教师职业素养的考验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与物流师资专业化之间的关系探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教师专业化 “双师型” 职业素养
下载PDF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5
作者 李晓丹 《新课程学习》 2013年第10期154-155,共2页
会计电算化作为中职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能熟练地运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技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目前,... 会计电算化作为中职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能熟练地运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技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目前,随着各行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实践与运用能力,才能适应市场和时代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会计电算化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简析及教学模式改革探微
6
作者 徐海霞 《商情》 2010年第21期24-24,共1页
在对中等职校学生学习心理调查和评学活动中,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有“厌学”情绪,本文通过对学生“厌学”情绪成因的简要分析,试图从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并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中等职校 学生厌学 现象成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爱与奉献织出教育五彩的云霞
7
作者 潘宝叶 《商情》 2011年第8期11-11,共1页
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教师得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情绪的见微知著,明察“课堂气候”的前提,是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必要条件;是导之以方择取最佳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依据,是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进行教师的自我调节,达到教学相长... 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教师得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情绪的见微知著,明察“课堂气候”的前提,是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必要条件;是导之以方择取最佳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依据,是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进行教师的自我调节,达到教学相长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献 理解 教书育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