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肌移位术矫治面神经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伟 董敬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8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面神经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采用传统Johnson颞肌移位术和改良颞肌移位术矫治的远期疗效比较。方法选取神经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患者112例(160眼),80眼采用传统Johnson颞肌移位术矫治(传统组),80眼采用改良颞肌移位术矫治(改良组)... 目的探讨面神经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采用传统Johnson颞肌移位术和改良颞肌移位术矫治的远期疗效比较。方法选取神经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患者112例(160眼),80眼采用传统Johnson颞肌移位术矫治(传统组),80眼采用改良颞肌移位术矫治(改良组),比较2组远期疗效。结果传统组手术总优良率为57.1%,明显低于改良组8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睁眼困难10眼,睑外翻36眼,改良组无睁眼困难发生,轻度睑外翻2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改良式颞肌移位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优良率,防控不良事件,对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损伤 颞肌移位术 改良颞肌移位术 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
下载PDF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伟 董敬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3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随机选取140例(144眼)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做为糖尿病组。选择136例(146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做为对照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随机选取140例(144眼)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做为糖尿病组。选择136例(146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做为对照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l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密度以及变异系数。结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逐渐下降,变异系数逐渐增加。糖尿病组术前内皮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六角形细胞密度和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较时发现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变化更为明显。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较单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内皮细胞状况差,在超声乳化术后更容易受损出现角膜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文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期107-107,共1页
目的分析3种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翼状胬肉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9例(122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组31例37眼、B组43例46眼、C组35例39眼。A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行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C组采... 目的分析3种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翼状胬肉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9例(122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组31例37眼、B组43例46眼、C组35例39眼。A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行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C组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随访观察8个月~2年,比较3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B、C组复发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均可有效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术 丝裂霉素
下载PDF
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文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8期79-80,共2页
目的分析以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以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对40例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经过及疾病转归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双眼同时视物不见、双眼片侧视物不见、双眼先后视力... 目的分析以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以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对40例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经过及疾病转归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双眼同时视物不见、双眼片侧视物不见、双眼先后视力下降、单眼视力下降为患者就诊主诉。经完善检查后确诊前循环脑梗死8例,后循环脑梗死18例,颈动脉闭塞4例,烟雾病6例,脑血管畸形4例。单眼功能障碍主要为前循环障碍引起;后循环病变多表现单或双侧枕颞叶梗死,脑干梗死和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结论在脑血管病中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因中有前循环障碍、后循环障碍,单眼视力障碍多为前循环病变,是颈内动脉缺血或闭塞的眼部表现;双眼同时病变主要为后循环障碍累及枕颞叶所引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障碍 脑血管病 视野缺损 视神经 偏盲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志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0例(44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27眼),对照组15例(17眼)。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用颞浅动脉旁注射,疗程28 d;对照...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0例(44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27眼),对照组15例(17眼)。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用颞浅动脉旁注射,疗程28 d;对照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主要含灯盏乙素、少量灯盏甲素及其他黄酮类成分)50 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疗程28 d。以视力和视野作为观察和评估指标,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4%,对照组有效率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 颞浅动脉旁注射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文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6期107-108,共2页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80只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扩血管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80只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扩血管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8/40),对照组为8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复方樟柳碱 颞浅动脉 皮下注射
下载PDF
43例分离性垂直斜视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DVD)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鹿邑县人民医院眼科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间不合并下斜肌亢进患者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合并下斜肌亢进者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两种术式治疗43例(70眼)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DVD)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鹿邑县人民医院眼科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间不合并下斜肌亢进患者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合并下斜肌亢进者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两种术式治疗43例(70眼)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43例(70眼)DVD患者中,60眼临床疗效满意,近期疗效满意率为85.71%,10眼治疗后好转(14.29%),远期疗效满意率为82.86%,未发生治疗无效病例。结论不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及对伴有下斜肌亢进DVD患者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性垂直斜视 手术 眼外肌
下载PDF
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3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我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2例(56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观察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我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2例(56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44眼裸眼视力提高,有效率为78.57%,术后6个月46眼裸眼视力提高,有效率为82.14%;术后6个月时眼压控制率为96.43%;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较好的控制眼压及恢复患者的视力,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志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3期61-62,共2页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ON)为糖尿病的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的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等[1]。现将2006-02~2010-02鹿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所有因糖尿病而实行眼部检查的120例患者(24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ON)为糖尿病的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的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等[1]。现将2006-02~2010-02鹿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所有因糖尿病而实行眼部检查的120例患者(24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神经病变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23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4期114-114,共1页
我科2004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23例,施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白内障 外伤性 人工晶体植入
下载PDF
单纯小梁切除与复合性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雷 刘志才 完夏冰 《实用防盲技术》 2017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单纯小梁切除与复合性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来我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分为单纯小梁切除组和复合性小梁切除组,比较两组患眼的眼压、浅前房形成率、治疗后滤过泡形成情况和总... 目的观察单纯小梁切除与复合性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来我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分为单纯小梁切除组和复合性小梁切除组,比较两组患眼的眼压、浅前房形成率、治疗后滤过泡形成情况和总体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眼手术前、手术后第5天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个月后随访时,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小梁切除术组的浅前房形成率要显著高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P<0.05)。单纯小梁切除术组非功能性滤过泡(Ⅲ、IV级)形成率为35.09%,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非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8.47%,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77.19%,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6.61%,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效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在控制远期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方面疗效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小梁切除 复合性小梁切除 青光眼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邑平 王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7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23例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经术后随访,最佳视力达到1.0,矫正视力≥0.5者9例(39%),0.2~0.4者4例(18%),≤0.1者10例(43%)。结论对外伤性...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23例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经术后随访,最佳视力达到1.0,矫正视力≥0.5者9例(39%),0.2~0.4者4例(18%),≤0.1者10例(43%)。结论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及时施行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植入晶体,疗效可靠,可尽快恢复视力,避免弱视发生,同时还可避免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下载PDF
抗青光眼术后包裹性囊状滤过泡的处理
13
作者 刘志才 张艳飞 张舒心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73-74,共2页
包裹性囊状滤过泡是指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早期发生的并发症,其表现为结膜滤过泡局限性高隆起,表面有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一类囊肿样改变。早期滤过泡囊壁对房水吸收功能下降致眼压升高,按摩后眼压不下降。该并发症不多见,但若处... 包裹性囊状滤过泡是指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早期发生的并发症,其表现为结膜滤过泡局限性高隆起,表面有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一类囊肿样改变。早期滤过泡囊壁对房水吸收功能下降致眼压升高,按摩后眼压不下降。该并发症不多见,但若处理不当,将导致手术失败。现将北京同仁医院1997年5月-2006年5月收治5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并发症 包裹性囊状滤过泡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直肌边缘切开术与常规直肌后徙缩短术治疗64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完夏冰 《实用防盲技术》 2019年第1期23-24,27,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直肌边缘切开术与常规直肌后徙缩短术在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年20161 2018年4月我院共同性内斜视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各32例。A B月~组施行常规直肌后徙缩短术,组施行直肌边缘切开术。观察两组眼... 目的对比研究直肌边缘切开术与常规直肌后徙缩短术在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年20161 2018年4月我院共同性内斜视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各32例。A B月~组施行常规直肌后徙缩短术,组施行直肌边缘切开术。观察两组眼位矫正效果、立体视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并发症。结果组正位率87.50%和A组81.%比B 25较,无显著差异(P>.05);B组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恢复率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组并发症发生0 05);B率.13%低于A组25.00%,(P<0.05)。结论常规直肌后徙缩短术和直肌边缘切开术提高共同性内斜视患者正位率、立体3恢复率及融合功能恢复率等方面疗效相当,且直肌边缘切开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内斜视 直肌边缘切开术 常规直肌后徙缩短术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34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王文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1期158-158,共1页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是术后早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较为严重的浅前房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产生诸如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周边前粘连或后粘连、白内障加速形成及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后果,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不但关...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是术后早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较为严重的浅前房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产生诸如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周边前粘连或后粘连、白内障加速形成及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后果,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不但关系到抗青光眼术的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手术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翼状胬肉109例临床治疗分析
16
作者 王邑平 王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23期38-38,40,共2页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不仅可引起眼部的刺激症状、外观缺陷,还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到目前为止,翼状胬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翼状胬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笔者分别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不仅可引起眼部的刺激症状、外观缺陷,还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到目前为止,翼状胬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翼状胬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笔者分别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以对比观察术后复发问题,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术
下载PDF
豫东地区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发病因素的分析
17
作者 王邑平 王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发病规律及特点。方法观察自我县2008年10月开展白内障复明术以来346例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结果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结论在全社会普及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发病规律及特点。方法观察自我县2008年10月开展白内障复明术以来346例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结果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结论在全社会普及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致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发病因素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临床疗效分析
18
作者 王伟 魏广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1期110-111,共2页
目的观察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2012-06—2015-01采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30例,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前14例无光感者术后4例无变化,10例恢复光感... 目的观察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2012-06—2015-01采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30例,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前14例无光感者术后4例无变化,10例恢复光感,有效率71.4%;术前10例有光感者,术后2例无变化,4例恢复至眼前手动,4例恢复至眼前数指,有效率80%;术前6例眼前手动,术后4例眼前数指,2例视力恢复至0.1,有效率达80%。术后随访时间为1个月。结论对于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后尽早采用经颅视神经减压管减压手术,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视力,具有一定优越性。当然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中视神经的充分减压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外伤性 减压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原发性前房角关闭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兵 叶雷 +2 位作者 田祥 张英 潘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41-1444,共4页
目的拟通过观察原发性前房角关闭眼(PAC)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LPI)前后的改变,探讨PAC的房角关闭机制。方法应用前瞻性干预性系列病例研究。对ANA眼经暗光下UMB检查为PAC者48只眼,分为三组,A组,单纯性瞳孔阻滞组;B组,多种机制... 目的拟通过观察原发性前房角关闭眼(PAC)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LPI)前后的改变,探讨PAC的房角关闭机制。方法应用前瞻性干预性系列病例研究。对ANA眼经暗光下UMB检查为PAC者48只眼,分为三组,A组,单纯性瞳孔阻滞组;B组,多种机制混合组;C组,单纯性非瞳孔阻滞组。对每组PAC眼进行LPI治疗,两周后暗光下行UMB检查,观察指标:AOD、TIA、IT1、TCPD、ILA、ILCD、SS—IR。结果(1)PAC的构成:单纯性瞳孔阻滞9只眼(18.75%),多种机制混合组39只眼(81.25%),无单纯性非瞳孔阻滞眼。多种机制混合组中,瞳孔阻滞+睫状体前位7只眼(14.6%),瞳孔阻滞+虹膜肥厚6只眼(12.5%),瞳孔阻滞+睫状体前位+虹膜肥厚26只眼(54.2%)。(2)LPI后房角开放率:A组LPI后房角开放率为100%(9/9),比B组41.0%(16/39)高(x^2=10.1910,P=0.001)。(3)A、B两组有关参数比较:B组LPI前周边虹膜厚度为(0.4029±0.0466)mm,比A组(0.3248±0.0520)mm厚(t=0.252,P〈0.05);A组LPI后房角开放程度(AOD500、TIA)增加比B组明显(t=3.625、3.871,均P〈0.05);A组LPI后虹膜膨隆程度(ILCD、ILA)与B组相似(t=1.680、1.110,均P〉0.05);LPI后房角关闭点位的SS—IR比房角开放点位的短(t=2.480,P〈0.05)。结论PAC患眼多由混合机制引起(81.25%),LPI后的前房角关闭率高,睫状体前位及周边虹膜肥厚是导致PAC眼LPI后房角关闭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前房角关闭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活体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