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新闻专业主义的挑战
1
作者 叶宇琦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7期40-41,共2页
本文在研究中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核心,明确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与发展,在传播学角度上分析新闻专业主义的挑战,并提出新闻专业主义的优化途径,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传播学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传播 优化
下载PDF
转型中国“共意性运动”中的媒介动员 被引量:14
2
作者 易前良 程婕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共意性运动的媒介动员是建制性媒体和替代性媒体互激互渗的结果。前者主要通过"合理化"扮演理性动员的角色,后者则通过"建构认同"进行情感动员。共意性运动在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冲突性事件中所占比重差可忽略,而... 共意性运动的媒介动员是建制性媒体和替代性媒体互激互渗的结果。前者主要通过"合理化"扮演理性动员的角色,后者则通过"建构认同"进行情感动员。共意性运动在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冲突性事件中所占比重差可忽略,而且媒介动员具有高度的情境依赖性。但探讨共意性运动中的媒介动员具有"昭示"意义,因为作为"媒介"与"国家"、"民众"之间进行良性互动的对话机制,其展示了转型中国在"国家-社会"重构进程中积极的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中国 共意性运动 媒介动员
下载PDF
“怨恨”与网络话语暴力的心理机制——以汶川大地震期间的王石“捐款门”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邓天颖 王玲玲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29,共5页
网络话语暴力事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络传播问题,它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这一心理机制即"怨恨"。本文尝试结合汶川大地震期间的王石"捐款门"事件说明"怨恨"心理在网络话语暴力事件中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怨恨 网络话语暴力 王石“捐款门”
下载PDF
守护人类中心主义——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想象 被引量:5
4
作者 贾斌武 《文化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154-166,共13页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生命的孕育日渐向技术设计和再创造开放。正是在这一历史语境之下,“后人类”这一长期囿于西方学术研究边缘的概念开始走红。如果说在现实世界中,后人类生命的出现受到科技水平和道德伦理的双重制约的话,...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生命的孕育日渐向技术设计和再创造开放。正是在这一历史语境之下,“后人类”这一长期囿于西方学术研究边缘的概念开始走红。如果说在现实世界中,后人类生命的出现受到科技水平和道德伦理的双重制约的话,好莱坞科幻电影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后人类的狂欢世界。好莱坞科幻电影热衷于从生命伦理的视角关照与反思人类与各种后人类生命之间的纠葛。然而,不同于后人类主义的技术激进主义立场,好莱坞电影更倾向于为人类的道德和自由生命本质进行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后人类 生命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流动、拟仿与互动:网络游戏虚拟社区人际交往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邓天颖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年第6期23-27,共5页
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互动的研究,指出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交往具有通过流动转换身份、通过拟仿与现实空间重叠以及通过互动构建虚拟主体的特点。这说明尽管虚拟社区与真实世界有本质区别,但其人际交往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趋于一致的... 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互动的研究,指出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交往具有通过流动转换身份、通过拟仿与现实空间重叠以及通过互动构建虚拟主体的特点。这说明尽管虚拟社区与真实世界有本质区别,但其人际交往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趋于一致的倾向。对这些特点的把握,既有利于我们理解虚拟社区的人际交往方式,也有利于我们理解虚拟社区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区 人际交往 流动 拟仿 互动
下载PDF
试论媒体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朝红 《新闻世界》 2011年第3期17-18,共2页
随着市场化改革,新闻媒体逐渐将新闻事件当作一种"商品"来生产,就此引发了学者对新闻公共性的再思考,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而成为讨论的热点。"媒介事件"这一概念的提出,指明了新闻是一种"建构的真实",也为... 随着市场化改革,新闻媒体逐渐将新闻事件当作一种"商品"来生产,就此引发了学者对新闻公共性的再思考,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而成为讨论的热点。"媒介事件"这一概念的提出,指明了新闻是一种"建构的真实",也为探讨媒体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对影视红人陈晓旭去世的报道构成了典型的"媒介事件",从中可以窥见当下重提媒体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同时,笔者认为对媒体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的改进,应当将媒体置于国家、市场与社会的综合层面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媒体 社会责任 媒介事件
下载PDF
纪录片中的搬演:虚构还是真实 被引量:4
7
作者 邓天颖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4-148,共5页
本文通过对纪录片中"真实"与"虚构"分析研究,在对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搬演"这一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法则在纪录片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纪录片 搬演 虚构 真实 后现代主义 叙事法则
下载PDF
论广告中的神话原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琳琳 《新闻世界》 2011年第10期216-217,共2页
神话原型在当下广告中已经非常普遍。本文着重分析了广告如何再现神话原型形象、意象与结构模式,以此来建构一种关于受众与广告产品之间关系的意识,广告中的神话原型与文学作品中神话原型的区别,以及广告对神话原型理论的拓展三方面的... 神话原型在当下广告中已经非常普遍。本文着重分析了广告如何再现神话原型形象、意象与结构模式,以此来建构一种关于受众与广告产品之间关系的意识,广告中的神话原型与文学作品中神话原型的区别,以及广告对神话原型理论的拓展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神话原型 原型置换
下载PDF
传播学视野下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宇琦 《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23期91-92,共2页
在新时期,艺术设计和新媒体的融合是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传播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文章在阐述新媒体艺术内涵以及新媒体艺术设计传播意义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对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提... 在新时期,艺术设计和新媒体的融合是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传播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文章在阐述新媒体艺术内涵以及新媒体艺术设计传播意义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对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提出的要求,从思想认识深化、需求分析、内容完善、人才培养等方面具体分析在传播学视野下怎样更好地发展新媒体艺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视野 新媒体艺术设计 发展
下载PDF
从选秀到偶像养成——网络视频时代下中国选秀类节目的新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心怡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18期232-232,254,共2页
2017-2018年,中国选秀类节目在网络视频中崭露头角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与传统的电视选秀类节目不同,网络视频时代下的选秀节目在编排制作以及宣传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本文从近两年来视频网站推出的新型选秀类节目入手,对网络视频时... 2017-2018年,中国选秀类节目在网络视频中崭露头角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与传统的电视选秀类节目不同,网络视频时代下的选秀节目在编排制作以及宣传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本文从近两年来视频网站推出的新型选秀类节目入手,对网络视频时代下选秀节目的新发展进行分析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秀类节目 偶像养成 网络视频
下载PDF
现代电影观念的启蒙——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对蒙太奇理论的译介与探索 被引量:7
11
作者 贾斌武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以夏衍、郑伯奇1932年翻译普多夫金的《电影导演论》与《电影脚本论》为滥觞,中国影坛在20世纪30年代迎来一个持续数年的译介和学习蒙太奇理论的热潮。苏、德、英、法、日等国电影理论家有关蒙太奇理论的论著在这一时期纷纷进入中国电... 以夏衍、郑伯奇1932年翻译普多夫金的《电影导演论》与《电影脚本论》为滥觞,中国影坛在20世纪30年代迎来一个持续数年的译介和学习蒙太奇理论的热潮。苏、德、英、法、日等国电影理论家有关蒙太奇理论的论著在这一时期纷纷进入中国电影家的接受视野。从当时的接受来看,"蒙太奇"这个词从一开始就笼罩着一层神秘感。面对不同理论家论述蒙太奇理论时"言人人殊"的状况,中国电影家一开始是颇为困惑的,他们往往很难弄清楚究竟哪种观点才是蒙太奇的真正含义。在译介蒙太奇理论的同时,中国电影家亦对蒙太奇展开探索。大约到30年代后期,蒙太奇一词逐渐从一个神秘的"新名词"变成电影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而对于中国影坛来说,蒙太奇理论的引进乃是一场迟来的现代电影观念的启蒙,它的到来不仅大大促进中国电影本体意识的觉醒,更是加速中国电影在艺术上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太奇理论 中国电影 电影观念 30年代 20世纪 译介 现代 电影导演
原文传递
大国崛起的焦虑与第三世界电影的民族寓言——以《战狼2》为讨论中心
12
作者 贾斌武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18年第3期86-93,共8页
《战狼2》的票房奇迹及其所引发的全民观影热潮无疑是2017年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文化事件之一。这部影片有意识地迎合了中国社会日益高涨的民族/民粹主义情绪,并敏锐地观察到了中国民众对于国家崛起的现实焦虑。通过重新定位与想象中国在... 《战狼2》的票房奇迹及其所引发的全民观影热潮无疑是2017年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文化事件之一。这部影片有意识地迎合了中国社会日益高涨的民族/民粹主义情绪,并敏锐地观察到了中国民众对于国家崛起的现实焦虑。通过重新定位与想象中国在新的全球政治格局中的位置,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国形象被改变,一个更加积极、更加具有主导性的中国形象开始浮出了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寓言 第三世界 大国崛起 焦虑 电影 中国社会 中国形象 文化事件
原文传递
《风雨之夜》与20世纪20年代上海市民阶层的现代性焦虑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斌武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4,共7页
作为现代城市机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俗文学和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上海市民阶层的现代性体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它们之间的跨媒介互动更是都市文化中的一道独特景观。在《风雨之夜》这部影片中,朱瘦菊异常敏锐地捕捉到了新兴市民阶... 作为现代城市机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俗文学和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上海市民阶层的现代性体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它们之间的跨媒介互动更是都市文化中的一道独特景观。在《风雨之夜》这部影片中,朱瘦菊异常敏锐地捕捉到了新兴市民阶层遭遇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时那种焦灼不安的心理。面对传统性别秩序的坍塌和"小家庭"的风行所带来的道德危机,朱瘦菊的落脚点是秩序的重建。然而由于个人的时代局限,他只能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中去寻求答案。《风雨之夜》无疑提供了一个"包容性的文化视域",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现代的外来时尚在影片中不断地进行着协调,从而为身处现代性漩涡中的观众构建了一个情感和价值的缓冲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雨之夜》朱瘦菊 市民阶层 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