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环境法学研究的当代任务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义松 吴国振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5-19,共5页
"环境问题"作为当前社会"时代问题"的"征候",与当代人的生活样法紧密相关,并促使人们思考人类在其本质力量增长过程中对其自身存在知觉的历史逻辑。因此,环境法学研究势必要建立在对人类生活本质施以关... "环境问题"作为当前社会"时代问题"的"征候",与当代人的生活样法紧密相关,并促使人们思考人类在其本质力量增长过程中对其自身存在知觉的历史逻辑。因此,环境法学研究势必要建立在对人类生活本质施以关怀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根本发展。因此,当前环境法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将环境科学和法律科学贯通糅合起来,促使社会生活保持法律规范所意欲的谨慎与矜持;另一方面,通过无可回避的知觉张力,促使人类警醒于生活的惯性,并为既有时代提供自我超越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学 时代性 生活样法 转换与超越
下载PDF
美国环境正义运动及其对我国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0
2
作者 晋海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4-28,共5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使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问题,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失调的直接结果。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目前我国许多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浅绿色"...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使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问题,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失调的直接结果。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目前我国许多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浅绿色"阶段。美国环境正义运动以及随之而发生的环境观念变化揭示,我国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应当尽快地从"浅绿"走向"深绿",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环境保护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正义运动 环境正义 环境观 环境法学研究
下载PDF
论纠纷解决机制视野下的环境信访制度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军 常永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6-59,共4页
环境信访是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中一项不容忽略的制度。本文以一次环境信访试验和调查切入,阐述了我国环境信访制度存在的现实基础,并提出对其进行制度改进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信访制度 环境纠纷 纠纷解决机制 法律社会学
下载PDF
我国环境民事诉讼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4
作者 陶蕾 张梓太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66-69,共4页
环境民事诉讼是现代法治社会解决环境纠纷的重要机制之一,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当下中国的环境民事诉讼陷入了多重困境,一方面环境纠纷当事人在经济、信息方面力量对比失衡,原告无能力、或不愿意、或既无... 环境民事诉讼是现代法治社会解决环境纠纷的重要机制之一,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当下中国的环境民事诉讼陷入了多重困境,一方面环境纠纷当事人在经济、信息方面力量对比失衡,原告无能力、或不愿意、或既无能力也不愿意提起诉讼;另一方面司法者不愿意、或无能力、或既不愿意也无能力审理环境民事案件;再者,有些地方政府不重视、隐蔽甚至公然阻挠环境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我国环境民事诉讼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但其关键主要在于司法能动性的发挥和司法独立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民事诉讼 困境 司法能动性 司法独立
下载PDF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2
5
作者 沈绿野 冯韵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9-55,共7页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的法律整合,其中所涵盖的各种复杂要素,使这一标准在立法和司法层面的操作变得日益困难。然而,对原因和结果及其关联性的客观实在的判断是得以作出法律的价值判断的前提。法律的判断标准,是客...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的法律整合,其中所涵盖的各种复杂要素,使这一标准在立法和司法层面的操作变得日益困难。然而,对原因和结果及其关联性的客观实在的判断是得以作出法律的价值判断的前提。法律的判断标准,是客观实在与主观认知的精妙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 事实因果关系 法律因果关系 判断标准
下载PDF
国际水资源分配的伦理考量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彩虹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01-106,共6页
世界范围内的贫困与全球水资源匮乏之间的深层关系,主要是因为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分配不畅,而不是表象上的淡水资源总量不足。传统国际水资源分配原则暗含古典自由主义持有正义分配模式的意韵,流域国之间仅基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之... 世界范围内的贫困与全球水资源匮乏之间的深层关系,主要是因为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分配不畅,而不是表象上的淡水资源总量不足。传统国际水资源分配原则暗含古典自由主义持有正义分配模式的意韵,流域国之间仅基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之下的最高效益原则分配水资源。拥有富足的水资源出于种种原因,但无论从古典自由主义者所主张的努力程度还是从德行来看,没有人比别人配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亦不能认定既成的有利生存条件是"应得",因此这一分配原则已不能经受人类道德的考验。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流域国基于合作的功利考虑和同情的道义考虑,在分配水资源时负有避免浪费、保护生态系统、帮助因水资源匮乏而陷入贫困的人们的道义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水资源 合作 同情 道义义务
下载PDF
试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法律路径——以节能立法与节水立法比较研究为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陶蕾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9-73,共5页
节能与节水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两大重点。现有的节能立法和节水立法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围绕资源节约利用的市场化运作和政府的调控、监督,进行了大量类似的制度建设,为节约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然而,管理体制... 节能与节水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两大重点。现有的节能立法和节水立法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围绕资源节约利用的市场化运作和政府的调控、监督,进行了大量类似的制度建设,为节约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然而,管理体制的不科学、不健全,社会公众参与途径的不明确,已经成为制约节能立法和节水立法实施效果的两大因素。未来节约型社会的法律制度建设不仅要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的市场化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更需要在管理体制和社会公众参与两个方面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节水 节约型社会 立法比较
下载PDF
我国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理念、原则与路径 被引量:7
8
作者 晋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5-169,共5页
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趋向好转,农村环境不断恶化"这种城乡环境二元趋势的凸现,提出了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城市中心主义"环境法制以及我国农民实质自由的严重匮乏是我国产生城乡环境二元趋势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趋向好转,农村环境不断恶化"这种城乡环境二元趋势的凸现,提出了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城市中心主义"环境法制以及我国农民实质自由的严重匮乏是我国产生城乡环境二元趋势的根本原因。一些地方所采取的仅仅局限于环保领域的城乡环保一体化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城乡环境二元趋势。城乡环保一体化实践需要以更为全面的制度建构为基础。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应树立理性、人本、自由等基本理念,应坚持整体推进、科学建构、多元参与等基本原则。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路径,首先是消除对农民的各种制度性歧视,实现城乡居民的权利平等;其次,在推动地方民主与法治建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的基础上,健全与完善农民权利实现的保障机制,保证农民的各项权利最终成为"可实际行使"的权利。最后,还要建立适应农村环境保护要求的环境法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环境二元趋势 城乡环保一体化 制度建构
下载PDF
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国际水合作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强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7-143,共7页
国际水合作不仅已经成为通行的国际实践,而且已经逐步被确立为国际习惯法上的义务。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跨界水资源的影响,作为法律义务的国际水合作有强化的趋势,而作为实践的国际水合作也在不断深化。我国应以此为契机,加强国际水合作... 国际水合作不仅已经成为通行的国际实践,而且已经逐步被确立为国际习惯法上的义务。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跨界水资源的影响,作为法律义务的国际水合作有强化的趋势,而作为实践的国际水合作也在不断深化。我国应以此为契机,加强国际水合作,实现我国跨界水资源的公平与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水合作 气候变化 国际河流 国际水法
下载PDF
我国节水立法模式选择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向一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4-68,共5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完善的节水法律模式和法律体系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保障,通过介绍目前已有的节水立法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的节水立法模式和节水制度的经验,结合我国节水立法的现状,指出已有节水立法的不足之处,...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完善的节水法律模式和法律体系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保障,通过介绍目前已有的节水立法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的节水立法模式和节水制度的经验,结合我国节水立法的现状,指出已有节水立法的不足之处,从而为完善我国节水立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立法模式,构建完善的节水立法体系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 立法模式 选择
下载PDF
国际河流水权概念辨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陶蕾 《水利经济》 2010年第6期27-29,32,共4页
为明确国际河流水权概念,在梳理相关理论观点并通过经济学与法学的双重视角对水权概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国内法与国际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际河流水权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套用国内水权理论研究国际河流开发利... 为明确国际河流水权概念,在梳理相关理论观点并通过经济学与法学的双重视角对水权概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国内法与国际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际河流水权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套用国内水权理论研究国际河流开发利用问题以及主张国际河流水权,背后暗合的是超越国家主权界限的"沿岸国共同体论";国际河流水权内涵的不确定和其理论基础的过于超前决定了国际河流水权概念无法成为有效解决国际水事争端的话语工具,国际河流水权至少在目前并不是一个有着真实外延的理论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河流 水权 水资源主权 沿岸国共同体论
下载PDF
我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立法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晋海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6-10,共5页
气候变化已显著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粮食自给能力受到严重威胁,必须加强我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立法,保障我国农业适应行动的顺利开展。农业适应自然科学研究、国内外农业适应实践以及政府与社会适应意识的提升,为我国农业适应立法奠定了必... 气候变化已显著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粮食自给能力受到严重威胁,必须加强我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立法,保障我国农业适应行动的顺利开展。农业适应自然科学研究、国内外农业适应实践以及政府与社会适应意识的提升,为我国农业适应立法奠定了必要基础。应以农业气候影响与评估、农业适应规划等制度为基本框架,建立我国农业适应立法制度体系。除资金制度采用单行法形式外,我国农业适应立法宜采用全面修订相关立法,并在相关立法中增设农业适应法律制度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适应 气候变化 立法
下载PDF
人权保障与环境法的实施--从阿马蒂亚·森发展理论切入 被引量:4
13
作者 晋海 徐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8,共6页
阿马蒂亚.森发展理论认为,公民实质自由是人类发展的目的和手段。能够得到切实保障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基本人权就是公民所享有的实质自由。影响环境法实施的因素包括执法主体的执法意愿、环境立法质量、人类发展水平、公民的守... 阿马蒂亚.森发展理论认为,公民实质自由是人类发展的目的和手段。能够得到切实保障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基本人权就是公民所享有的实质自由。影响环境法实施的因素包括执法主体的执法意愿、环境立法质量、人类发展水平、公民的守法精神和公民的环境意识等,其中,人类发展水平是核心要素。法治的真谛在人权,人类发展的真谛亦在人权。人权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过程,也是公民环境意识、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环境问题之有效应对、环境法律之顺畅运行,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马蒂亚·森 实质自由 人类发展 环境法实施 人权
原文传递
走向城乡环境正义——以法制变革为视角 被引量:6
14
作者 晋海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77,共4页
"城市环境趋向好转,农村环境不断恶化"这种二元趋势的凸现,提出了我国的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的出现,不仅与我国城市中心主义环境法制有关,更与我国农民实质自由严重匮缺相联系。走向城乡环境正义,不仅要... "城市环境趋向好转,农村环境不断恶化"这种二元趋势的凸现,提出了我国的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的出现,不仅与我国城市中心主义环境法制有关,更与我国农民实质自由严重匮缺相联系。走向城乡环境正义,不仅要消解我国环境法制中的城市中心主义,更要实现城乡居民在政治、经济与社会权利上的平等,并对农民权利实现的保障机制作出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环境二元趋势 城市中心主义环境法制 实质自由 城乡环境正义 法制变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