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重建胸腰椎结核脊柱前中柱功能的疗效
1
作者 方磊 陈鑫营 +1 位作者 易燕斌 陈子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研究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重建胸腰椎结核脊柱前中柱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4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选取2014年1月... 目的研究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重建胸腰椎结核脊柱前中柱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4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病变节段矢状面Cobb角、Cobb角丢失率、数字疼痛(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美国脊柱损伤协会神经功能(ASIA)分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ESR、CRP均降低(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病变节段矢状面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丢失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NR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末次随访观察组C⁃D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肋间神经痛及脑脊液漏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患者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cobb角丢失率及疼痛程度更低,脊柱前中柱功能重建效果更好,神经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5
2
作者 嵇晓红 刘春湘 陈嫣红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54-225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临床培养出MDRO的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实施MDRO医院感染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前期与后期MDRO的检出率、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构成比。结果实施多学科协作...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临床培养出MDRO的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实施MDRO医院感染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前期与后期MDRO的检出率、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构成比。结果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后,MDRO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住院患者的MDRO检出率由21.9%降至16.9%(χ2=4.017,P<0.05),MDRO医院感染率由0.37%降至0.26%(χ2=2.791,P>0.05),MDRO医院感染构成比由56.2%降至41.1%(χ2=4.175,P<0.05)。结论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可有效控制MDRO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控制 多学科协作 多重耐药菌 效果
下载PDF
足底静脉泵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魏玲 欧阳正兰 +3 位作者 陈嫣红 陈伟莲 袁素琴 具翠芳 《护理学报》 2011年第10期50-51,共2页
目的研究足底静脉泵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基本预防、药物预防方法;观察组除同对照组采用基本、... 目的研究足底静脉泵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基本预防、药物预防方法;观察组除同对照组采用基本、药物预防措施外,术后回病房即间断应用足底静脉泵;两组患者均于术后7~10 d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VT的发生情况。结果下肢DVT的发生率,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底静脉泵可显著降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并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大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足底静脉泵 预防
下载PDF
骨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雪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2期151-153,共3页
骨科住院患者跌倒的情况时有发生,可导致机体创伤、功能状态衰退、心理创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骨科住院患者跌倒已成为评价骨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作者对河源市人民医院骨科15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调研分析,总结引起跌倒的原因及... 骨科住院患者跌倒的情况时有发生,可导致机体创伤、功能状态衰退、心理创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骨科住院患者跌倒已成为评价骨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作者对河源市人民医院骨科15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调研分析,总结引起跌倒的原因及针对发生原因的护理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原因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曾红生 金健 +1 位作者 陈子华 陈鑫营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34-538,共5页
目的:分析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到我院及南方医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基于特定时间段内(2019年8月—2020年8月)对其进行选取(30例),均给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分... 目的:分析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到我院及南方医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基于特定时间段内(2019年8月—2020年8月)对其进行选取(30例),均给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对30例患者开展为期15~25个月的随访,平均手术治疗时间(3.63±0.58)小时,平均术中出血量(2010.49±345.02)mL,α角约0°~1.3°,术后脊柱融合、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失败出现;26例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至少改善1级,4例无明显变化;术后2、4、8、16个月,30例患者疼痛评分及颈椎残障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骨科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6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经对症干预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减轻疼痛,促进脊柱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术后虽具有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但经对症干预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颈椎骨折 前后路联合手术 脊椎神经功能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测量健侧股骨偏心距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平 龚翰 陈子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3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测量健侧股骨偏心距(FO)的临床意义。方法因股骨颈骨折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100例患者,对其进行术前建侧股骨偏心距等数据进行精细测量,数据值作为参考,选择匹配的患侧假体,术中适当调整,术后患侧股骨偏...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测量健侧股骨偏心距(FO)的临床意义。方法因股骨颈骨折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100例患者,对其进行术前建侧股骨偏心距等数据进行精细测量,数据值作为参考,选择匹配的患侧假体,术中适当调整,术后患侧股骨偏心距进行测量,按患者患侧与健侧股骨偏心距的差距<4 mm为重建组(FO≤4 mm,n=69),差距>4 mm为非重建组(FO>4 mm,n=31),并对髋关节恢复功能作Harris评分。结果重建组患者69例,占69%;术后重建组患者Harris评分为优良的患者比例为92.75%,显著高于非重建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1)。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测量健侧股骨偏心距数据作为参考,明显提高患侧股骨偏心距重建率,并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前测量 股骨偏心距重建
下载PDF
臀肌注射引起髋关节囊挛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徐烁 贺西京 +3 位作者 党小伍 李浩鹏 于琳华 陈明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中伴随的髋关节囊挛缩的形成机制。[方法]30只幼年中国大耳白兔随机分为苯甲醇青霉素注射组(A组)、苯甲醇注射组(B组)、生理盐水青霉素注射组(C组)、制动加生理盐水注射组(D组)4个组,D组12只,为单髋制动加同侧的臀部...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中伴随的髋关节囊挛缩的形成机制。[方法]30只幼年中国大耳白兔随机分为苯甲醇青霉素注射组(A组)、苯甲醇注射组(B组)、生理盐水青霉素注射组(C组)、制动加生理盐水注射组(D组)4个组,D组12只,为单髋制动加同侧的臀部注射;余各组每组6只,为双臀注射;各组均采用深肌层注射,每天注射两次,连续注射20 d,并分别于注射后30 d、60 d及90 d手术取材,同时作肢体功能评价,关节囊切片作天狼猩红染色并在普通及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关节囊形态及胶原的变化。[结果]A、B组幼兔出现臀肌挛缩及髋关节囊增厚、挛缩并反映在后肢功能变化上;天狼猩红染色切片显示A、B组关节囊形态僵硬、成角,胶原增粗,排列紊乱;余组均未出现臀肌挛缩及髋关节囊挛缩。[结论]深层臀肌注射苯甲醇青霉素或苯甲醇能引起幼兔髋关节挛缩,注射后关节囊胶原坏死、崩解,继而增生,排列紊乱,纤维化在关节囊挛缩中起主要的作用,臀肌挛缩所造成的髋关节活动受限因素在关节囊挛缩中不起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醇 挛缩 髋关节囊 机制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子华 徐俊 徐国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67-1468,共2页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路减压,自体植骨或钛网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结果 42例患者术后随诊4~26个月,平均16个月,植骨位置良好,无移动、无钢板螺钉松动,椎间隙...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路减压,自体植骨或钛网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结果 42例患者术后随诊4~26个月,平均16个月,植骨位置良好,无移动、无钢板螺钉松动,椎间隙高度正常,所有患者术后3~8个月出现骨性融合,按Frahkel分级神经功能改善。结论早期运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充分减压,植骨融合率高,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满足颈椎即刻及长期稳定的要求,改善了脊髓功能,并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钢板 骨折脱位 前路手术
下载PDF
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徐烁 贺西京 党小伍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8期630-631,共2页
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关节面嵌压或爆裂,负重轴线损坏,其治疗极其困难。开放胫骨Pilon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常为Rüedi-AllgowerⅡ或Ⅲ型骨折,不仅骨折移位粉碎程度高,而且软组织损伤严重,治疗更为棘手。自1995... 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关节面嵌压或爆裂,负重轴线损坏,其治疗极其困难。开放胫骨Pilon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常为Rüedi-AllgowerⅡ或Ⅲ型骨折,不仅骨折移位粉碎程度高,而且软组织损伤严重,治疗更为棘手。自1995年1月至2007年6月手术治疗Rfiedi—AHgowerⅡ、Ⅲ型开放Pilon骨折共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 开放性 粉碎性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侧前方钉板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烁 党小伍 贺西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04-907,912,共5页
[目的]探讨侧前方钉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根据胸腰段侧前方钉板内固定系统的内固定原理及植入要求在30例胸腰段椎骨标本上标出进钉点、进钉方向,并测量、观察其与周围易识别骨性标志的关系,为手术中测... [目的]探讨侧前方钉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根据胸腰段侧前方钉板内固定系统的内固定原理及植入要求在30例胸腰段椎骨标本上标出进钉点、进钉方向,并测量、观察其与周围易识别骨性标志的关系,为手术中测量、判断进钉点、进钉方向提供参考;根据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X线片及CT片,结合理论进钉点、进钉方向及内固定要求推算出螺钉、钢板长度、撑开高度及植骨块长度等指标的理论值作为术中使用的参考值,并在术中利用易识别骨性标志测量、判断进钉点、进钉方向;根据术中测量及术中或术后X线片评价进钉点、进钉方向、螺钉、钢板长度、撑开高度及植骨块长度等理论指标的准确性。[结果]术中测量、判断进钉点、进钉方向容易、准确、可靠;术前测量指标与术中、术后测量指标基本一致;60例患者术后脊柱结构、功能恢复良好,手术疗效满意。[结论]该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科学、实用,对保证胸腰段侧前方钉板内固定系统成功植入,并减少手术并发症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钉板系统 围手术期 侧前方入路
下载PDF
异体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48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国智 王步云 祝天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863-864,共2页
目的:探讨异体皮质骨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踝关节骨折48例,其中内踝骨折14例,外踝骨折16,双踝骨折13例,三踝骨折5例。内踝后内侧+外踝后外侧切口,按后踝→外踝→内踝的整复顺序复位骨折。采用祝天经等研制的异体皮... 目的:探讨异体皮质骨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踝关节骨折48例,其中内踝骨折14例,外踝骨折16,双踝骨折13例,三踝骨折5例。内踝后内侧+外踝后外侧切口,按后踝→外踝→内踝的整复顺序复位骨折。采用祝天经等研制的异体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后伤口无感染及渗出。术后定期临床及X线随访。结果:48例随访8个月~9年,平均4.6年,48例达到骨性愈合,无断钉及退钉,异体皮质骨螺钉在术后1~2年逐渐吸收消失。按Limbird评定标准评定,优31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92%。结论:踝关节骨折用异体皮质骨螺钉内固定疗效可靠,生物相容性好,可自行吸收,不需二次取出,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皮质骨 踝关节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袁国伟 王步云 +1 位作者 巫水周 张建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617-3619,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该科就诊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常规镇痛治...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该科就诊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常规镇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镇痛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后1、3、6 d的血浆D-D水平变化,着重观察DVT发生率、治疗后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变化,血浆D-D浓度变化。结果干预组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后DVT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血浆D-D浓度分别为(983.25±261.14)ng/ml、(945.11±231.88)ng/ml(P>0.05);干预组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后血浆D-D浓度为(485.02±183.66)ng/ml、(300.36±105.64)ng/ml、(106.87±23.03)ng/ml,对照组血浆D-D浓度为(886.02±219.92)ng/ml、(624.17±182.08)ng/ml、(545.89±108.9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前DVT发生率、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血浆D-D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烁 党小伍 +1 位作者 肖建春 陈子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及方法。方法从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们收治的胸腰椎骨折中选择58例合适病例,采用后正中小切口,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微创手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部...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及方法。方法从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们收治的胸腰椎骨折中选择58例合适病例,采用后正中小切口,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微创手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部分病例进行了微创减压,临床疗效采用临床和影像学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8~36个月,平均25.2个月。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腰背痛轻等优点,而在骨折复位、减压、内固定效果、植骨融合、运动功能恢复方面与传统手术相似甚至更好。结论采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良好,并适当扩大了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微创 手术
下载PDF
肩胛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党小武 徐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5-696,共2页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28例肩胛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Hardegger及Ideberg的分型方法,体部骨折13处、肩胛颈骨折4处、盂缘骨折6处、盂窝骨折3处、肩胛冈骨折8处、...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28例肩胛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Hardegger及Ideberg的分型方法,体部骨折13处、肩胛颈骨折4处、盂缘骨折6处、盂窝骨折3处、肩胛冈骨折8处、肩峰骨折2处、喙突骨折2处。其中混合型骨折21例,伴有合并损伤者24例。通过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后上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等固定。结果2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年,平均3.6年。根据Hardegger的疗效评价标准,优20例,良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2%。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1例,肩关节不稳定2例。结论(1)根据肩胛带功能恢复的要求,结合局部创伤解剖、骨折类型、创伤病理选择手术适应症,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是提高肩胛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2)手术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改良示指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子华 孙乐天 +1 位作者 党小伍 潘达德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手术方法 并发症 改良示指背岛状筋膜皮瓣 修复 拇指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足底静脉泵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被引量:16
16
作者 欧阳正兰 魏玲 +3 位作者 陈嫣红 陈伟莲 袁素琴 具翠芳 《护理管理杂志》 2012年第8期586-587,共2页
目的评价足底静脉泵在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股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基本预防措施和药物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足底静脉泵。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评价足底静脉泵在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股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基本预防措施和药物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足底静脉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足底静脉泵能降低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静脉泵 股骨骨折 深静脉血栓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党小伍 徐烁 刘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5期397-398,共2页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并发症防治。方法对26例复杂髋臼骨折采用的手术入路分别为Kocher—Langenbeck入路(K—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固定。结果经6~66个月...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并发症防治。方法对26例复杂髋臼骨折采用的手术入路分别为Kocher—Langenbeck入路(K—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固定。结果经6~66个月随访,根据Matra评分髋关节功能:优9例,良11例,一般4例.差2例。结论复杂髋臼骨折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早期手术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子华 徐国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4-605,共2页
目的:报告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1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评价治疗结果。结果:19例病人中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髋关节屈伸活动恢复95%以上,旋转活动恢复85%,2例轻度髋内翻。结论:股骨近... 目的:报告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1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评价治疗结果。结果:19例病人中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髋关节屈伸活动恢复95%以上,旋转活动恢复85%,2例轻度髋内翻。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有效,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经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非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子华 陈建威 +4 位作者 陈鑫营 刘丹 曾红生 游军 方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3-615,共3页
目的评价胸腰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置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不融合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8月选择5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给予附加伤椎固定的三椎体固定,并经伤椎椎体内植骨,不融合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51例随诊3~26个月,... 目的评价胸腰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置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不融合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8月选择5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给予附加伤椎固定的三椎体固定,并经伤椎椎体内植骨,不融合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51例随诊3~26个月,平均18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丟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CT片显示椎管狭窄得到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恢复程度,按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平均改善2~3级。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行伤椎固定使术后脊柱稳定性増加,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保留了胸腰椎运动节段,可有效防止创伤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有利于脊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弓根螺钉 伤椎植骨植钉术 不融合
下载PDF
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7
20
作者 游军 陈子华 陈文超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7期103-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4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外侧L型切口,观察组采用改良微创小切口。比...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4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外侧L型切口,观察组采用改良微创小切口。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 ,踝关节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围术期指标、踝关节恢复情况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佳、手术时间短、创伤轻、并发症少,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改良微创小切口 切开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