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曾宪良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8期1232-1233,共2页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3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予手术治疗,其中138例行双叶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22例行患叶甲状腺加峡部全切除术,3例行一侧甲状腺加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除...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3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予手术治疗,其中138例行双叶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22例行患叶甲状腺加峡部全切除术,3例行一侧甲状腺加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除联合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有4例喉返神经损伤,6例甲状旁腺损伤,11例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片治疗。无发生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巨大甲状腺肿的有效手段,适当的术式选择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甲状腺肿 外科 治疗体会
下载PDF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96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曾宪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96例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收治的96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其中93例(96.9%)行一期根治吻合术,3例(3.1%)行肠造瘘二期吻合术。无手术死亡病...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96例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收治的96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其中93例(96.9%)行一期根治吻合术,3例(3.1%)行肠造瘘二期吻合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漏1例,腹腔感染2例。结论手术治疗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急性肠梗阻 外科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75例的外科诊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云良 袁增强 刘文宇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 APACHE 一Ⅱ评分及胆道有无梗阻分为轻型非梗阻型(54例)、重症非梗阻型(6例)、轻型梗阻型(10例)和重症梗阻型(5例)...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 APACHE 一Ⅱ评分及胆道有无梗阻分为轻型非梗阻型(54例)、重症非梗阻型(6例)、轻型梗阻型(10例)和重症梗阻型(5例)。非梗阻型先采用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后实施延期或择期手术。轻型梗阻型应在严密监测下积极保守治疗24~72 h,病情无好转,及时手术。重症梗阻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应早期手术解除胆道梗阻。结果非胆道梗阻型61例全部经非手术治疗后病情缓解,41例延期或择期手术,术后恢复顺利。胆道梗阻型患者急诊及延期手术治疗15例,其中2例重症患者术后死亡。结论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时,应对患者病情作出综合评估,注意区分胆道有无梗阻,轻型患者首先保守治疗,重症患者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处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外科治疗 轻型 重症
下载PDF
广东河源地区女性乳腺癌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温杏花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年第7期1012-1013,共2页
目的:探讨广东河源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为一级预防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入选某院符合标准的乳腺癌患者116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另外选取116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集并分析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资料,且进... 目的:探讨广东河源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为一级预防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入选某院符合标准的乳腺癌患者116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另外选取116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集并分析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资料,且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总结。结果:研究显示,引起广东河源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性生活不和谐、乳腺增生史、流产次数过多、卵巢囊肿史等。其中多因素分析可见,卵巢囊肿史(OR=13.349)、流产次数多(OR=2.074)、肝炎病史(OR=13.145)、口服避孕药(OR=9.360)等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哺乳年限长、睡眠时间长等是降低乳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广东河源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流产次数较多、卵巢囊肿疾病史、肝炎病史、吸烟史及长期胸罩不合适等,因此,需有效地控制乳腺癌,采取综合措施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发病危险因素 广东河源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或长春瑞滨单用或联合曲妥珠单抗用于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坤炜 王坤 林文 《循证医学》 CSCD 2008年第3期132-134,共3页
1 文献来源 Joensuu H,Kellokumpu—Lehtinen PL,Bono P et al.Adjuvant Docetaxel or Vinorelbine with or without Trastuzumab for breast cancer[J].NEngl J Med,2006,354(8):809-820.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下脐内侧襞荷包缝合联合内环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袁文清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9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脐内侧襞荷包缝合联合内环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单侧巨大腹股沟疝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或修补术,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脐内侧襞荷包缝合联合内环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单侧巨大腹股沟疝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或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双荷包加缝脐内侧襞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对所有患儿随访1年,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住院时间,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术后腹膜后血肿、鞘膜积液、阴囊肿胀及皮下气肿等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双荷包加缝脐内侧襞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巨大腹股沟疝,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能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率,尤其适用于巨大腹股沟疝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内侧襞荷包缝合 内环口高位结扎 腹腔镜 巨大腹股沟疝 小儿
下载PDF
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袁文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3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方案...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使用紫杉醇,多柔比星及环磷酰胺化疗,比较两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疾病进展比例,计算总有效率,统计毒副作用,并比较两组化疗后实施根治性手术间隔时间、病理完全缓解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发生肝肾功能损伤、心脏毒性及脱发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实施根治性手术间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病理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Ⅱ、Ⅲ期乳腺癌,能有效提高化疗有效率,减少治疗毒副作用,为手术切除创造机会,从而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表柔比星 环磷酰胺 新辅助化疗 晚期乳腺癌
下载PDF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戈娟 凌笑琼 罗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6期1963-1965,共3页
目的研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SAS、SD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72例经腹腔镜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 目的研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SAS、SD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72例经腹腔镜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SAS、SDS评分以及生活功能改善和症状改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价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功能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方面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患者总满意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2,P=0.015)。结论术后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SAS、SDS评分,还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腹腔镜 针对性心理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兆星 朱彩容 曹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6期1374-1375,共2页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长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患者的痛苦小、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手术效果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琪 张玉婵 曹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肿瘤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2例和对照组116例,试验组使用植入性静脉输液港,对照组使用外周经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比...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肿瘤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2例和对照组116例,试验组使用植入性静脉输液港,对照组使用外周经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置管时间及生活活动能力(ADL)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少于对验组(P〈0.05);试验组患者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置管前、置管6个月和置管12个月APL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且对患者活动能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并发症 肿瘤
下载PDF
严重胸腹联合损伤的诊治分析
11
作者 李华斌 李晓娟 朱晓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8期1529-1531,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胸腹联合损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71例严重胸腹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58例,开放性损伤12例,贯通伤1例。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 目的探讨严重胸腹联合损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71例严重胸腹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58例,开放性损伤12例,贯通伤1例。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合理采用相应的急救措施。结果71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痊愈62例,死亡9例,病死率12.6%。主要死亡原因为严重合并伤、大出血及严重休克。结论仔细全面地查体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基础。尽快有效地纠正休克及保证呼吸、循环的功能对抢救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应尽快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处创伤 胸部 腹部 早期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三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优劣差异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叔庭 温杏花 +2 位作者 叶祝芹 罗鹏 林文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935-93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三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腹股沟疝患儿,将其病情及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均为3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 目的探讨分析三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腹股沟疝患儿,将其病情及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均为3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三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隐匿性疝发现以及对侧疝突出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各项指标,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要低,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比手术完成后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要低,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隐匿性疝发现以及对侧疝突出情况,观察组发现隐匿性疝较对照组要多,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侧疝突出较对照组要少,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患儿的治疗采用三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儿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减少并发症和对侧疝突出,发现隐匿性疝,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 小儿腹股沟疝 效果
下载PDF
小儿腹股沟疝给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一鹏 邱炎平 +1 位作者 林文 廖可中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给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河源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腹股沟疝患儿中抽取45例作为研究组,对其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同期选择其他医院收治的应用传统开放疝囊高位...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给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河源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腹股沟疝患儿中抽取45例作为研究组,对其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同期选择其他医院收治的应用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疝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切口长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44%,复发率是2.22%,平均住院时间是(3.45±0.49)d,平均手术时间是(15.28±3.58)min;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2.22%,复发率是17.78%,平均住院时间是(6.44±1.51)d,平均手术时间是(49.25±9.48)min;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研究组患儿CRP、IL-6水平的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研究组患儿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给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其能减少腹股沟疝复发,加快患儿痊愈进程,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疝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并发症 复发率 住院时间
下载PDF
乳腺BI-RADS 3类病变的超声随访结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玲 曹炎 +2 位作者 罗鹏 朱滨玉 肖六妹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BI-RADS 3类病变在超声随访过程中径线增大和形态学变化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各变化情况与其良、恶性之间的关系,为该类病变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超声随访观察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经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为BI-RAD... 目的探讨乳腺BI-RADS 3类病变在超声随访过程中径线增大和形态学变化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各变化情况与其良、恶性之间的关系,为该类病变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超声随访观察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经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为BI-RADS 3类病变的女性患者,并选取随访期间径线增大超过20%的1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回顾分析纳入病灶的最大径、前后径、数量和形态学(形状、走形、边缘、内部回声和后方有无衰减)等的变化情况,以及上述各表现与病灶良、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的130例病灶均有病理结果或随访≥2年,其中7例证实恶变(5.4%)。前后径增量>50%组的恶性率高于前后径增量≤50%组(P=0.015,10.8%vs 3.2%)。乳腺BI-RADS 3类病变在随访期间出现增大但不伴随形态学变化时,其恶性率仅为1.9%,显著低于伴随可疑形态学改变组(P<0.001)。结论本研究可为临床管理乳腺BI-RADS 3类病变提供了重要指导意见,并提示乳腺BI-RADS 3类病变在径线增大>50%但未见相关可疑超声特征的情况下,其恶性肿瘤的风险仅为1.9%,仍推荐继续超声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物 超声检查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随访
下载PDF
按摩点穴联合中药贴敷预防乳腺癌化疗呕吐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育萍 叶祝芹 卢廉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按摩点穴加中药贴敷对乳腺癌化疗所致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和观察组(予以常规用药+按摩点穴加中药贴敷),各25例,对... 目的:探讨按摩点穴加中药贴敷对乳腺癌化疗所致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和观察组(予以常规用药+按摩点穴加中药贴敷),各25例,对比两组恶心、急性呕吐和迟发性呕吐发生率、食欲分级、补救止呕用药时间及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恶心、急性呕吐和迟发性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欲分级中0级比例高于对照组,Ⅱ级及Ⅲ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补救止呕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补救止呕用药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便秘、头晕、头痛、腹胀、腹泻、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按摩点穴加中药贴敷能有效预防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发生,缩短患者的补救止呕用药时间,减少补救止呕用药剂量,改善食欲,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呕吐 中药贴敷 按摩点穴
下载PDF
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宪良 温杏花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3期270-27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活检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1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肿块切除术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活检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1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肿块切除术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美容效果及心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美容效果及心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具有创伤小、穿刺准、操作易、手术时间短、美观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乳腺微创旋切术 良性乳腺肿瘤
下载PDF
男性生殖器官感染性不育3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华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8期174-174,共1页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器官感染性不育的病因和临床疗效。方法询问病史,检查外生殖器和尿道分泌物,并做细菌学检查,药敏试验给予治疗,停药2周后复查结果。给予中药生精治疗和治疗前列腺炎。结果 300例男性生殖器官感染性不育有包皮过长者230...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器官感染性不育的病因和临床疗效。方法询问病史,检查外生殖器和尿道分泌物,并做细菌学检查,药敏试验给予治疗,停药2周后复查结果。给予中药生精治疗和治疗前列腺炎。结果 300例男性生殖器官感染性不育有包皮过长者230例,占78%;已行包皮环切6月以上者40例,占13.3%;包皮正常者28例,占10%;尿道下裂(龟头型)2例,占0.7%;其中不洁性生活90例,占30%;按尿道分泌物细菌学检查,药敏试验给以治疗7d为1个疗程,7d治愈240例,占80%;14d治愈45例,占15%;3~5个疗程治愈15例,占5%;感染治愈后4~6个月210例有育,占70%。结论包皮过长、不洁性生活和先天生殖道畸形是男性生殖器官感染性不育的主要病因,尿道分泌物细菌学检查、药敏试验是指导治疗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生殖感染 不育
下载PDF
乳晕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60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杏花 曾宪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乳晕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取传统切除手术法,观察组60例采取乳晕入路切除手术法。结果两组在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明显性差异,观察组疗效... 目的探讨乳晕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取传统切除手术法,观察组60例采取乳晕入路切除手术法。结果两组在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明显性差异,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乳晕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入路切除法 良性肿块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杏花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2209-221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隐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开放式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隐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开放式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隐睾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也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 隐睾 开放式手术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经验总结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一鹏 林文 邱炎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6期684-687,共4页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78例早期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中位年龄54岁(范围32-75岁),其中48例(62%)患者为右乳癌,30...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78例早期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中位年龄54岁(范围32-75岁),其中48例(62%)患者为右乳癌,30例(38%)为左乳癌。同时,46例(59%)患者肿物位于外上象限,13例(17%)肿物位于外下象限,11例(14%)位于内上象限,8例(10%)位于内下象限。55例(70%)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IDC),16例(21%)为导管原位癌(DCIS),5例(6%)为浸润性小叶癌(ILC),2例(3%)为其他类型浸润性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0%(70/78),其中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34%(24/70),前哨淋巴结阴性率为66%(46/70)。前哨淋巴结准确率为93%(65/70),假阴性率为11%(5/46)。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腋窝淋巴结复发1例,余均未见复发事件。结论当前结果符合文献报道,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活检是一种安全的肿瘤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手段,但需要一定经验的外科医生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检 早期乳腺癌 腋窝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