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痛风患者的血尿酸临床检验方法及结果探讨
1
作者 王倩倩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21期114-116,共3页
通过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血尿检测,为临床诊断痛风提供更有利的依据,强化对患者治疗的效果,最大程度地缩短患者治疗及恢复的时间。方法:选取2021年02月~2022年02月本院的132例痛风患者,分为男性患者的X组,女性患者的Y组,分别66例。医护人... 通过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血尿检测,为临床诊断痛风提供更有利的依据,强化对患者治疗的效果,最大程度地缩短患者治疗及恢复的时间。方法:选取2021年02月~2022年02月本院的132例痛风患者,分为男性患者的X组,女性患者的Y组,分别66例。医护人员对比分析不同患者的检验结果,观察其血尿酸指标的高低与其痛风之间的关系。结果:女性患者呈现出的血尿酸阈值比男性患者低。患者血尿酸的指标越高,患者痛风的症状越明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血尿检验的方式检验痛风患者,其检验的结果可以为医护人员的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也是医护人员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之一。结合血尿酸的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更有针对性,可进一步加强对患者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血尿酸 临床检验 方法及结果
下载PDF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2
作者 韩杨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21期105-107,共3页
分析两种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精准程度的影响,为后续的血常规的检验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01月本院接收的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4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X组对其末梢血进行检验,Y组对其静脉血进行检测。由医护... 分析两种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精准程度的影响,为后续的血常规的检验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01月本院接收的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4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X组对其末梢血进行检验,Y组对其静脉血进行检测。由医护人员对最终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同的采血方式对最终检验结果的精准程度会有一定的影响,静脉采血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等的精准程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结论:静脉采血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对患者血常规检验的精准程度。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应对该种方式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下载PDF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3
作者 宋莹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5期73-75,共3页
本文主要对血液细胞检测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探究,观察其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为其提出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此次研究将选择2021年03月~2022年03月该时间段本院来进行血液细胞检测的患者149例,在对患者选取的过程中,需对患... 本文主要对血液细胞检测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探究,观察其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为其提出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此次研究将选择2021年03月~2022年03月该时间段本院来进行血液细胞检测的患者149例,在对患者选取的过程中,需对患者的血型进行了解,必须保障此次选择的患者血液类型一致。并对其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影响其质量控制的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分析的重点主要以采集血液的方法、抗凝剂的使用、标本存储的时间以及检测的时间等进行分析,并对提升其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探讨,为后续高精度、高质量的临床血液细胞检测提供质量控制方法。结果:通过使用以上方式对选取的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影响血液细胞质量检验精准度的因素是来自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患者自身的因素、操作人员操作问题的因素、抗凝剂使用比例的因素以及检测时间、存储方式等。且所有标本检测的数据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从以上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人员、仪器、操作、环境、时间等均是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因素,医院想要进一步提升检验结果的精准程度和可靠程度,还需对检验的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对每次检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质量控制的具体操作内容,进而降低检验过程中不良现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细胞 检验质量 控制方法 医学
下载PDF
尿常规检验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4
作者 王艳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21期117-119,共3页
针对患有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使用尿常规检验,观察其在临床检验中的价值,强化检测结果的精准程度。方法:选取2021年04月~2022年04月本院接收的136例急性阑尾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X组使用超声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Y组使用尿常规检验... 针对患有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使用尿常规检验,观察其在临床检验中的价值,强化检测结果的精准程度。方法:选取2021年04月~2022年04月本院接收的136例急性阑尾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X组使用超声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Y组使用尿常规检验的方式进行诊断,以手术病理为标准,对比和分析患者最终检测的结果。结果:使用超声方式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确诊的患者人数有38例,诊断的精准率为55.9%;而使用尿常规的方式与手术病理的结果进行对比,确诊的患者人数有67例,诊断的精准率为98.5%。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常规检验的精准程度更高,对于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作用,不仅为患者争取到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而且有效的提升了患者后续的生存质量。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应对该种检验方式进行积极的推广和应用,使其更好的服务于该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常规检验 小儿 急性阑尾炎 诊断
下载PDF
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晓东 孟巧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87-87,共1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3种肿瘤标志物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56例肝硬化患者,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AFP、CA125、CA199的水平。结果:两组间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3种肿瘤标志物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56例肝硬化患者,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AFP、CA125、CA199的水平。结果:两组间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CA125、CA199阳性率分别为67.3%、80.8%、51.9%,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6.1%。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联合检测 AFP CA125 CA199
下载PDF
类风湿因子定量及分型检测的临床比较
6
作者 张晓东 孟巧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8期58-58,共1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定量及分型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ELISA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分型。结果: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其他风湿性...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定量及分型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ELISA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分型。结果: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其类风湿因子含量及分型检测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对类风湿因子进行定量和分型检测可以更早期、全面地了解疾病,为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分型检测
下载PDF
血浆E-选择素和白介素-6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娜 付卫国 +2 位作者 张凡 常永霞 张素贞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1期3231-3232,共2页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浆E-选择素(E-selectin)、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50例AS患者血浆E-selectin、IL-6水平,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selectin水平与患者冠...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浆E-选择素(E-selectin)、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50例AS患者血浆E-selectin、IL-6水平,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selectin水平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6965,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r=0.5867,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0.7368,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r=0.8004,P<0.01)之间存在相关;IL-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r=0.6599,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r=0.8981,P<0.01)之间存在相关;E-selectin、IL-6之间存在正相关(r=0.8874,P<0.01)。结论检测AS患者血浆E-selectin、IL-6的变化可以评估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E-选择素 白介素-6 炎性细胞因子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