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常规油气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加放 李爱华 +2 位作者 黄维安 王晓璞 付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45,共6页
将回收率实验创新性地加以改进并引入到储层敏感性评价中,通过测定样品在不同溶液中的回收率,对储层的酸敏、碱敏以及盐水敏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岩心流动实验结果与回收率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适合于测定岩心的酸敏、碱敏以及... 将回收率实验创新性地加以改进并引入到储层敏感性评价中,通过测定样品在不同溶液中的回收率,对储层的酸敏、碱敏以及盐水敏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岩心流动实验结果与回收率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适合于测定岩心的酸敏、碱敏以及盐水敏特性,同时给出了利用回收法测定储层酸敏、碱敏以及盐水敏特性的敏感指数划分标准。此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实用性强,是对非常规油气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储层 储层敏感性 评价方法 回收率 渗透率
下载PDF
清洁压裂液破胶液渗吸过程中油水两相的运移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彩丽 李源 +5 位作者 徐效平 赵明伟 袁斌 徐克 高明伟 吴一宁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9-615,共7页
目前针对清洁压裂液破胶液渗吸机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岩心宏观润湿性、油水界面张力及岩心尺度采收率,缺乏对于渗吸过程微纳米孔隙中油水两相运移规律直观而有效的认识。以清洁压裂液破胶液为实验流体,利用2.5维高仿真微观孔喉阵列模型,... 目前针对清洁压裂液破胶液渗吸机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岩心宏观润湿性、油水界面张力及岩心尺度采收率,缺乏对于渗吸过程微纳米孔隙中油水两相运移规律直观而有效的认识。以清洁压裂液破胶液为实验流体,利用2.5维高仿真微观孔喉阵列模型,模拟清洁压裂液破胶液在毛管力渗吸作用下的油水两相动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清洁压裂液渗吸过程中润湿相毛管力(驱动力)与界面扩张、贾敏效应及黏性力损耗(阻力)存在多次动态平衡过程,油水两相运移形成"吸水-排油-吸水"交替的分阶段过程。当油相动用效率分别达到10.98%、19.09%与37.27%时,吸水与排油交替进行,产生类似"憋压"的效果。微纳米孔隙中油水两相运移规律对认识清洁压裂液的渗吸作用机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图30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压裂液 破胶液 渗吸 微观孔喉模型 油水两相运移
下载PDF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24
3
作者 赵福豪 黄维安 +4 位作者 雍锐 范宇 黄浩勇 江琳 李国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38,共8页
越来越多的油气田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实现复杂油气藏效益勘探开发的必由之路”。总结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剖析了其发展过程、实现思路,列举了国内外典型应用实例,梳理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方向。分... 越来越多的油气田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实现复杂油气藏效益勘探开发的必由之路”。总结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剖析了其发展过程、实现思路,列举了国内外典型应用实例,梳理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方向。分析发现,北美地区以及国内西南油气田、浙江油气田、塔里木油气田、新疆油气田、长庆油田、大港油田、吉林油田等油田区块已开展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应用实践;BHGE、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公司也积极与油田合作,提供地质工程一体化服务及软件平台。长宁页岩气示范区通过实施地质工程一体化,日产气量提高127%、钻遇率提高1.8倍、钻井周期缩短53.3%,开发井各生产指标都超过了设计指标。我国地质工程一体化急需攻关方向包括:①形成统一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思想;②建立健全地质工程一体化运行机制;③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考核;④加快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技术突破;⑤加强地质力学在地质工程一体化中的应用;⑥培养地质工程一体化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非常规油气 开发模式 技术路线
下载PDF
分子模拟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洪祥宇 徐亨宇 +4 位作者 崔风路 余昊 吴一宁 吴恒安 王奉超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320,共8页
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我国低渗/特低渗油藏以陆相沉积为主,储层特征差异性大,孔喉细小,孔隙度低,可动原油气大量储集于亚微米孔隙中,开采难度大,采收率低。岩油界面微观力学作用和限域传质力学机理是其中的关键... 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我国低渗/特低渗油藏以陆相沉积为主,储层特征差异性大,孔喉细小,孔隙度低,可动原油气大量储集于亚微米孔隙中,开采难度大,采收率低。岩油界面微观力学作用和限域传质力学机理是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分子模拟技术在非常规油气开采的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本文介绍了分子模拟的基本原理,然后给出了非常规油气藏储层流体和基质的组成及分子模型,并探讨了分子模拟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微纳米力学 分子模拟 分子动力学 第一性原理计算 界面相互作用
下载PDF
玛湖区块易漏地层防漏堵漏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朱立鑫 黄维安 +5 位作者 段文广 李萧杰 周双君 郑克祥 赵福豪 董金哲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9-475,共7页
通过玛湖区块易漏地层的漏失量、地层孔隙度和裂缝发育以及漏失压力剖面,分析玛湖区块漏失特征和漏失机理,采用形貌分析和粒径匹配方法,筛选防漏堵漏材料,评价和优化区域防漏堵漏体系。研究发现,玛湖区块二、三开漏失量大且复杂时率高,... 通过玛湖区块易漏地层的漏失量、地层孔隙度和裂缝发育以及漏失压力剖面,分析玛湖区块漏失特征和漏失机理,采用形貌分析和粒径匹配方法,筛选防漏堵漏材料,评价和优化区域防漏堵漏体系。研究发现,玛湖区块二、三开漏失量大且复杂时率高,其中八道湾组、白碱滩组、克拉玛依组和乌尔禾组等地层孔隙和裂缝发育,承压能力差,为漏失多发地层;针对现场使用的防漏堵漏材料,提出了新的形貌优化组合以及微米级、毫米级的粒径匹配原则;所构建的SDSZ防漏体系砂床滤失深度较现场体系降低50%左右,SDDL堵漏体系的承压封堵能力可达7 MPa以上,且堵漏剂土酸酸溶率达60%以上。现场应用效果显著,漏失易发井的防漏成功率高达75%,堵漏作业一次堵漏成功率可达80%。研究结果表明,该防漏堵漏体系,可有效解决玛湖油田易漏地层的井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失特征 漏失机理 形貌组合 粒径级配 防漏堵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