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在儿童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肖丽玉 吴玉珠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3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 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在儿童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 B-AL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0例行CAR-T治疗的R 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CAR-T治疗后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安全性。结果 CAR-T治疗后30天完全缓解... 目的 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在儿童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 B-AL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0例行CAR-T治疗的R 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CAR-T治疗后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安全性。结果 CAR-T治疗后30天完全缓解率为83.33%(50/60)。完全缓解和未缓解患儿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前乳酸脱氢酶(LDH)值和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前肿瘤负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前LDH值、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前肿瘤负荷均是R B-ALL患儿CAR-T治疗后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CAR-T治疗后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脱靶效应、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转氨酶升高、神经毒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6.67%、83.33%、73.33%、71.67%、43.33%、33.33%、16.67%、13.33%。发生3~4级CRS患儿的白细胞介素-6(IL-6)峰值、白细胞介素-10(IL-10)峰值、γ干扰素(IFN-γ)峰值均明显高于发生1~2级CRS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注CAR-T后,发生CRS患儿的IL-6、IL-10、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输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R-T在R B-ALL治疗中疗效较为确切,虽有不良反应但存在可控性,CRS与多种炎性因子存在一定关联,尽早干预CRS可有效提升CAR-T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下载PDF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木土 王巧红 许宝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827-829,812,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常规药物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两组,其中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10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其余在常...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常规药物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00例,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两组,其中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10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其余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的100例患儿纳入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3个疗程后肺功能指标、Th1/Th2细胞因子和哮喘控制水平的差异,观察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FVC、PEF、FEV 1和FEV 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实验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2和INF-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4和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IL-2和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4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哮喘控制水平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哮喘控制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可以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 肺功能指标 哮喘控制水平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分析与药物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苏彩明 刘长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5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手术治疗后干眼症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白内障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C组在A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聚丙烯酸眼胶;D组在...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手术治疗后干眼症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白内障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C组在A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聚丙烯酸眼胶;D组在A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在术后1个月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在患者术前术后分别评定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结果在治疗30天后四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手术后B、C、D组的干眼症状评分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与A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人工泪眼治疗效果明显,其中玻璃酸钠滴眼液效果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手术 治疗 干眼症 临床分析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