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廓出口综合征外科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声坪 柯晓斌 +1 位作者 王汉龙 刘联群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1期137-138,共2页
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syndrome,TOS)是由于锁骨下血管和/或臂丛神经在胸廓出口受压迫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超过90%的患者表现为臂丛神经受压,约5%为锁骨下静脉受压,涉及动脉受压的约1%[1]。神经源性TOS常表现为上肢疼... 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syndrome,TOS)是由于锁骨下血管和/或臂丛神经在胸廓出口受压迫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超过90%的患者表现为臂丛神经受压,约5%为锁骨下静脉受压,涉及动脉受压的约1%[1]。神经源性TOS常表现为上肢疼痛、麻木、刺痛、乏力,常被漏诊或误诊为颈椎病等疾病[2,3]。本科自2013年7月~2018年2月,对4例TOS患者进行减压手术治疗,现探讨其外科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廓出口综合征 外科手术 臂丛神经病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59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柯晓斌 杨声坪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目的 对比Wiltse肌间隙入路与传统棘突旁入路行经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以期为临床上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入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9例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临床... 目的 对比Wiltse肌间隙入路与传统棘突旁入路行经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以期为临床上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入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9例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是否留置引流管、引流管放置时间、总引流量(术后至拔管)、术后下地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及VAS疼痛评分、Cobb角、手术并发症。结果 与传统组相比,肌间隙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引流管例数、引流管放置时间、总引流量(术后至拔管)、术后下地时间均较少[(91.40±10.43) min<(107.25±11.47) min,(63.77±21.35) mL<(159.51±22.70) mL,100%(102/102)<15.79%(9/57),(37.33±8.41) h<(46.01±12.07) h,(37.33±8.41) mL<(99.83±80.80) mL,(2.02±0.83) d<(3.80±1.14) d;P均<0.05]。肌间隙组术后即刻的VAS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0.90)分<(3.35±1.05)分,P=0.02];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的V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7±0.62)分<(0.46±0.66)分,P=0.39;(0.27±0.49)分<(0.21±0.49)分,P=0.45]。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6个月、术后1年的Cobb角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3±1.38)°<(2.64±1.42)°,P=0.63;(2.09±1.34)°<(2.45±1.54)°,P=0.14;(2.16±1.37)°<(2.31±1.35)°,P=0.50]。两组患者的单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P=0.93,P=0.68;P=0.84)。结论 经后路Wiltse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符合微创手术理念和加速康复理念,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椎弓根钉 肌间隙入路
下载PDF
老年低能量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分析
3
作者 庄跃玲 陈水绵 +6 位作者 郭庆昕 卢海景 王佳稳 饶华春 柯晓斌 吴志强 郑国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4期1346-1351,共6页
目的老年低能量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99例经影像学确诊为老年低能量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前检测的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I型胶原竣基端... 目的老年低能量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99例经影像学确诊为老年低能量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前检测的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I型胶原竣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aps)、骨钙素(OC),同时纳入同期1034例骨质疏松症未合并骨折与968例骨质疏松组合并老年低能量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做对比。结果1099例病例患者骨折主要分布在L1、L2、L3、T11、T12,女性的胸腰椎骨骨折为男性的4.31倍,血清PINP、β-crosslaps、OC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椎体骨折患者的PINP高于单椎体骨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但β-crosslaps与OC无显著差异(P>0.05)。PINP、β-crosslaps、OC在骨质疏松、骨量减少、骨量正常三组中的比较显示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骨质疏松症合并胸腰椎骨折PINP、β-crosslaps、OC整体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症未合并骨折,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低能量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有88.1%患有骨质疏松症,女性骨质疏松率明显高于男性。BTM在预测老年骨质疏松症合并胸腰椎骨折风险价值高,有助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转换标志物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复方三黄液对60株骨科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庆昕 陈长贤 +3 位作者 陈晋兰 钟黎鹃 饶华春 周晓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3期1781-1782,共2页
目的了解复方三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以复方三黄液为抑菌药,观察其对骨科感染分离出的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42株MSSA中32株... 目的了解复方三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以复方三黄液为抑菌药,观察其对骨科感染分离出的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42株MSSA中32株MIC为7.8μg/mL,10株MIC为15.6μg/mL;18株MRSA中14株MIC为7.8μg/mL,4株MIC为15.6μg/mL。MRSA组均值为9.6μg/mL,MSSA均值为9.5μg/mL。结论复方三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并能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液 金黄色葡萄球菌 体外抑菌效果
下载PDF
老年低能量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特征和维生素D营养状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水绵 郭庆昕 +5 位作者 庄跃玲 饶华春 郑国良 柯晓斌 吴志强 林小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68-1773,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低能量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骨密度与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关系,为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骨折后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低能量损伤在我院就诊,年龄≥60岁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128例,... 目的探讨老年低能量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骨密度与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关系,为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骨折后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低能量损伤在我院就诊,年龄≥60岁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128例,其中女性928例,男性200例;单椎体骨折896例,多椎体骨折232例。分析不同年龄段、骨折类型、骨密度、性别以及不同时间的25(OH)D水平的差异。结果病例集平均年龄(72.57±7.75)岁,25(OH)D平均水平为(25.08±9.02)ng/mL,女性患者是男性的4.64倍。骨折部位最常见为T12、L1,多椎体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单椎体骨折(t=2.057,P=0.04)。随着年龄的增长,25(OH)D水平出现显著下降(F=5.258,P=0.005),而骨质疏松率明显升高(χ2=12.322,P=0.002)。老年女性患者的25(OH)D水平明显低于老年男性[(24.18±8.42)ng/mL vs.(29.26±10.47)ng/mL;t=7.404,P<0.01]。近3/4老年女性患者存在VD不足,其中VD缺乏占32.0%(297/928),VD缺乏风险是男性的1.47倍;同时1/2以上(58%)男性患者存在VD不足。夏季VD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其中5、8月份VD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月份。25(OH)D与T值均呈正相关,且股骨颈相关性大于腰椎(r=0.114,P<0.01 vs.r=0.073,P=0.015);另外,股骨颈不同亚组的25(OH)D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骨质疏松组女性的25(OH)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老年低能量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以女性为主;老年女性患者VD水平显著低于男性;不同月份、季节VD水平有差异;VD水平与BMD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维生素D 骨密度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治疗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伤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志成 王汉龙 吴毅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8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治疗对其疼痛程度及伤椎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复位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治疗对其疼痛程度及伤椎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疼痛程度、伤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6.14±26.6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5.52±53.79)ml,手术时间(82.35±12.77)min、下床时间(3.83±0.61)d、住院时间(11.26±3.75)d、骨折愈合时间(6.18±1.23)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3.62±15.93)min、(6.73±1.12)d、(19.43±5.04)d、(7.52±2.7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1个月、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本组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4.35±1.28)、(2.11±0.43)、(0.64±0.18)分低于对照组的(5.17±1.32)、(3.08±0.46)、(1.75±0.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DQ)评分均较本组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RDQ评分(10.47±1.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96±1.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治疗,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伤椎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固定 疼痛程度 伤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低切迹同步适稳颈椎融合系统在颈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柯晓斌 杨声坪 刘联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目的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中使用低切迹同步适稳颈椎融合系统与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以期为临床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中椎间融合器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 目的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中使用低切迹同步适稳颈椎融合系统与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以期为临床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中椎间融合器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正骨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8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对纳入对象根据已使用的不同融合系统分为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使用低切迹同步适稳颈椎融合系统,对照组使用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术后吞咽困难程度及手术节段Cobb角、椎间融合情况、临近节段退变情况等影像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各随访时间点的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NDI评分、Cobb角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Bazaz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临近节段退变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切迹同步适稳颈椎融合系统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可以改善患者神经症状,有效恢复并维持颈椎生理曲度,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其能有效降低术后吞咽困难、临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疾病 脊柱融合术 颈椎融合系统 一体化融合器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近远期的影响
8
作者 林志成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9期2320-232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骨水泥注入量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近远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泉州市正骨医院脊柱科收治的190例老年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PKP中骨水泥注入量分为低剂量...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骨水泥注入量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近远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泉州市正骨医院脊柱科收治的190例老年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PKP中骨水泥注入量分为低剂量组(2~<4 mL,n=95)和高剂量组(≥4~6 mL,n=95),比较两组患者腰椎稳定性(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水泥渗漏及再骨折情况。结果:术后72 h椎体前缘高度,高剂量组患者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5,P<0.05);术后72 h Cobb角,高剂量组患者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7,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术后6个月ODI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8、1.043、1.115、0.871、1.378、0.745,P>0.05);术后骨水泥渗漏和再骨折情况比较,高剂量组患者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8、7.816,P<0.05);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低剂量组患者显著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2、7.158、5.282、5.880,P<0.05)。结论:PKP中高剂量骨水泥注入可改善老年OVCF患者近期腰椎稳定性,但不可改善腰椎功能及疼痛,且会增加骨水泥渗漏及再骨折风险,应选择2~<4 mL骨水泥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再骨折
下载PDF
不同大小后踝骨折块的手术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戴坤权 姚粤峰 +2 位作者 熊奡 王德利 康斌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304-308,共5页
背景:后踝骨折的手术指征目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比较后踝骨块大小及固定与否对三踝骨折预后的影响,探讨后踝骨折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63例三踝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3例,女40例;年龄17~69... 背景:后踝骨折的手术指征目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比较后踝骨块大小及固定与否对三踝骨折预后的影响,探讨后踝骨折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63例三踝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3例,女40例;年龄17~69岁,平均(41.4±11.6)岁。根据后踝骨块占胫骨远端关节面面积大小分为<10%(A组)、10%~25%(B组)、>25%(C组)三组。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功能评价指标,术后X线片显示的关节平整度和关节退变程度作为影像学评价标准,比较3组后踝固定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比较A、B两组后踝固定与否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随访时间9~27个月,平均(16.9±5.2)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3例出现关节平整度欠佳,2例出现轻度关节退变。各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后踝固定患者AOFAS评分低于A、B两组后踝固定患者[(84.0±3.5)vs.(89.1±4.0)、(89.1±4.0),P<0.05]。A组后踝固定患者与未固定患者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后踝固定患者与未固定患者AOF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块大小影响三踝骨折预后,当后踝骨块>25%时预后较差。当后踝骨块≥10%时应行内固定,当<10%时可采取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 骨折 骨块大小 内固定 预后
下载PDF
小肠并结肠异位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绍昆 杨声坪 +1 位作者 江翰 张思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43,共1页
在结肠肿瘤诊治过程发现小肠、结肠异位1例,为解剖学资料的收集与积累,以期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现针对其解剖变异,报道如下。 患者蔡某,男,68岁,反复腹部胀痛3个月,发作时上腹部可扪及约拳头大小肿物,自行揉搓后肿物可消退,伴大便... 在结肠肿瘤诊治过程发现小肠、结肠异位1例,为解剖学资料的收集与积累,以期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现针对其解剖变异,报道如下。 患者蔡某,男,68岁,反复腹部胀痛3个月,发作时上腹部可扪及约拳头大小肿物,自行揉搓后肿物可消退,伴大便量减少,排便不畅。外院腹部CT提示结肠肝曲占位合并不全性肠梗阻;盲肠及回肠末段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不全性肠梗阻 回肠末段 腹部胀痛 上腹部 左侧腹 右半结肠 解剖变异 大便量 肠道手术
下载PDF
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及抑膜效果实验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庆昕 陈长贤 +3 位作者 饶华春 周晓兰 钟黎鹃 陈水绵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9期2677-2679,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以复方三黄液为抑菌药,观察其对骨科感染分离出的4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平板法测定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观察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以复方三黄液为抑菌药,观察其对骨科感染分离出的4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平板法测定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最小抑膜浓度(SMIC)。结果:48株临床分离菌中12株MIC为200mg/ml,31株为100mg/ml,5株为50mg/ml;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SMIC50 1、3d均为25mg/ml,7d50mg/ml;SMIC80 1、3、7d均为200mg/ml。结论: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并能有效抑制其生物被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三黄液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艳燕 李然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8年第10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的效果。方法147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75例)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72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2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执行健康教育内容、住院天...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的效果。方法147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75例)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72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2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执行健康教育内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为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护理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路径 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骨强度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长贤 刘联群 +4 位作者 王汉龙 赖展龙 柯晓斌 郑一梅 杨娜娜 《当代医学》 2004年第11期62-62,共1页
对象 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9例 方法 随机对239例例均经临床、体征及影像学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25~80岁;分别对绝经前、绝经后10年、绝经后20年、绝经后20以上4个年龄组之间骨强度比较分析绝经前102例、平均年龄45.63725... 对象 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9例 方法 随机对239例例均经临床、体征及影像学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25~80岁;分别对绝经前、绝经后10年、绝经后20年、绝经后20以上4个年龄组之间骨强度比较分析绝经前102例、平均年龄45.63725岁,绝经后10年、72例、平均年龄55.18056岁,绝经后20年、41例、平均年龄64.82927,绝经后20以上、24例、平均年龄72.04167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 骨强度 女性 关系 对象
下载PDF
中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骨强度的关系
14
作者 陈长贤 刘联群 +3 位作者 王汉龙 王建嗣 郑一梅 廖雅芬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中老年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强度 定量超声骨强度测定仪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全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志强 陈长贤 +2 位作者 刘春华 林小明 黄泽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7期738-740,共3页
目的观察全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6采用全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的3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镜下松解硬膜囊及患侧神经根周边粘连组织,纤维环... 目的观察全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6采用全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的30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镜下松解硬膜囊及患侧神经根周边粘连组织,纤维环开口后用髓核钳摘除椎间盘内髓核组织碎块,去除椎间终板软骨,选择大小合适的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隙,镜下检查椎管内减压充分、神经根向椎间盘方向回落且被动波动良好,经皮置入椎弓根钉固定或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责任椎间隙。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感染、融合器移位、螺钉松动等并发症。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改善,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较术后1个月继续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确切,这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经皮脊柱内镜 全可视内镜系统
原文传递
腰椎术后椎间盘炎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声坪 王汉龙 赖展龙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5期474-476,共3页
随着脊柱外科的迅速发展,腰椎手术得以广泛开展。作为相对少见的术后并发症,椎间盘炎(Discitis)可发生于各种不同的腰椎手术及介入治疗术后,甚至可见于相邻节段术后。术后椎间盘炎的发病率较低,但随着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发病率... 随着脊柱外科的迅速发展,腰椎手术得以广泛开展。作为相对少见的术后并发症,椎间盘炎(Discitis)可发生于各种不同的腰椎手术及介入治疗术后,甚至可见于相邻节段术后。术后椎间盘炎的发病率较低,但随着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发病率的报道呈上升趋势。椎间盘炎的发病机制包括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及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早期诊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影响颈椎过伸性损伤预后因素的研究现状
17
作者 杨声坪 柯晓斌 吴毅峰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3期253-255,共3页
颈椎过伸性损伤是常见颈椎外伤性疾病之一,研究颈椎过伸性损伤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就颈椎过伸性损伤常见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颈椎 过伸性损伤 预后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医用高浓度臭氧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18
作者 刘联群 陈长贤 +2 位作者 赖展龙 王汉龙 李行浩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12期88-89,共2页
医用具氧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国内外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技术。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突症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作者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8月对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联合应用医用高浓度臭氧与胶原酶微创介入... 医用具氧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国内外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技术。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突症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作者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8月对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联合应用医用高浓度臭氧与胶原酶微创介入治疗,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溶解术 微创介入治疗 临床观察 臭氧 浓度 医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同质化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效果
19
作者 李然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8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同质化护理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泉州市正骨医院脊椎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实施研究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 目的探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同质化护理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泉州市正骨医院脊椎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实施研究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同质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情况、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JOA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JOA和V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应用同质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同时可提升治疗效果,患者满意认可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焦虑 疼痛 满意度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矢状位MRI T2加权像高信号区与盘源性下腰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春华 陈长贤 +5 位作者 吴志强 王汉龙 赖展龙 柯晓斌 张永清 郑春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矢状位MRI T2加权像高信号区(HIZ)与盘源性下腰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0—2017-10出现腰椎间盘MRI T2加权像上HIZ的30例下盘源性腰痛患者,14例MRI 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A组),16例MRI T1加权像上呈低或...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矢状位MRI T2加权像高信号区(HIZ)与盘源性下腰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0—2017-10出现腰椎间盘MRI T2加权像上HIZ的30例下盘源性腰痛患者,14例MRI 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A组),16例MRI T1加权像上呈低或等信号(B组)。30例均行X线片及CT检查,结合椎间盘造影疼痛诱发试验观察HIZ的真实性质,并分析HIZ与下腰痛的相关性。结果 B组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腰椎间盘退变,均行椎间盘造影疼痛诱发试验,显示纤维环破,并且疼痛复制阳性。A组在CT扫描后发现局限性高信号区为后方纤维环钙化或骨化。腰椎间盘MRI T2加权像上HIZ与下腰痛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χ~2=4.570,P=0.030)。结论腰椎间盘矢状位MRI T2加权像局限性高信号区与盘源性下腰痛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可以作为诊断盘源性腰痛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源性下腰痛 矢状位MRI T2加权像 局限性高信号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