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人肾血管应用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杭 王国民 +2 位作者 罗宝国 刁伟霖 辛明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为临床肾移植和肾血管腔内微创手术等提供肾血管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国人成人尸体30具,其中男性17具,女性13具。对每具尸体的肾动脉和肾静脉的长度、管径、分支部位、肾动脉发出点距髂动脉分叉点的距离,以及副肾动脉存在与否、肾... 目的为临床肾移植和肾血管腔内微创手术等提供肾血管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国人成人尸体30具,其中男性17具,女性13具。对每具尸体的肾动脉和肾静脉的长度、管径、分支部位、肾动脉发出点距髂动脉分叉点的距离,以及副肾动脉存在与否、肾静脉汇入腔静脉角度等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男性:肾动脉平均长度:左侧(2.86±1.11)cm,右侧(4.61±1.72)cm;平均管径左侧(0.62±0.19)cm,右侧(0.69±0.23)cm;副肾动脉出现率为29.4%(5/17),副肾动脉3支发自肾动脉主干,2支发自于主动脉,入肾部位皆位于肾上极。肾静脉平均长度左侧(5.11±1.75)cm,右侧(2.16±0.76)cm;平均管径左侧(1.64±0.58)cm,右侧(1.41±0.50)cm。汇入腔静脉角度左侧为76.2°±28.7°,右侧73.3°±30.1°。女性:肾动脉平均长度:左侧(1.97±1.02)cm,右侧(3.34±1.71)cm;平均管径左侧(0.45±0.22)cm,右侧(0.47±0.19)cm;肾副动脉出现率为23.1%(3/13),2支发自肾动脉,1支发自于主动脉,入肾部位皆位于肾上极;肾动脉过早分叉现象出现率为46.2%(6/13)。肾静脉平均长度左侧(3.53±1.56)cm,右侧(1.43±0.59)cm;平均管径左侧(1.12±0.63)cm,右侧(0.98±0.45)cm。汇入腔静脉角度左侧为53.2°±29.1°,右侧50.3°±27.3°。结论本研究提供国人成人肾血管的应用解剖学数据,对临床肾移植和肾血管腔内微创手术等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肾静脉 应用解剖 中国人
下载PDF
端端吻合技术建立SD-Wistar大鼠肾移植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肖宗宇 陈晓娟 +3 位作者 余鹏程 袁岗 张广华 张正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目的采用端端吻合技术建立稳定的SD-Wistar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 SPF级雄性SD及Wistar大鼠各60只,供体采用SD大鼠,受体采用Wistar大鼠,取左肾作为供肾,受体切除左肾进行原位肾移植,并保留自身右肾,供体肾动脉、肾静脉及输尿管均与受体Wi... 目的采用端端吻合技术建立稳定的SD-Wistar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 SPF级雄性SD及Wistar大鼠各60只,供体采用SD大鼠,受体采用Wistar大鼠,取左肾作为供肾,受体切除左肾进行原位肾移植,并保留自身右肾,供体肾动脉、肾静脉及输尿管均与受体Wistar大鼠进行端端吻合,管腔均采用间断缝合。结果本实验每例SD-Wistar肾移植模型总手术时间约为105.54±20.63min,血管吻合时间约为20.42±5.81min,输尿管吻合时间约为5.21±2.42min。移植肾的热缺血时间约为11.24±3.52s,冷缺血时间约为40.35±8.52min。本组共进行SD-Wistar肾移植模型60例,术中发现肾动脉血栓形成2例;术后24h内死亡1例,成功率达95.00%。结论采用端端吻合技术可成功建立SD-Wistar大鼠肾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大鼠 动物 端端吻合
下载PDF
肾上腺外神经节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炳庆 陈向荣 陈冠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28-931,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神经节细胞瘤(GN)的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外GN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3例肾上腺外GN患者中2例位于颈部,4例位于后纵隔,4例位于腹膜...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神经节细胞瘤(GN)的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外GN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3例肾上腺外GN患者中2例位于颈部,4例位于后纵隔,4例位于腹膜后,2例位于骶前,1例位于肾门区。肿块边界清晰,2例病灶呈圆形,3例呈类圆形,8例呈不规则形。不规则形中,6例呈塑形生长,包绕或推移周围血管,但血管形态正常,无侵犯征象;2例侵及椎间孔。CT平扫肿块密度低于肌肉,密度均匀4例,不均匀9例,其中2例病灶内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5例病灶无强化,8例病灶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轻至中度持续强化。镜下示肿瘤含大量黏液基质,其间散在神经纤维细胞、胞质丰富的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结论肾上腺外GN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与病理特点有较好的相关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福建范德伍兹综合征1例家系IRF6基因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方 杨春羚 +4 位作者 张海兵 肖明振 史俊南 胡蓝靛 孔祥银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检测福建省一范德伍兹综合征(VWS)家系IRF6基因的突变。方法在IRF6(interferonregulatoryfactor6)基因内设计引物,经分段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进行突变检测,运用PIX-ProteinIdentification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蛋白二级结构分... 目的检测福建省一范德伍兹综合征(VWS)家系IRF6基因的突变。方法在IRF6(interferonregulatoryfactor6)基因内设计引物,经分段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进行突变检测,运用PIX-ProteinIdentification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蛋白二级结构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IRF6基因的第379密码子发现TGG>TGA(r.1400g→a)的碱基变化,该突变引入终止码,引起IRF6蛋白转录提前终止。结论范德伍兹综合征由IRF6基因突变引起,IRF6基因与唇腭、牙齿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伍兹综合征 缺牙 腭裂 突变
下载PDF
叶任高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 被引量:14
5
作者 杜义斌 沈世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0年第1期5-6,共2页
叶任高教授是中山医科大学内科学博士生导师,卫生部肾脏病临床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有幸从师学习,现将叶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URNS)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叶任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肾病综合征 临床经验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下载PDF
四川省某地震灾区轮椅使用者备灾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卓瑜 易涛 +4 位作者 李琰 骆雪梅 蒋晓华 陈珊珊 李匡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年第8期817-820,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某地震地区轮椅使用者的备灾状况,为灾害护理人员进行灾害护理教育提供基线资料。方法使用自制《轮椅使用者备灾状况问卷》对四JII省某地震灾区的20名轮椅使用者进行调查。结果四川省某地震灾区的轮椅使用者备灾知识均分为... 目的了解四川某地震地区轮椅使用者的备灾状况,为灾害护理人员进行灾害护理教育提供基线资料。方法使用自制《轮椅使用者备灾状况问卷》对四JII省某地震灾区的20名轮椅使用者进行调查。结果四川省某地震灾区的轮椅使用者备灾知识均分为(8.00±2.25)分,备灾态度均分为(47.05±6.45)分,备灾行为均分为(3.60±1.93)分。结论四川省某地震灾区轮椅使用者备灾状况在中等水平,灾害护理人员及利益相关者应针对薄弱环节,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不同方式的培训和训练,努力提升轮椅使用者的备灾水平,以应对未来灾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轮椅使用者 备灾 知识 态度 行为
下载PDF
蛋白激酶C抑制剂Staurosporine与脑膜瘤细胞增生的相互关系
7
作者 雷霆 黄缤霖 +3 位作者 李洛 张龙 薛德麟 李龄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系统在人体外低代培养脑膜瘤细胞增生中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培养的脑膜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新鲜脑膜瘤组织,常规早期传代细胞培养方法。观察蛋白激酶C抑制剂S...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系统在人体外低代培养脑膜瘤细胞增生中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培养的脑膜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新鲜脑膜瘤组织,常规早期传代细胞培养方法。观察蛋白激酶C抑制剂Staurosporine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与基础磷脂酰肌醇(PI)转换率,比较分析上述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低代培养脑膜瘤细胞的增殖对蛋白激酶C抑制剂Staurosporine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抑制效应。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与基础PI转换率之间存在正相关,r=0.58,P<0.01。结论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系统介入人体外低代培养脑膜瘤细胞增生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抑制剂Staurosporine 脑膜瘤 细胞增殖 蛋白激酶C 基础PI转换率
下载PDF
白血病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机理与防治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敬新 李碧新 张桂如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0年第11期481-484,493,共5页
近年来白血病并发成人呼吸窘道综合征相对增多。作者对其发生率、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白血病 呼吸窘迫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通脉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王淑君 王风霞 张国伟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14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通脉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大脑双侧总动脉形成急性实验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通脉胶囊对脑含水量、毛细血管通透性、脑组织损伤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通脉胶囊可明显降低脑含水量、毛细血管通透... 目的研究通脉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大脑双侧总动脉形成急性实验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通脉胶囊对脑含水量、毛细血管通透性、脑组织损伤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通脉胶囊可明显降低脑含水量、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组织损伤。结论通脉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胶囊 脑缺血 保护作用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复合伤合并休克急诊救治方法的探讨
10
作者 朱志侠 《中国厂矿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复合伤 休克 治疗
下载PDF
一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及其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一波 杨渤生 +2 位作者 吴玉水 黄俏佳 兰风华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 鉴定 1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LD)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ALD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 ,分 4个片段扩增患者和 1例对照个体的ALD基因编码序列 ,用末端终止法测定PCR产物序列 ,用限制性酶切分析验证测序结果。结果 患者... 目的 鉴定 1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LD)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ALD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 ,分 4个片段扩增患者和 1例对照个体的ALD基因编码序列 ,用末端终止法测定PCR产物序列 ,用限制性酶切分析验证测序结果。结果 患者ALD基因第 2 80密码子存在 1个未见报道的错义突变 ,即CGC→CTC ,该突变使原来的精氨酸被亮氨酸替换 ,并使相应部位的 1个Hin 6I酶切位点消失。对照个体不存在此突变。在患者家庭成员中检测出 2个杂合子。结论 在一个中国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发现 1个新的ALD基因突变 ,即R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LD基因 基因突变 遗传性过氧化物酶体病 RT-PCR
下载PDF
硫糖铝混悬液与片剂治疗胃溃疡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长青 张葵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96-997,共2页
目的观察硫糖铝混悬液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并与片剂比较。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2例用硫糖铝混悬液每次10ml(含硫糖铝1g),4次/d。另29例用硫糖铝片剂,每次4片(0.25g/片),4次/d,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总愈合率硫糖铝混悬液组是82.2%... 目的观察硫糖铝混悬液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并与片剂比较。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2例用硫糖铝混悬液每次10ml(含硫糖铝1g),4次/d。另29例用硫糖铝片剂,每次4片(0.25g/片),4次/d,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总愈合率硫糖铝混悬液组是82.2%,硫糖铝片剂组是55.1%(P<0.05),个别患者有口干、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硫糖铝混悬液对胃溃疡的疗效优于硫糖铝片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糖铝混悬液 胃溃疡 片剂 疗效比较 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 含硫糖铝 愈合率 患者
下载PDF
医疗责任保险的法律构筑 被引量:18
13
作者 史羊栓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年第7期417-419,共3页
医疗责任保险要从法律及经济的角度出发并适合我国的国情。文章立足于全新的法律观念 ,力求建立不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责任保险制度 ,提出该保险的宗旨在于提高医疗单位的补偿能力从而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 ,并第一次对基于《保险法》下的该... 医疗责任保险要从法律及经济的角度出发并适合我国的国情。文章立足于全新的法律观念 ,力求建立不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责任保险制度 ,提出该保险的宗旨在于提高医疗单位的补偿能力从而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 ,并第一次对基于《保险法》下的该制度作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责任保险 赔偿 索赔 法律 第三人
下载PDF
叶任高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杜义斌 沈世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1期4-5,19,共3页
关键词 叶任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 膜性肾病型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15
作者 何荣琦 陈大良 庄建良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195-195,共1页
目的 探讨术前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预后意义 ,同时研究其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 女性原发局部晚期乳腺癌 82例 ,分为术前经动脉灌注化疗 (CAP方案 )组 4 2例 ,对照组(未行化疗直接手... 目的 探讨术前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预后意义 ,同时研究其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 女性原发局部晚期乳腺癌 82例 ,分为术前经动脉灌注化疗 (CAP方案 )组 4 2例 ,对照组(未行化疗直接手术 ) 4 0例 ;术后密切随访 ,观察两组术后 5年无瘤生存率的差异。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方法检测82例乳腺癌手术标本中的凋亡相关基因 Bcl- 2 ,Bax的表达状况 ,原位杂交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 ,观察它们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影响。数据予 SPSS10 .0统计学软件分析。 结果  (1)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预后意义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的 5年生存率达 6 1.9% ,而对照组的 5年生存率仅为30 % ,经 Kaplan- m eir生存分析提示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 .0 5 )。(2 ) Bcl- 2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 Bcl- 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 6 7.5 % ,Bax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 5 7.5 % ;Bcl- 2与乳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成正相关 (P<0 .0 5 ) ,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 (P<0 .0 5 ) ,对照组中 Bcl- 2高表达的乳腺癌 5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 (P<0 .0 5 )。(3) Bax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 Bax与淋巴结转移负相关 (P<0 .0 5 ) ,与组织分化无明显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化疗 治疗 晚期 乳腺癌 诱导 细胞凋亡 分子机制
下载PDF
附睾肿块5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文彬 曾明泉 林文荣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4-35,共2页
<正>我院自1978~1994年共收治附睾肿块57例,均行手术治疗,得到病理诊断,附睾肿瘤6例(腺样瘤3例,平滑肌瘤2例,囊性淋巴管瘤1例),精于性肉芽肿8例。
关键词 附睾丸 肿块 病理学
下载PDF
葛根素 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头痛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文炳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23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及尼莫地平注射液对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8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葛根素治疗组(A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B组),治疗前后均采用经颅多普勒对血管性头痛患者进行检测,分别观察其治疗前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目的观察葛根素及尼莫地平注射液对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8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葛根素治疗组(A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B组),治疗前后均采用经颅多普勒对血管性头痛患者进行检测,分别观察其治疗前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脉动指数(PI)的变化,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葛根素及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血管性头痛均有显著效果,但两组治疗总的有效率A组70.5%,B组73.8%,无明显差别。颅内血管Vs及PI有显著恢复(P<0.05)。尼莫地平组对颅内血管Vs及PI恢复更明显(P>0.05),结论葛根素及尼莫地平注射液均能显著改善脑循环和调节血流量,对血管性头痛具有显著疗效。两者短期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根素 尼莫地平 血管性头痛 经颅多普勒(TCD)
下载PDF
51例透明隔发育畸形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子江 白蓉 翁信会 《四川精神卫生》 1996年第2期120-120,共1页
51例透明隔发育畸形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福建省泉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62000)杨子江,白蓉福建省泉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翁信会透明隔发育畸形(MalformationofSeptumPellucidi)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先... 51例透明隔发育畸形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福建省泉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62000)杨子江,白蓉福建省泉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翁信会透明隔发育畸形(MalformationofSeptumPellucidi)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临床难予确诊,随着CT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透明隔发育畸形 精神障碍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病11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黄子成 白文元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1998年第4期86-86,58,共2页
家族性腺瘤病又称为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青年.本病癌变率高,长期随访观察发现,几乎100%终发生癌变。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尤重要。我院自1992~1997年收治11例,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以引起... 家族性腺瘤病又称为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青年.本病癌变率高,长期随访观察发现,几乎100%终发生癌变。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尤重要。我院自1992~1997年收治11例,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 腺瘤病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性疾病
下载PDF
撤机前使用ASB-辅助自主通气模式过渡的临床观察(附25例报告)
20
作者 王一雄 《创伤外科杂志》 2001年第z1期86-87,共2页
探讨辅助自主通气时压力支持(ASB)水平与潮气量(VT)、呼吸频率(f)、闭合压(P0.1)和血气分析的关系,以及如何选择适宜的ASB水平成功地预测脱机的方法。
关键词 辅助自主通气 撤机过渡 闭合压 潮气量 呼吸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