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调查研究——以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芸芸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46-48,81,共4页
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作为检验专业教学成果的一种方式,是大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的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设置及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以期... 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作为检验专业教学成果的一种方式,是大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的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设置及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教学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素质能力 实践课程 课程设置
下载PDF
师范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2
作者 郑小雅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自主发展能力是师范生的毕业要求之一,也是师范生的核心素质。这一能力的培养意义深远,但历来不受重视。基于“知行思交融原理”,师范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应立足知识结构的全面架构,培育职业情感,强化职业规划教育,提升自主发展的内驱... 自主发展能力是师范生的毕业要求之一,也是师范生的核心素质。这一能力的培养意义深远,但历来不受重视。基于“知行思交融原理”,师范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应立足知识结构的全面架构,培育职业情感,强化职业规划教育,提升自主发展的内驱力;强化教育行动体验,在多元化的岗位实践中获取实务经验,培养交流合作能力,提升自主发展的行动力;及时省思总结,以专业教学技能竞赛为主要抓手,培养反思精神与创新思维,提升自主发展的反思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发展 师范生 内驱力 行动力 反思力
下载PDF
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郭秋月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67-171,共5页
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生源地、性别及是否独生子女对于人际信任、社会支持的影响不显著;(2)性别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显著;(3)年级对于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及人际交往的影响显著;(4)大学生的人... 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生源地、性别及是否独生子女对于人际信任、社会支持的影响不显著;(2)性别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显著;(3)年级对于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及人际交往的影响显著;(4)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密切相关;(5)回归分析表明,普遍信任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均能预测大学生人际交往,表明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信任 社会支持 人际交往
下载PDF
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探析——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4
作者 陈燕青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11-15,共5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在问卷调查分析与现实情形相结合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发挥的作用,分析了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在问卷调查分析与现实情形相结合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发挥的作用,分析了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作用发挥路径不清晰;组织设置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健全;活动方式创新性不够。探讨了相关的提升策略:严格选配标准,建设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创新组织设置模式,确保建设的整体性和有效性;推进制度建设,加强党员规范管理;创新活动形式,注重教育的多样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党支部 作用发挥 影响因素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地域文化之报纸传播的观察与分析——以泉州地区为样本
5
作者 蔡育红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当下,地域文化传播与报纸自身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经观察,其现实情况为:传播主体方面,传播介入意识浅、传播理念保守、传播手段单调;传播客体方面,传播内容稀薄、传播比例小、传播形式单一;接受对象方面,受众关注度高、兴趣度高、自信心... 当下,地域文化传播与报纸自身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经观察,其现实情况为:传播主体方面,传播介入意识浅、传播理念保守、传播手段单调;传播客体方面,传播内容稀薄、传播比例小、传播形式单一;接受对象方面,受众关注度高、兴趣度高、自信心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地域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历史印记使其在现代性的社会生活面前处于一种劣势;媒体在生存压力下急功近利的心理动因;媒体自身良莠不齐的报道队伍,肤浅浮躁的报道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报纸 传播
下载PDF
泉州之元明清文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忠义 何新所 《鹭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36-42,共7页
Based on a study of Quanzhou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in the Yuan,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271-1911),this paper gave an outline of the progress of literature in Quanzhou during that period,with focus on well-known wri... Based on a study of Quanzhou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in the Yuan,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271-1911),this paper gave an outline of the progress of literature in Quanzhou during that period,with focus on well-known writers like Wang Shenzhong and Li Zhi,and made comments on some issues raised in the contemporary academic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元明清 文学研究
下载PDF
学院文化的庄肃典雅:论1930年代北平学院文化对京派散文的影响
7
作者 郑丽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24,共14页
京派散文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北平地域及其学院文化的深厚滋养和氤氲。五四新文化的积淀和北平文化的蓄积形成北平古都文化的厚重静穆的地域文化特质,这从空间地域层面影响着京派散文家。但是,更为重要的是,20世纪30年代北京众多学府蕴... 京派散文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北平地域及其学院文化的深厚滋养和氤氲。五四新文化的积淀和北平文化的蓄积形成北平古都文化的厚重静穆的地域文化特质,这从空间地域层面影响着京派散文家。但是,更为重要的是,20世纪30年代北京众多学府蕴蓄的学院文化为京派散文的形成准备了充分的学养条件。首先,奉行"门户开放"和"学术自由"的北大文风、大学数量的众多、几乎免费的大学教育和学院中师友互助的传统,这些是北平学院吸引京派学子的种种条件。其次,京派散文家与学院或深或浅的"学院"渊源;教师自身素养、课程设置、重视作文训练等学院因素对京派散文家的影响,在这些条件的作用下散文创作在学院中蔚然成风;第三,老师与学生的文化资源互动形成了北平学院优良的文化生态系统。以上三点都为学生创作散文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机制。这些共同构成了30年代北平庄肃典雅的学院文化。可以说,30年代庄肃典雅的学院文化为引导京派学子们的研究方向和创作趣味、发掘提携散文新秀、为新晋散文作家修改和举荐文章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京派散文的生成和发展奠定了纯正的"学院派"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平地域 学院文化 京派散文 “学院”体制 庄肃典雅
下载PDF
文学地域性与对话艺术——谈张明《泉州作家访谈录》及访谈录的文体特点
8
作者 林晓嵘 郑丽霞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19年第3期191-197,共7页
访谈录作为对话批评的一种文体,为读者了解作家提供了新的角度。张明所著《泉州作家访谈录》一书,以感性、直观的方式重点记录了与24名泉州作家的访谈过程。从其内容和文体特点进行解读,可见对话中体现了浓厚的闽味乡情,对话极具互补性... 访谈录作为对话批评的一种文体,为读者了解作家提供了新的角度。张明所著《泉州作家访谈录》一书,以感性、直观的方式重点记录了与24名泉州作家的访谈过程。从其内容和文体特点进行解读,可见对话中体现了浓厚的闽味乡情,对话极具互补性、逻辑性,谈话氛围轻松闲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作家访谈录》 文学地域性 对话批评
下载PDF
地方美育与“本硕一体”闽南文化课程新探索
9
作者 王伟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29-131,共3页
本文系统梳理“地方美育”的概念内涵、功能特征与价值作用,进而在此学理视野下结合区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全面探讨闽南方言戏曲在海峡两岸跌宕起伏的薪火传承及其内在镌刻的共同情感结构与共有审美经验,进而以之为检视入口系统... 本文系统梳理“地方美育”的概念内涵、功能特征与价值作用,进而在此学理视野下结合区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全面探讨闽南方言戏曲在海峡两岸跌宕起伏的薪火传承及其内在镌刻的共同情感结构与共有审美经验,进而以之为检视入口系统论述民俗曲艺与闽南族群之认知重构、价值重塑的复杂辩证关系,横纵对照、史今互文地呈现蕴涵其间之深广博大的中华美学精神,能有效推动区域文化建设与美育改革发展双向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美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地方知识 课程资源 美育共同体
下载PDF
从明清闽南地区正音书系“异文”看闽南方言词汇的变化更替
10
作者 黄薇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1-49,共9页
明清时期闽南地区存在一系列为学习官话而编撰的方言与正音相互对照、依义类汇编词语的正音书。它们既展现明末至晚清200多年官话词汇和闽南方言词汇的真实面貌,也呈现出同一类文献的多版本、多文本现象。这些正音书记录着一批表达同一... 明清时期闽南地区存在一系列为学习官话而编撰的方言与正音相互对照、依义类汇编词语的正音书。它们既展现明末至晚清200多年官话词汇和闽南方言词汇的真实面貌,也呈现出同一类文献的多版本、多文本现象。这些正音书记录着一批表达同一概念的“异文”语料,研究者可以从中管窥明清闽南方言词汇的构词语素变化、异形词来源及正音词和方言词之间的竞争发展现象,进而证明尽管闽南方言具有较强的存古保守性,但其词汇却处于动态变化中,表现出构词方式灵活多变、词汇形式不稳定、方言词与通语词交替互换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方言 正音书 异文 词汇变化
下载PDF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11
作者 陈燕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2-85,共4页
我国在与疫情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当下中华民族最为突出与鲜明的精神标识,已融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文章从伟大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入手,阐述了伟大抗疫精神的教育价值;分析了伟大... 我国在与疫情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当下中华民族最为突出与鲜明的精神标识,已融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文章从伟大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入手,阐述了伟大抗疫精神的教育价值;分析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从提升融入认同感、丰富融入方式、保障融入效果三大方面探索后疫情时代伟大抗疫精神科学合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路,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抗疫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价值 融入路径
下载PDF
闽南方言文化传承的问题与对策——以泉州青少年方言认知与习得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燕玲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4-341,共8页
在普通话推广成效显著的大环境下,方言的保护和地方文化传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护好地方方言文化是一个值得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启动相应的措施,如开设方言频道、借助媒介宣传等。我们认为,方言和地方文化的... 在普通话推广成效显著的大环境下,方言的保护和地方文化传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护好地方方言文化是一个值得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启动相应的措施,如开设方言频道、借助媒介宣传等。我们认为,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应当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青少年一代身上。本文在调查泉州地区青少年学生方言习得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方言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方言 文化传承 青少年 语言认知与习得 现状与对策
下载PDF
菲华文学:文化承传与现实走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登翰 柯清淡 +5 位作者 戴冠青 喻大翔 蔡沧江 朱双一 宋瑜 王列耀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菲律宾 中华文化 菲华文学 文化承伟
下载PDF
社会透视、文化思考和女性关怀——论“新移民文学”作家施雨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2
14
作者 古大勇 王宏蕊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5-50,共6页
施雨是海外华人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其代表性小说因表现了对美国社会的多维透视、对中西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困境的深刻表现、对女性生存境遇的追问和关怀等多维主题,故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思想价值。
关键词 施雨 小说 社会透视 文化碰撞 生存追问
下载PDF
论曹植对屈骚的接受传播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浴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汉人侧重于屈原思想人格的接受,六朝人侧重于屈骚艺术美的接受,曹植兼有对屈原思想人格及其作品艺术技巧的接受和传播,表现为从汉人的接受视野向六朝人的接受视野的转变,具有承上启下的综合性、创新性特点,对六朝屈骚的接受传播具有开... 汉人侧重于屈原思想人格的接受,六朝人侧重于屈骚艺术美的接受,曹植兼有对屈原思想人格及其作品艺术技巧的接受和传播,表现为从汉人的接受视野向六朝人的接受视野的转变,具有承上启下的综合性、创新性特点,对六朝屈骚的接受传播具有开创之功。曹植是六朝屈骚接受传播的第一人,其杰出的文学成就,实乃风、骚传统共同沾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屈骚 接受传播
下载PDF
楚骚“香草美人”手法在六朝文学中的承传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浴贤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4-79,共6页
"香草美人"手法是楚骚主要的艺术特征,也是构成楚骚浪漫特色的重要因素。"香草美人"手法在六朝文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就咏物抒怀、神女、恋情和游仙等几种主要文学题材的巡礼,即可以见出这一表现手法在六朝文学中承... "香草美人"手法是楚骚主要的艺术特征,也是构成楚骚浪漫特色的重要因素。"香草美人"手法在六朝文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就咏物抒怀、神女、恋情和游仙等几种主要文学题材的巡礼,即可以见出这一表现手法在六朝文学中承传之一斑。作为一种比兴象征手法,香草美人的寓意或显或隐,在楚骚时代如此,在六朝中也不例外。香草美人手法的承传,在推进六朝文学艺术形式美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骚 香草美人 六朝文学
下载PDF
鲁迅对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3
17
作者 古大勇 黄科安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4期71-75,共5页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发展有鲁迅的一份独特贡献,表现为如下三点:对域外报告文学作家及其作品的热情介绍和推崇,对国内报告文学作家及其作品的大力支持和推介,在报告文学理论和创作上的独特贡献。鲁迅作为"文坛盟主"和当时最具...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发展有鲁迅的一份独特贡献,表现为如下三点:对域外报告文学作家及其作品的热情介绍和推崇,对国内报告文学作家及其作品的大力支持和推介,在报告文学理论和创作上的独特贡献。鲁迅作为"文坛盟主"和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他对报告文学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介,有助于改变报告文学这种文体被歧视的局面,提升报告文学的文体地位,促进了报告文学理论的完善和创作的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报告文学 鲁迅 贡献
下载PDF
“椰风蕉雨”中的“闽调台腔”——歌仔戏在菲律宾的跨界传播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伟 《艺苑》 2017年第4期90-93,共4页
作为海外闽南移民主要聚居地之一的菲律宾是歌仔戏跨境传播的重要区域。歌仔戏在菲律宾的传播发展大体经历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轫开端、二战时期的消沉停滞、战后25年间的繁荣高潮以及70年代之后的低谷与转机等阶段。本文在传播五要... 作为海外闽南移民主要聚居地之一的菲律宾是歌仔戏跨境传播的重要区域。歌仔戏在菲律宾的传播发展大体经历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轫开端、二战时期的消沉停滞、战后25年间的繁荣高潮以及70年代之后的低谷与转机等阶段。本文在传播五要素的阐释框架中,描述歌仔戏在菲律宾华人华侨社区中的传播景观与演进脉络,呈现闽南语戏曲与现代性历史意识的耦合与错位,显影"闽南海丝文化圈"中的戏曲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现代性 闽南戏曲 菲华戏剧 文化生态
下载PDF
“转型”切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普通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再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古大勇 《语文学刊》 2018年第2期91-95,共5页
在向"应用型"转型的"焦虑"影响下,各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纷纷跟进改革,积极调整思路来培养学生的各种应用型技能。但不少高校陷入误区,不同程度地弱化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技能——写作技能,即在中外文学涵养... 在向"应用型"转型的"焦虑"影响下,各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纷纷跟进改革,积极调整思路来培养学生的各种应用型技能。但不少高校陷入误区,不同程度地弱化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技能——写作技能,即在中外文学涵养浸渍、熏陶濡染之下而形成的应用性和文学性兼具的写作技能,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之"根",是其他技能的基础。在方法上,可以实施"三百计划"来训练这种核心技能。此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技能 写作技能 三百计划 “再学习”能力
下载PDF
梨园戏的当代传播及其未来发展路径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妍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梨园戏历经千年的传承与传播,在当代依然具有深广的传播空间。从空间路径考察,梨园戏立足闽南本地,深入全国区域,保持港澳台、东南亚传播常态,走向世界舞台;从传播媒介角度考察,梨园戏借用媒体网络扩大发展空间,融合其他艺术形式寻求创... 梨园戏历经千年的传承与传播,在当代依然具有深广的传播空间。从空间路径考察,梨园戏立足闽南本地,深入全国区域,保持港澳台、东南亚传播常态,走向世界舞台;从传播媒介角度考察,梨园戏借用媒体网络扩大发展空间,融合其他艺术形式寻求创新突破。然而,面对新媒体艺术的冲击,梨园戏的发展前景依然不容乐观。如想获得长远发展势头,需在尊重剧种自身的艺术规律与地域特色的前提下,从官方保护、经济激励、民间推动、人才培养、学术促进、剧目与表演创新等方面探索其未来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戏 戏曲传播 文化保护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