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美学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玉秀 《东南传播》 2006年第5期64-66,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谈话类节目逐渐被观众接受和喜爱,并成为社会中的文化景观。本文从谈话节目本身的审美内涵、语言传播符号的审美追求、非语言传播符号的审美三个方面论述谈话类节目的传播美学。
关键词 谈话类节目 美学 语言传播符号 非语言传播符号
下载PDF
负面新闻报道中语言叙述和叙述者的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蔡育红 《东南传播》 2006年第10期19-20,共2页
新闻报道的语言叙述是重要的,尤其是负面新闻的语言叙述更为重要,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更要能达到警世的效果。然而,此类报道的语言叙述却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如对弱者的歧视,对被告、犯罪嫌疑人使用过度的批判之词等。据此,新闻理论界产... 新闻报道的语言叙述是重要的,尤其是负面新闻的语言叙述更为重要,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更要能达到警世的效果。然而,此类报道的语言叙述却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如对弱者的歧视,对被告、犯罪嫌疑人使用过度的批判之词等。据此,新闻理论界产生的精确新闻学和多透视新闻学对新闻工作者对负面新闻的观察及话语表达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新闻 语言 叙述 精确新闻学 多透视新闻学
下载PDF
对负面新闻煽情化追求的质疑
3
作者 郭泽青 《东南传播》 2006年第10期13-14,共2页
媒体具有集合功能,太多刺激煽情的负面宣传和报道,很容易为受众提供一个灰色失意、动荡不安的媒介环境,使人产生错觉,形成逆反,带来伤害。作为社会镜鉴的媒体和记者既要维“真”更要向“善”。在进行“负面新闻”报道时既要满足公众的... 媒体具有集合功能,太多刺激煽情的负面宣传和报道,很容易为受众提供一个灰色失意、动荡不安的媒介环境,使人产生错觉,形成逆反,带来伤害。作为社会镜鉴的媒体和记者既要维“真”更要向“善”。在进行“负面新闻”报道时既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考虑大众的接受心理,更要坚持新闻的平衡原则,做到全面、客观、内敛,还真相以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煽情报道 平衡原则
下载PDF
“数字媒体与当代传播”高峰论坛纪实
4
作者 莫志强 戴小莉 张灿荣 《东南传播》 2005年第4期2-3,2-4,共5页
“数字媒体与当代传播”高峰论坛2005年3月25日在泉州师范学院举行。本次论坛是继去年“现代传播与中国当代文化”高峰论坛之后,泉州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与泉州广播电视中心携手承办国内传媒学界学术研讨的又一次盛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当代传播 数字电视 新闻传播 师范学院 广播电视中心 论坛 泉州 传媒业 互联网
下载PDF
处理负面新闻的反数学法则
5
作者 杨文火 《东南传播》 2006年第10期10-12,共3页
本文通过把三对与负面新闻有关的概念进行一次数学符号化的处理,得到两个反数学法则,并论证运用这两个法则处理负面新闻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关键词 负面新闻 新闻报道 新闻效果 法则
下载PDF
浅析真假负面新闻
6
作者 王美清 《东南传播》 2006年第10期15-16,共2页
近来负面新闻的增多,虚假负面新闻的出现,引起广泛关注,但大部分聚焦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者、反馈这两个环节,把原因归结到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不力上。本文试图从受传者的角度出发,发挥受传者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理性思... 近来负面新闻的增多,虚假负面新闻的出现,引起广泛关注,但大部分聚焦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者、反馈这两个环节,把原因归结到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不力上。本文试图从受传者的角度出发,发挥受传者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理性思维来判断负面新闻报道的真与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新闻 主客观失实 新闻真实性
下载PDF
论方言播音的整体性缺陷 被引量:1
7
作者 戴朝阳 《声屏世界》 2004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方言播音 整体性缺陷 地方广播电视事业 发展规律 艺术语言 播音形式 普通话播音
下载PDF
艺术——生命交汇的世界
8
作者 雷体沛 《青海师专学报》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艺术是艺术家的理想的图景,艺术创作就是使这一图景得以显现。故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也就是解读过程。艺术作品是一个桥梁,读者的解读也由此进入并通达到那理想的世界。
关键词 意象 感性 艺术 世界
下载PDF
中西负面报道差异之成因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心 《东南传播》 2006年第10期17-18,共2页
负面新闻报道是中西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之一。本文试图从新闻体制、新闻理论基础、文化传统三方面分析造成中西负面报道差异的成因。
关键词 负面报道 新闻体制 新闻理论 文化传统
下载PDF
电视综艺节目的价值变迁与社交偏倚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灿荣 《当代电视》 CSSCI 2020年第9期50-55,共6页
电视综艺节目的价值会随多屏化传播背景的变化而变迁,多屏化传播的电视综艺节目已从意义价值重心转向关系价值重心,因而探索电视综艺节目如何以社交属性偏倚的社交货币化,应对节目价值迁移,可以据此提出多屏化传播中电视节目市场可能的... 电视综艺节目的价值会随多屏化传播背景的变化而变迁,多屏化传播的电视综艺节目已从意义价值重心转向关系价值重心,因而探索电视综艺节目如何以社交属性偏倚的社交货币化,应对节目价值迁移,可以据此提出多屏化传播中电视节目市场可能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综艺节目 价值变迁 电视社交 社交货币
原文传递
反思“珠江模式”
11
作者 戴朝阳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91,共1页
上个世纪后半叶,广播受到电视的冲击,由强势媒介边缘化为弱势媒介.电视出现之后,声音已经不是广播所独有的传播载体,广播只好在节目的制作模式上寻找出路,走一条与电视不同的路.在此背景下,与传统广播模式不同的'珠江模式'产生了.
关键词 “珠江模式” 广播模式 反思 传播载体 制作模式 电视 边缘化 媒介 弱势
原文传递
“中国之声”在差异化中走自己的路
12
作者 戴朝阳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81,共1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珠江模式迅速走红。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他电台几乎都采用了这种办台模式。在低成本办台的强大潮流冲击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及之后的中国之声在与珠江模式碰撞、借鉴的同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珠江模式迅速走红。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他电台几乎都采用了这种办台模式。在低成本办台的强大潮流冲击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及之后的中国之声在与珠江模式碰撞、借鉴的同时,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办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之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差异化 珠江模式 80年代 90年代 中期 节目
原文传递
真正意义上的“实战”培训
13
作者 彭锦逵 《声屏世界(广告人)》 2017年第9期118-118,共1页
广告人集团这次举办的指导教师实训营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战”培训。
关键词 广告 广告宣传 广告策划 广告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