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非物质遗产与本真性禁忌:从持久化到可持续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千里(译)
机构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当代人类学多学科研究所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8-43,共16页
基金
法国国家科研署(I'Agence 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地方化的摩擦:全球治理下的遗产生产”(Unesco frictions:heritage-making across global governance,ANR-14-ACHN-0006-01)。
文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入,促使人们反思持久性(pérennité)和本真性(authenticité)等文化遗产体系中的原则与概念。非遗体系本身带来了诸多影响,例如将遗产确认中的本真性标准移出非遗体系。即使该遗产体系想尽力摆脱“本真性”这样遭到批评的概念,但这样的概念依然存在于一些专家的表述中,同时也被一些文化事务工作者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一方面,“本真性”概念被作为确认遗产的标准,对该概念的策略性利用在当今社会,包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中都越来越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将“本真性”从遗产话语中移除使得人们能够理解传统遗产机制的质变,而该概念来自传统遗产话语体系中对遗产“原型”的保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真性
持久化
可持续性
分类号
C953
[社会学—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