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珍藏到研学:19世纪法国对中国瓷器的认知演变 |
郑永松
|
《美术大观》
|
2023 |
1
|
|
2
|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
逄思佳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3
|
从共生的伦理到文化间对话 |
姜丹丹
|
《百家评论》
|
2023 |
0 |
|
4
|
作为一种社会化形式的“陌生”:齐美尔“陌生人理论”再探 |
陈柙兵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5
|
恐惧感与早期欧洲旅行文学 |
郭丽娜(译注)
孙凤(译注)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6
|
感受法国工程师教育的“实践”魅力 |
陆耀东
|
《神州学人》
|
2024 |
0 |
|
7
|
文化多样性视野下世界遗产与历史城市的省思 |
林志宏
|
《中国名城》
|
2010 |
3
|
|
8
|
译者眼中的皮凯蒂《不平等经济学》 |
赵永升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6 |
0 |
|
9
|
欧盟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
赵永升
|
《中国中小企业》
|
2011 |
0 |
|
10
|
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17—18世纪在华耶稣会士 |
弗朗索瓦·穆罗
桑瑞(译)
程曾厚(校)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1
|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中国东部雨季水汽输送垂直特征 |
施逸
江志红
李肇新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2
|
有形解码与精神启发——克洛代尔、谢阁兰的汉字解析与诗学体验 |
吴亚琴
|
《励耘学刊》
|
2014 |
1
|
|
13
|
劳动、协作与解放 |
弗兰克·费施巴赫
李先悦
彭玉峰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
2015 |
0 |
|
14
|
“大三焦”有形结构辨识 |
王永洲
|
《中医药导报》
|
2021 |
24
|
|
15
|
寻找失落的世界——论高更 |
栾栋
|
《唐都学刊》
|
1996 |
1
|
|
16
|
作为此在生存边界的身体--由海德格尔哲学中的“现身情态”中的“身体”问题说起 |
尚静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7
|
《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女性身体观比较研究 |
杨李琼
|
《文化研究》
CSSCI
|
2018 |
2
|
|
18
|
新型齐墩果酸糖苷化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HCT8活性 |
邓代艳
王欢
张勇民
李军
董登祥
|
《合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9
|
中外合资谈判要领 |
冯海
|
《中外管理》
CSSCI
|
1996 |
0 |
|
20
|
高等教育 |
施程辉(编译)
|
《世界教育信息》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