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北部吴语的“V快”看中心谓语成分虚化为助词的现象 被引量:7
1
作者 冯力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8-255,共8页
本文讨论北部吴语"V快"中的体助词"快"从中心谓语成分虚化为助词的原因、过程和特点,指出它并不是一个后置的状语,而是由位于句末的谓语实词虚化而成。其语法化过程呈现出一条完整的语法化链。它的特点在于,不同于... 本文讨论北部吴语"V快"中的体助词"快"从中心谓语成分虚化为助词的原因、过程和特点,指出它并不是一个后置的状语,而是由位于句末的谓语实词虚化而成。其语法化过程呈现出一条完整的语法化链。它的特点在于,不同于常说的原连动句式中一个动词发生虚化,而是原来处于核心地位的谓语演变为语法词。但它仍然体现了语法化的共性,符合语法化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谓语 体助词 语法化 北部吴语
原文传递
從上古漢語構詞形態的角度再談商、周兩代語言區别 被引量:1
2
作者 羅端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3年第1期49-68,共20页
本文考察商周時期的出土文獻以及先秦傳世文獻,以便找出充分的證據,能够證明派生詞綴的存在。在觀察了所有交替詞的詞彙意義的基础上,對基本意義和派生意義的顯現,做出時期的划分。單從詞彙意義來説,形態交替的證據都是西周晚期、春秋... 本文考察商周時期的出土文獻以及先秦傳世文獻,以便找出充分的證據,能够證明派生詞綴的存在。在觀察了所有交替詞的詞彙意義的基础上,對基本意義和派生意義的顯現,做出時期的划分。單從詞彙意義來説,形態交替的證據都是西周晚期、春秋早期以後的現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漢語 語音構擬 構詞形態 商周語言差異
原文传递
西北汉语里的第三人称代词及领属后缀
3
作者 徐丹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3年第1期32-50,共19页
文章分析了两种现象:1.甘肃—青海地区汉语和非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繁杂的语音形式;2.西北地区某些汉语方言里“名词+第三人称领属后缀”的用法。甘青地区汉语里的第三人称代词除了“他”,还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来源于不同的非汉语言。非... 文章分析了两种现象:1.甘肃—青海地区汉语和非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繁杂的语音形式;2.西北地区某些汉语方言里“名词+第三人称领属后缀”的用法。甘青地区汉语里的第三人称代词除了“他”,还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来源于不同的非汉语言。非汉语言之间也相互借贷,在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实体借贷的网络。西北个别地区“名词+第三人称领属后缀”的用法渊源深远,应该是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在不同时期影响汉语的结果。现在在陕北地区看到的现象大概是模式借贷了上述非汉语言。今天的唐汪话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初期阶段,两种借贷方式可能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 西北地区 实体借贷 模式借贷
原文传递
唐汪话的格标记 被引量:24
4
作者 徐丹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54,192,共10页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唐汪话的词汇基本是汉语的,语序以OV(宾动)为主。句法结构接近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唐汪话的宾格标记"哈"和河州(临夏)话有相通之处。唐汪话里代词第一人称及第二人称单数的格标记来自人称代词...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唐汪话的词汇基本是汉语的,语序以OV(宾动)为主。句法结构接近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唐汪话的宾格标记"哈"和河州(临夏)话有相通之处。唐汪话里代词第一人称及第二人称单数的格标记来自人称代词和宾格标记"哈"的合音。"后置词+格标记"的句型显然是由于语言接触而形成的混合句法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汪话 河州(临夏)话 格标记 合音词 混合形式
原文传递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两对空间词 被引量:23
5
作者 徐丹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4-510,共7页
人类自身的构造使得人类感受空间时不对称,这种不对称的感受投射到语言平面自然是不对称的。汉语与其他语言在这一点上表现基本一致,但是汉语也有其独特的地方,本文重点讨论汉语在表述空间概念时反映出的比较独特的认知观。
关键词 空间 认知 前后 上下
原文传递
甘肃唐汪话的语序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丹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6-214,共9页
本文考察了甘肃唐汪话的语序。唐汪话被阿尔泰语系的一些语言包围,语序以宾动(OV)为主,和河州(临夏)话有一些共同特点。本文指出,唐汪话也有VO语序,这些VO语序的词组常介于句法层面和词法层面之间。不少句型允许VO和OV两种语序。唐汪话... 本文考察了甘肃唐汪话的语序。唐汪话被阿尔泰语系的一些语言包围,语序以宾动(OV)为主,和河州(临夏)话有一些共同特点。本文指出,唐汪话也有VO语序,这些VO语序的词组常介于句法层面和词法层面之间。不少句型允许VO和OV两种语序。唐汪话动词词组里的语序与普通话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汪话 河州(临夏)话 语序 句法层面 词汇层面
原文传递
《说文解字》与中国传统人文科学
7
作者 蒲芳莎 何莫邪 李国强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95-111,236-237,共19页
本文从'语言产品的产生过程'的角度入手,对《说文》一书的结构体例、训释的特殊性,以及利用《说文》古音信息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国外汉学家的眼光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说文》的外语翻译问... 本文从'语言产品的产生过程'的角度入手,对《说文》一书的结构体例、训释的特殊性,以及利用《说文》古音信息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国外汉学家的眼光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说文》的外语翻译问题做了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训释 古音 翻译
原文传递
對上古漢語否定句裏代詞賓語位置的進一步討論
8
作者 羅端 《历史语言学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47-57,共11页
本文進一步討論上古漢語否定句裏代詞賓語的位置。在考察甲骨文中'不'與'弗'在用法上的區分,推測'不-代詞賓語'出現在主語與動詞之間的句式應該看爲殷商時期以前賓語代詞做焦點的分裂句式。至於先秦文獻中否定... 本文進一步討論上古漢語否定句裏代詞賓語的位置。在考察甲骨文中'不'與'弗'在用法上的區分,推測'不-代詞賓語'出現在主語與動詞之間的句式應該看爲殷商時期以前賓語代詞做焦點的分裂句式。至於先秦文獻中否定句裏代詞賓語在分佈上所表示的差異,筆者認爲這主要是由主句與從句的兩種形式所引來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漢語 否定句 代詞賓語 分佈限制
原文传递
漢語“等待”義動詞歷時考察
9
作者 貝羅貝 劉華麗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3年第1期23-39,共17页
本文在分析過程中贊同Traugott & Dasher(2002:7)的看法,他們認爲語言的基本功能是表達意義(meaning)。同時本文認爲意義既具有認知(cognitive)功能,又具有交際(communicative)功能,就是説詞位(lexemes)是宏觀概念結構(macro-level ... 本文在分析過程中贊同Traugott & Dasher(2002:7)的看法,他們認爲語言的基本功能是表達意義(meaning)。同時本文認爲意義既具有認知(cognitive)功能,又具有交際(communicative)功能,就是説詞位(lexemes)是宏觀概念結構(macro-level conceptual structures)的具象的語言表徵。它們是人類共有的,但也要受到特定文化因素的影響。基於這種觀點,本文討論'等待'語義域(semantic domain)動詞的語義演變。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常用'等待'義動詞主要是'等'。在古代漢語(上古及中古)和近代漢語中'等待'義的動詞有:竢(俟)、徯、待、候、須、趕、等待、等候。本文從歷時角度來分析這些詞位跟它們的語義演變。本文的假設是只有兩個語義演變的機制:隱喻化(metaphorization)和轉喻化(metony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 “等待” 語義變化 歷史演變 隱喻化 轉喻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