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语言规范化中的语言学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彦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10-115,共6页
法律语言规范化工作需要多领域的力量共同完成。其中,有些问题是法律领域的力量单方面可以解决的,有些则需要结合语言学领域的力量,甚至还有些问题主要依赖于语言学力量。规范化工作应明确分工。依赖于语言学力量解决的问题包括普通语... 法律语言规范化工作需要多领域的力量共同完成。其中,有些问题是法律领域的力量单方面可以解决的,有些则需要结合语言学领域的力量,甚至还有些问题主要依赖于语言学力量。规范化工作应明确分工。依赖于语言学力量解决的问题包括普通语言领域和法律领域都普遍存在的语言规范问题,如普通语言领域尚未明确规范标准的问题、普通语言领域里有规范标准但依然容易出错的问题;也包括法律领域特有的习非成是的问题、生造词问题、语言转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语言 规范化 语言学问题
下载PDF
法律语言规范化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邹玉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47-52,共6页
法律语言是一种领域语言,法律语言应该具有不同于通用语言的特殊性。但所谓"法言法语"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法律术语上,即在专有术语和两栖术语上与通用语言有较大不同;虚词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义项分布的不同上;语法上的特殊... 法律语言是一种领域语言,法律语言应该具有不同于通用语言的特殊性。但所谓"法言法语"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法律术语上,即在专有术语和两栖术语上与通用语言有较大不同;虚词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义项分布的不同上;语法上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对某些短语和句式等的选择使用上。法律语言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但要符合通用语言的规范,而且应当是最典型的形式。法律语言语法的规范不能以"统计的多数"作为规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语言 特殊性 法律术语 虚词 句法
下载PDF
服务于立法科学化、规范化的《立法语言句典》编纂研究
3
作者 王东海 王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127,共7页
《立法语言句典》的编纂服务于立法的科学化、规范化,是立法语言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是法律语言学学科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要以规范化、标准化为根本原则,采取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句型的提取有三种主要途径: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吸收... 《立法语言句典》的编纂服务于立法的科学化、规范化,是立法语言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是法律语言学学科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要以规范化、标准化为根本原则,采取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句型的提取有三种主要途径: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吸收、依靠高频词和相关词性的稳定用法来确定常用句型、依靠粘着搭配提取句型。总的编纂体例要以法律知识本体(Ontology)为分类依据,按句型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进行再次聚类,每个具体句型的解释采用学习词典的编纂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科学化 立法规范化 立法语言句典
下载PDF
态度、信念与教师实践性知识交互关系研究——兼谈法律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
4
作者 马彦峰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76-81,共6页
态度、信念和教师实践性知识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决策,是教师认知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对教师信念、态度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厘清教师态度、信念、实践性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构成,阐述信念和态度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形... 态度、信念和教师实践性知识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决策,是教师认知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对教师信念、态度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厘清教师态度、信念、实践性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构成,阐述信念和态度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影响作用,以及教师态度、信念和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影响因素等核心问题,并指出法律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殊性,呼吁加强师范类院校培养法律英语教师。研究结果对我国教师教育工作规划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信念 实践性知识 法律英语教师
下载PDF
法律语言中“可以”语意特征分析——兼论语言规范和法律语言规范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凤仙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5-18,共4页
日常语体中常见词"可以"词义特征并非单一,而法律语体中"可以"的语意特征更趋复杂。本文通过对该词《刑法》用例的全面归纳与分析,探求《刑法》中"可以"的各种不同的语意特征。一般法律人士认为,《刑法》... 日常语体中常见词"可以"词义特征并非单一,而法律语体中"可以"的语意特征更趋复杂。本文通过对该词《刑法》用例的全面归纳与分析,探求《刑法》中"可以"的各种不同的语意特征。一般法律人士认为,《刑法》中"可以"主要表示授权性规范,给司法机关以自由裁量权,即表示"可能"意,而实际情况则不然,所以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以语意特征 日常语体语言规范 法律语言规范
下载PDF
语料库与法律语言规范化——来自法律实践中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蔚铭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12-17,共6页
语料库语言学发展速度迅猛,在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法律语言学研究中,语料库的重要性与作用更是显著,使语言分析结果更具可靠性和有效性。语料库因其目的与功能多样性而多种多样,而法律实践中的... 语料库语言学发展速度迅猛,在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法律语言学研究中,语料库的重要性与作用更是显著,使语言分析结果更具可靠性和有效性。语料库因其目的与功能多样性而多种多样,而法律实践中的语言表现形式也呈多样化。鉴此,基于语料库的法律语言规范化研究从一元走向多元,多维度地研究法律语言规范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法律语言 规范化 多维思考
下载PDF
近二十年我国法律语言研究进展的计量分析
7
作者 张彦 韦钰湘 《边缘法学论坛》 2023年第2期18-25,共8页
本文通过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对1998-2022年我国法律语言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虽然法律语言理论、立法语言、法律翻译,司法语言的研究进步不小,但随着法律活动的广泛开展,仍然有待加强。
关键词 法律语言 文献统计 计量分析
原文传递
美国司法判决书的可接受性及其启示——法律修辞学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静秋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5-148,共4页
作为修辞学与法学的融合体,法律修辞学不仅关注法律语境中语言的具体运用,更加关注如何通过正当、合理的修辞论证,寻求可接受的法律结论。在法律修辞学视角下审视美国判决书可以发现:判决书的修辞目的、修辞主体和修辞受众构成了判决书... 作为修辞学与法学的融合体,法律修辞学不仅关注法律语境中语言的具体运用,更加关注如何通过正当、合理的修辞论证,寻求可接受的法律结论。在法律修辞学视角下审视美国判决书可以发现:判决书的修辞目的、修辞主体和修辞受众构成了判决书的修辞情境,判决书的可接受性与其修辞情境密切相关;理性论证、情感论证和人格论证是美国判决书寻求可接受性的三大手段,其中,理性论证侧重于法律评价,关注特殊受众,而情感论证和人格论证更强调社会意义,关注一般受众,三种论证手段有效结合,共同说服修辞受众,实现判决书最大限度的可接受性。研究发现有助于对中国判决书诟病的反思并为中国法官在司法裁判的思维和修辞运用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书 可接受性 法律修辞学 美国
下载PDF
目的论观照下的我国法律英译——以《公司法》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胡道华 刘蔚铭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5期167-169,共3页
传统翻译理论以原语文本为中心,译语文本与原语文本在各方面的"对等"为译文的标准。与传统译论不同,目的论追求实现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不同法系之间的法律文化、制度、概念等存在巨大差异。以我国《公司法》为例... 传统翻译理论以原语文本为中心,译语文本与原语文本在各方面的"对等"为译文的标准。与传统译论不同,目的论追求实现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不同法系之间的法律文化、制度、概念等存在巨大差异。以我国《公司法》为例,目的论为我国法律英译提供了宏观的理论框架,而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为法律英译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法律英译 目的法则 连贯法则 忠实法则 《公司法》
下载PDF
法律律规范审查标准笔谈
10
作者 张桂龙 刘作翔 +5 位作者 孔祥俊 张志铭 王洁 甘文 青锋 谢晖 《行政管理改革》 2012年第3期67-72,共6页
2011年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法治现状是"有法可依",但是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的不一致等问题应当如何认识和理解,具体到个... 2011年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法治现状是"有法可依",但是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的不一致等问题应当如何认识和理解,具体到个案和事件如何适用,是否有可遵循的标准,是否有可科学的机制,都是法制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行政法研究中心邀请官员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本刊特辑录法律规范适用问题的第一次研讨会发言,以引起关注,引发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规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标准 审查 国家行政学院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依法治国
下载PDF
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教师法治意识的角色与培养研究
11
作者 马彦峰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7-12,共6页
法治意识是一种观念性的法治文化,包括信仰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提高全面法治意识的责任。教师的法治意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法治意识水平,... 法治意识是一种观念性的法治文化,包括信仰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提高全面法治意识的责任。教师的法治意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法治意识水平,进而影响全民法治意识的提高。因此,要强化教师的法治意识,明确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法治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将依法治国理论融入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贯穿在学科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鲜明的法治意识,塑造他们的法治情怀和法治品格,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培养具有法治能力的法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法治意识 高校教师 法治人才
下载PDF
“一库三典”的法律语言学研究资源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东海 王洁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111-116,160,共7页
法律语言学研究迫切需要进行"一库三典"的资源建设。"一库"指经过语言学属性标注的法律语言语料库,"三典"包括侧重收录法律语文词汇的法律词典、侧重收录法律专业词汇的法律辞典、侧重收录法律专用和常... 法律语言学研究迫切需要进行"一库三典"的资源建设。"一库"指经过语言学属性标注的法律语言语料库,"三典"包括侧重收录法律语文词汇的法律词典、侧重收录法律专业词汇的法律辞典、侧重收录法律专用和常用句型的法律句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语言语料库 法律词典 法律辞典 法律句典
原文传递
论立法文本中“有下列情形(行为)之一的”句式的规范 被引量:19
13
作者 邹玉华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0-107,共8页
本文利用配价语法理论分析了目前立法文本中"有下列情形(行为)之一的"句式中的"的"字结构,认为此句式的规范用法为:总说中"有下列情形(行为)之一"后应该加"的",构成"的"字结构;而分... 本文利用配价语法理论分析了目前立法文本中"有下列情形(行为)之一的"句式中的"的"字结构,认为此句式的规范用法为:总说中"有下列情形(行为)之一"后应该加"的",构成"的"字结构;而分述中所列分项不应以"的"字结尾构成"的"字结构。此句式的使用应该引起立法学者的注意。本文还探讨了此句式的来源及发展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价语法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句式 立法语言规范
下载PDF
法律·语言·法律人——法律语言高端论坛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凤仙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154-157,共4页
为了促进法律语言研究与司法实践的结合,将法律、语言、法律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经验的总结,2013年10月19和2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主办,以“法律·语言·法律人”为议题... 为了促进法律语言研究与司法实践的结合,将法律、语言、法律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经验的总结,2013年10月19和2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主办,以“法律·语言·法律人”为议题的法律语言高端论坛于中国政法大学隆重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语言研究 法律人 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 综述 人民检察院 司法实践 北京市
原文传递
首届全国言词证据的分析认证与司法应用研讨会召开
15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言词证据 应用 司法 认证 法律语言学 语言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 人民法院
下载PDF
语言证据的种类及其语义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邹玉华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96-102,160,共8页
语言是犯罪的手段之一。语言证据就是指以人类语言为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证据。语义鉴定指语言证据内容的鉴定,包括语言证据的性质和意图等的鉴定。在目前的司法活动中,语言证据的语义理解分歧已经成为导致司法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此... 语言是犯罪的手段之一。语言证据就是指以人类语言为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证据。语义鉴定指语言证据内容的鉴定,包括语言证据的性质和意图等的鉴定。在目前的司法活动中,语言证据的语义理解分歧已经成为导致司法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此类纠纷,法官要做出明智的裁判,必然要求助于语言学者的分析。语义鉴定是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犯罪 语言证据 语义 司法鉴定
原文传递
庭审讯问叙事研究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玉珍 《中国社会语言学》 2015年第2期83-95,共13页
本文认为庭审讯问实际上就是一种叙事,公诉人通过控制被讯问人的回答来构建自己的叙事。文中分析了庭审讯问的叙事特征,并提出庭审讯问叙事有四个特点:(1)具有认知性;(2)具有信息互动性;(3)具有明确主题;(4)具有语法、语义、语用三位一... 本文认为庭审讯问实际上就是一种叙事,公诉人通过控制被讯问人的回答来构建自己的叙事。文中分析了庭审讯问的叙事特征,并提出庭审讯问叙事有四个特点:(1)具有认知性;(2)具有信息互动性;(3)具有明确主题;(4)具有语法、语义、语用三位一体的语言形式。不同的特点对庭审讯问叙事的构建起到不同的作用,公诉人的认知影响庭审讯问叙事的基点和状态,信息互动要求庭审讯问叙事中对被讯问人的回答要有更强的掌握和更快的应变,主题帮助庭审讯问人确立自己叙事的重点和方向,语言形式则是获得预期庭审讯问叙事效果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讯问 讯问叙事 信息互动 讯问认知研究 问句
原文传递
法官庭审语言的情感信息
18
作者 张彦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51-157,161,共7页
庭审活动就是语言活动。囿于法庭这个特殊的语言环境,法官在庭审的过程中,为了保持严肃、中立的态度,保证庭审的顺利进行、维护法的尊严,尤其是审清案件事实,就需要对语言的表达与理解给予格外的注意,要有更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对语言情... 庭审活动就是语言活动。囿于法庭这个特殊的语言环境,法官在庭审的过程中,为了保持严肃、中立的态度,保证庭审的顺利进行、维护法的尊严,尤其是审清案件事实,就需要对语言的表达与理解给予格外的注意,要有更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对语言情感表达与理解的精确把握。语言情感的表达与理解在韵律层面上涉及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准确把握语言交际中的情感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法官庭审的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 庭审语言 情感信息 语调 语速 重音 停顿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语言法庭审判中使用状况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晓敏 《边缘法学论坛》 201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少数民族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在很多地区也比较注意保护少数民族公民的语言权利。但是,由于普通话在国家的话语霸权,少数民族语言只能在日渐狭小的空间使用与传播。加之双语法官数量严重不足、少...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少数民族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在很多地区也比较注意保护少数民族公民的语言权利。但是,由于普通话在国家的话语霸权,少数民族语言只能在日渐狭小的空间使用与传播。加之双语法官数量严重不足、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缺少制度保障,诸多因素制约了少数民族公民在法庭审判中语言权力的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审判 少数民族语言 存在问题 立法建议
原文传递
试论语言学和传播学在言词证据分析认证中的作用——以杨××诉胡××侵犯名誉权一案为例
20
作者 娄开阳 《证据科学》 2007年第5期78-83,共6页
本文运用语言学(词汇学、语义学、语体学及修辞学等)和传播学(口语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对"杨××状告胡××一案"中的两处言词证据做了分析,认为:⑴在一审中,原告发给被告的手机短信具有性暗示的性... 本文运用语言学(词汇学、语义学、语体学及修辞学等)和传播学(口语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对"杨××状告胡××一案"中的两处言词证据做了分析,认为:⑴在一审中,原告发给被告的手机短信具有性暗示的性质;⑵在上诉状中,辩方律师认为"网络日志(博客)"与传统日志的性质相同是不准确的,被告的博客具有大众传播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传播学 言词证据 分析认证 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