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越边界的思考:新文科视角下的社会科学实验室探索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震宇 薛妍燕 邓理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68,共8页
社会科学实验室是引入信息革命技术成果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关键载体,也是我国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36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企业在"新技术+"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实践进行比较分析,从功能定位与组织特征、资源构成与运营... 社会科学实验室是引入信息革命技术成果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关键载体,也是我国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36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企业在"新技术+"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实践进行比较分析,从功能定位与组织特征、资源构成与运营模式以及技术结构分析新文科背景下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路径。社会科学实验室是以复杂的、重大的、实践性的社会科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广泛引入来自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硬件与技术支持,为研究者提供数据支持、模型训练和网络化协作的平台化组织,在推动新的学术共同体形成,改善政府治理、政策制定与治理和协调社会知识生产创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资源支持、数据协作、建设标准和指导范式对我国新文科实验室建设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社会科学实验室 计算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第115届美国国会涉华提案行为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震宇 栗潇远 吴纪远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98,157,158,共39页
第115届美国国会打破了中美建交以来的惯例,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已然成为美国激进对华政策的“策源地”。这一转变突出表现为涉华提案上的剧烈转向,其根源可能来自两个机制:在个人层面,议员通过反华提案谋求政治影响力;在选区层面,议... 第115届美国国会打破了中美建交以来的惯例,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已然成为美国激进对华政策的“策源地”。这一转变突出表现为涉华提案上的剧烈转向,其根源可能来自两个机制:在个人层面,议员通过反华提案谋求政治影响力;在选区层面,议员则提出反华提案回应选区日益上升的民粹主义浪潮。为检验这两个机制假设,作者通过定量方法分析该届国会的提案行为模式:首先使用层次分析法测量议员的对华态度,再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测量议员涉华决策影响力,最终使用决策树和回归模型检验影响态度和影响力的机制路径和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在议员个人属性层面,议员的个人意识形态越激进、资历越浅,其对华态度就越负面。第二,在选区属性层面,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人口比例越高和选区政党极化程度越高,其对华态度越负面。第三,议员的涉华决策影响力、意识形态激进程度与其领导力呈正相关关系。上述发现表明,较负面的涉华提案既是议员获得跨党派支持以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手段,又是两党选区共同支持的议题。在2016年大选以来两党极化加剧和“保守福音派”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国内情况的变化可能是推动美国国会对华决策转变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15届美国国会 涉华提案 社会网络和决策树分析 中美战略竞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