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对比
1
作者 谢国庆 刘仲 徐跃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泗洪中信医院收治的84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42例)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对比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泗洪中信医院收治的84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42例)和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42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评分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指标、Cobb角、疼痛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预后评分为(11.41±1.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3±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9,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可提高脊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效率,促进骨折早日康复,手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椎弓根钉 内固定术 脊椎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2
作者 王浩 班兴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0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泗洪医院收治的锁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以双色球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 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泗洪医院收治的锁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以双色球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和研究组(43例,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8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8个月肩关节功能、活动度,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与术前比,术后8个月两组患者主观、客观评分及肩关节后伸、前屈、内收、外展活动度均升高,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当,但相较于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且可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远端骨折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 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 肩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手术价值分析
3
作者 周晓宇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手术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治疗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进行经皮椎...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手术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治疗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椎体高度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椎体高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射量要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种手术都能明显改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在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中都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价值。PVP与PKP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在选择手术方法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骨折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 PVP PVA VAS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周晓宇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6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泗洪医院收治的32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前后疼痛评分,伤椎高度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 目的:观察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泗洪医院收治的32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前后疼痛评分,伤椎高度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疗效评价为:优12例(37.50%)、良12例(37.50%)、可6例(18.75%)、差2例(6.25%),手术优良率为93.75%(30/32)。术前,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6.64±1.61)分,术后1d,VAS评分为(4.70±1.23)分,术后7d,VAS评分为(2.85±0.85)分。术后1、7d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矢状面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而Cobb角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患者神经功能评估显著优于术前(P<0.05)。32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例、肺不张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2/32)。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症状,促进椎体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手术内固定 手术效果 伤椎高度
下载PDF
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疏致富 孙军 +1 位作者 罗辉耀 雷扬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4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究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江苏省泗洪医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5例为观察对象,分为常模组(n=42)与研讨组(n=43)。给予常模组闭... 目的:探究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江苏省泗洪医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5例为观察对象,分为常模组(n=42)与研讨组(n=43)。给予常模组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术,给予研讨组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相较于常模组,研讨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更小(P<0.05)。相较于常模组,研讨组深部血肿、髋内翻畸形、螺钉松动、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相较于常模组,研讨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术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一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永敢 苗立冬 +3 位作者 疏致富 孙军 罗辉耀 雷扬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 比较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与一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泗洪医院收治的81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术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期组(40例)接受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 目的 比较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与一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泗洪医院收治的81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术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期组(40例)接受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期组(41例)接受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固定优良率、肿胀消除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活动度。结果 分期组治疗后的固定优良率为87.80%,高于一期组的70.00%(x^(2)=3.871,P=0.049);分期组治疗后的肿胀消除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为(8.45±3.92)d、(2.16±1.72)周、(10.13±3.86)周,均短于一期组[(13.76±5.17)d、(3.84±1.79)周、(14.85±5.19)周,t=5.217、4.308、4.652,P <0.05];分期组术后6个月的跖屈、背屈角度为(17.16°±3.23°)、(23.76°±3.82°),均大于一期组[(13.21°±2.18°)、(28.37°±4.13°),P <0.05],分期组外翻、内翻角度为(0.41°±0.23°)、(0.62°±0.32°),均小于一期组[(1.37°±0.48°)、(1.89°±0.30°),P <0.05)]。结论 相较于接受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能更显著的改善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 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诊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叶志远 赵旭珅 周晓中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0-846,共7页
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脊柱骨折多为不稳定性损伤,骨折累及三柱。AS合并脊柱骨折若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骨折断端持续应力,后期可能导致假关节形成、进展性后凸畸形及继发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目前,AS合并脊柱骨折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影... 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脊柱骨折多为不稳定性损伤,骨折累及三柱。AS合并脊柱骨折若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骨折断端持续应力,后期可能导致假关节形成、进展性后凸畸形及继发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目前,AS合并脊柱骨折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但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在其治疗上,更倾向于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前路手术因其固定不牢及血管神经损伤等风险,仅用于少数AS合并颈椎骨折患者。前后路联合术式稳定性好,但患者可能难以耐受手术创伤。传统的后路开放手术应用较广,也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较多。后路经皮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及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外科医师的关注。此外,机器人辅助和导航技术提高了术中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率。因此,笔者就AS合并脊柱骨折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优化其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脊柱骨折 机器人 微创
原文传递
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汤长华 殷国勇 +6 位作者 韦秀芳 张晓慧 冯国新 周晓宇 蔡莽 卢玮 刘鹏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分析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采用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20例腰椎管狭窄症,比较术前与术后1个月疼... 目的分析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采用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20例腰椎管狭窄症,比较术前与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至少获得12个月的随访。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3~30 mL,平均10 mL。术中透视次数2~5次,平均3.2次。住院时间4~15 d,平均8.4 d。术后2例出现臀、腿部皮肤麻木,小腿屈肌肌力下降,1例出现同节段对侧椎间盘脱出,1例出现对侧神经根引流管压迫麻木,1例在硬膜囊见微小洞口,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可早期下床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数字定位 3D打印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