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条件QTL定位发掘粳稻生育期和株高及单株有效穗数适用有利等位变异 被引量:10
1
作者 江建华 赵其兵 +4 位作者 刘强明 陈兰 陈甫龙 乔保健 洪德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7-283,共7页
利用粳稻品种秀水79/C堡重组自交系群体的254个株系,在南京和泗洪两个环境条件下,对水稻生育期、株高和单株有效穗数进行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结果表明,2种方法检测到的3个性状的QTL均以加性效应为主,上位性位点对表型解释率较小,加性... 利用粳稻品种秀水79/C堡重组自交系群体的254个株系,在南京和泗洪两个环境条件下,对水稻生育期、株高和单株有效穗数进行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结果表明,2种方法检测到的3个性状的QTL均以加性效应为主,上位性位点对表型解释率较小,加性位点和上位性位点均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将生育期矫正到同一水平,检测到1个单株有效穗数适用有利等位变异RM80-160bp,加性效应为0.71。将单株有效穗数矫正到同一水平,检测到1个生育期性状适用有利等位变异RM448-240bp,加性效应为4.64。将株高矫正到同一水平,检测到1个单株有效穗数适用有利等位变异RM80-160bp,加性效应为0.62;1个生育期适用有利等位变异RM448-240bp,加性效应为3.89。利用这些适用有利等位变异改良目标性状不会对另外2个性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生育期 株高 单株有效穗数 非条件QTL定位 条件QTL定位 重组自交系
下载PDF
多环境下粳稻株高动态QTL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江建华 张晚霞 +5 位作者 刘晓丽 刘强明 卢超 党小景 赵其兵 洪德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64,共10页
为阐明粳稻株高动态发育遗传基础,在南京和泗洪3个环境下种植粳稻品种秀水79和C堡及其杂交衍生的254个重组自交家系,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对3个环境下不同时期株高变异的各效应值进行估计,进而利用非条件和条件QTL定... 为阐明粳稻株高动态发育遗传基础,在南京和泗洪3个环境下种植粳稻品种秀水79和C堡及其杂交衍生的254个重组自交家系,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对3个环境下不同时期株高变异的各效应值进行估计,进而利用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的方法对控制株高性状的静态位点和动态位点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个环境中RIL群体各期株高均呈正态分布并出现双向超亲分离。株高受环境的影响随发育进程而不断减小。成熟期检测到5个QTL,其中qPH8.3仅在该时期检测到。采用非条件定位的方法共检测到15个非条件加性QTL。不同时期检测到的同一加性位点,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于同一亲本,加性效应的大小随着发育进程而增大。条件定位的方法共检测到16个条件加性QTL和16个互作位点对,6个加性QTL在不同的两个时间段检测到,其余位点(位点对)均在单个时期检测到。从播种至移栽后42d、移栽后56d至70d以及移栽后98d至112d这3个时间段,株高性状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移栽后42d至56d以及移栽后70d至84d这两个时间段受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共同控制;而移栽后84d至98d则以上位性遗传效应为主。G×E互作遗传效应在整个调查时期均很小。多环境条件下两种定位方法的结合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株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高 非条件QTL 定位 条件QTL定位 数量性状基因座 粳稻
下载PDF
控制授粉株系循环提高杂粳六优一号亲本纯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洪德林 陆作楣 +2 位作者 陶瑾 戴玉军 吴善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6,共4页
1988年至1990年采用控制授粉株系循环法对BT型六千辛A、六千辛B和恢复系77302—1进行了提纯,排除了不育系群体中的同质恢和保持系群体中的恢复基因以及恢复系群体中的杂株,使不育系纯度达99.96%,保持系和恢复系纯度均达100%。利用此法... 1988年至1990年采用控制授粉株系循环法对BT型六千辛A、六千辛B和恢复系77302—1进行了提纯,排除了不育系群体中的同质恢和保持系群体中的恢复基因以及恢复系群体中的杂株,使不育系纯度达99.96%,保持系和恢复系纯度均达100%。利用此法能以较少投入生产大量原种。现已在江苏省泗洪县建成了我国南方最大的杂交粳稻种子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授扮 株系循环 粳稻“三系” 提纯
下载PDF
六棱大麦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军 王赛勤 《大麦科学》 1995年第3期13-16,共4页
采用NCⅡ杂交设计,对六棱大麦9个性状进行遗传研究,估算了F2代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结果表明:株粒数、株粒重、有效穗数F1代杂种优势较高,F2代优势衰退缓慢,而穗长、小穗排数、千粒重、穗粒重衰退较快。株粒数、株粒重、株高的亲... 采用NCⅡ杂交设计,对六棱大麦9个性状进行遗传研究,估算了F2代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结果表明:株粒数、株粒重、有效穗数F1代杂种优势较高,F2代优势衰退缓慢,而穗长、小穗排数、千粒重、穗粒重衰退较快。株粒数、株粒重、株高的亲子相关不显著,F2代的小穗排数、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与亲本和F1代相关均达显著和极显著,从而可根据后代的优势和相关表现来选配亲本。通过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在进行丰产育种时,应着重对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棱大麦 杂种优势 亲子相关 大麦
下载PDF
杨树林地粗放式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5
作者 黄元国 唐宪兵 《食用菌》 2009年第4期62-62,共1页
杨树,栽培广泛,许多地区有成片杨树林,所占土地也多为优质良田。在杨树初栽的4~5年内,林地一般可种植小麦等农作物,但之后杨树林则不宜再种植农作物,大多弃耕。如何利用杨树林发展经济,各地有多种探索。利用杨树林地,采用播种... 杨树,栽培广泛,许多地区有成片杨树林,所占土地也多为优质良田。在杨树初栽的4~5年内,林地一般可种植小麦等农作物,但之后杨树林则不宜再种植农作物,大多弃耕。如何利用杨树林发展经济,各地有多种探索。利用杨树林地,采用播种后即进行覆土的粗放式栽培双孢蘑菇未见报道。笔者根据3年来的实践,就此技术作如下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林 蘑菇 栽培 粗放 覆土
下载PDF
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赛勤 郭军 《大麦科学》 1996年第1期16-18,共3页
采用双列杂交,对大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平均中亲优势均小于±5%,且方差分析不显著;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特殊配合力方差除穗粒重外也都达显著水平,表明... 采用双列杂交,对大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平均中亲优势均小于±5%,且方差分析不显著;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特殊配合力方差除穗粒重外也都达显著水平,表明亲本间基因的加性效应是显著的,也存在非加性效应,但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从总体上看,未出现一个在所有性状都表现良好的一般配合者。相比较而言,84-05除株高外,综合表现较理想,是杂交育种上的良好亲本。矮榛名×86-703既能整齐地保持亲本的矮杆性状,又是千粒重性状上的最佳组合,在杂交育种上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各性状亲本的表型值与一般配合力均成密切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农艺性状 双列杂交 杂种优势 配合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