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条道路”关照下的教育领导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进路与实践样态——祝刚与丹尼斯·舍利教授的对话与反思 被引量:5
1
作者 祝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126,共13页
全球教育变革的意义、动力与实践模式正在发生新的范式转变。面对全球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教育改革运动,国际知名教育变革与教师教育学者丹尼斯•舍利教授与同事提出了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和包容的全球教育变革的“第四条道路”。... 全球教育变革的意义、动力与实践模式正在发生新的范式转变。面对全球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教育改革运动,国际知名教育变革与教师教育学者丹尼斯•舍利教授与同事提出了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和包容的全球教育变革的“第四条道路”。目前,“第四条道路”变革模式已经在芬兰、加拿大、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开展。针对教育变革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紧迫性,丹尼斯•舍利教授分析了他提出的以“中间引领”与“社区组织”为突破口的教育改革模式。鉴于教师教育在全球教育变革的重要性,丹尼斯•舍利提出了正念型教师的概念,探讨了教师教育中需要发展的5种类型的专业资本,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决策资本、道德资本和符号资本。同时,丹尼斯•舍利还关注教育变革背景下教师的幸福感与不同样态的教师文化。针对人类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如新型冠状病毒和气候变化,丹尼斯•舍利呼吁通过跨文化对话和交流,同时加强人文课程来应对这些挑战。就上述问题,本次对话从理论进路与实践样态两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学术对话,以昭示“第四条道路”关照下的教育领导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条道路” “中间引领” 社区组织 专业资本 教师文化
下载PDF
中学超前学习经历对大学拔尖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陆一 冷帝豪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150,188,共23页
本文对6所大学1359名参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发现拥有“竞赛获奖”“完成科创”“提前涉猎”三种中学超前学习经历的拔尖学生,在创新潜质等诸多方面的学业表现都更为优秀。其中,竞赛生的大学... 本文对6所大学1359名参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发现拥有“竞赛获奖”“完成科创”“提前涉猎”三种中学超前学习经历的拔尖学生,在创新潜质等诸多方面的学业表现都更为优秀。其中,竞赛生的大学成绩显著优于非竞赛生;兴趣型竞赛生在各方面表现更优,功利型竞赛生的学习动力弱于兴趣型竞赛生,甚至不如中学时对科学感兴趣的非竞赛生。中学“完成科创”的学生更早地明确了专业上的行动方向。在中学提前涉猎大学教育的经历并未带来对高深学问更强烈的憧憬。同时,这些超前教育资源与家庭背景、地域分布高度关联。除了“竞赛获奖”,“完成科创”与“提前涉猎”经历都与家庭收入显著正相关。兼顾机会公平与选才效率的政策应致力于扩大兴趣型竞赛生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人才 竞赛生 中学与大学衔接
下载PDF
从优胜到兼济:拔尖学生志趣形成中的价值倾向 被引量:1
3
作者 陆一 冷帝豪 沈哲妍 《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9,共12页
国家主导下的拔尖创新人才选育模式期待个人的天赋才干经历学术磨砺后自觉地贡献于国家和人民。其选拔制度带有竞争“优胜”的取向,而培养目标则要求“兼济”家国的品格。为此“,拔尖计划”入围学生具有怎样的价值倾向;他们在个人、家... 国家主导下的拔尖创新人才选育模式期待个人的天赋才干经历学术磨砺后自觉地贡献于国家和人民。其选拔制度带有竞争“优胜”的取向,而培养目标则要求“兼济”家国的品格。为此“,拔尖计划”入围学生具有怎样的价值倾向;他们在个人、家庭与国家之间,在荣誉、财富与学术成就之间,在自我、他人与不同文化观念之间,形成了怎样的价值排序值得关注。基于对全国7所一流大学1 543名拔尖学生的调查,运用潜类别分析识别了“领袖型”、“专家型”、“功利型”与“疏离型”四类价值倾向及其人数比例;进而运用Lanza方法、BCH方法以及三步法等统计方法,揭示四类学生在学习成绩、科研投入时间和家庭收入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专家型”“、领袖型”“、功利型”“、疏离型”学生占比分别为48%、22%、16%、14%。其中,前三类学生虽然在学业表现上没有显著分化,但由于价值倾向不同,他们将日渐形成不同的志趣;“疏离型”学生状态不佳,被动接受塑造,却未内化形成真正的自我认知。如何引导学生确立更加成熟的价值信念,培育入选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济世品格,应成为“拔尖计划”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志趣 价值敏感 专业造诣 个人成功
原文传递
学习语言、学习文化: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语言教学
4
作者 金德顺 吕霁月(译) +2 位作者 郭宝仙(校) 陈霜叶(校) 李蜜蜜(校)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1,共19页
本文基于全人教育的理念提出了一种语言教学法概念,即不应该仅仅把语言当作语法和词汇来教,而是要将其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其中。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语言学习与教学的原创性概念——将语言学习视为发展全人教育的... 本文基于全人教育的理念提出了一种语言教学法概念,即不应该仅仅把语言当作语法和词汇来教,而是要将其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其中。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语言学习与教学的原创性概念——将语言学习视为发展全人教育的一项工具。本文整合了以语言开展文化学习的相关研究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CHAT),勾勒出一个有关语言学习和人类发展的愿景。在教授语言时,我们应该帮助人们参与其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不仅超越了具体学科的知识,也超越了简单的福祉概念。语言学习可以让学生沉浸在他人的世界中,培养他们的同理心与理解力,进而跨越社会和政治分歧。但只有当我们的研究和教学充分建基于语言和文化的交互作用时,语言教学才能做到这点。在这个瞬息万变又普遍联系的当代世界,语言教学设计需要一个更具活力的文化概念。本文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尤其是其中有关对话和批判的思想,试图开发一种立足于全人教育视角的语言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理论 批判性观点 文化 对话 跨文化交流 技术
原文传递
韩国补课如何影响数学成绩?——基于TIMSS 2019数据的双层线性模型分析
5
作者 冷帝豪 《复旦教育论坛》 2024年第3期68-81,共14页
韩国中小学生普遍补课,背后的关键假设是补课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但是补课和成绩的关系究竟如何,目前尚无定论。此外,补课的作用可能因条件而异,有必要更加细致地考察补课对不同群体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国际大型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 韩国中小学生普遍补课,背后的关键假设是补课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但是补课和成绩的关系究竟如何,目前尚无定论。此外,补课的作用可能因条件而异,有必要更加细致地考察补课对不同群体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国际大型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2019八年级测评数据,采用双层次线性模型进行分析,发现韩国八年级学生补课时间越长,数学成绩就越好。在此基础上,如果学生所在学校平均补课时间长,学生成绩将额外增加;这种作用可被该校学生的整体家境组成所部分解释。学生补课时长与成绩的关系既不因学校而异,也不因其学业水平的高低而异;但是学生家庭经济与文化资本越薄弱,补课久与成绩提升的关系越大。本研究还发现,校内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补课与成绩的关系,但是这种作用比较有限。韩国已然形成补课主导的教育生态,补课对成绩有顽强的预测力,其背后反映的是学生与家长在学业竞争中胜出的需求无法在公办教育中得到满足;反过来,韩国的补课市场提供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课 影子教育 TIMSS 多层线性模型 数学成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