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和农业有三招
1
作者 张学恕 《农经》 1997年第12期23-24,共2页
泰和县的科教兴农工作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效益为宗旨,以解放农村劳动力为手段,大力推广低投入、高产出的组装配套农业科技成果,近两年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泰和县 科教兴农 农业科技成果 发展目标 公顷 新品种 增加效益 农业生产 高产优质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双季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郭启普 《江西农业科技》 1997年第3期7-9,共3页
两系杂交水稻双季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郭启普(泰和县科委343700)根据国家科委和省科委的安排,已将两系杂交水稻中试纳入我省“四五”工程示范推广项目,并确定1997年在全省示范推广6667hm2。要求以泰和、宜丰、赣州... 两系杂交水稻双季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郭启普(泰和县科委343700)根据国家科委和省科委的安排,已将两系杂交水稻中试纳入我省“四五”工程示范推广项目,并确定1997年在全省示范推广6667hm2。要求以泰和、宜丰、赣州、新余、省监狱局等五个基地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法 杂交水稻 双季 配套技术 栽培
下载PDF
两系早杂新组合1290S/F674试种简报
3
作者 刘仁勇 夏其栋 《江西农业科技》 2002年第3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两系早杂新组合 1290S/F674 试种 水稻 杂交稻
下载PDF
泰和乌鸡走产业化之路
4
作者 肖阳英 张学恕 《华夏星火》 2002年第1期22-23,共2页
泰和乌鸡产业化是伴随着全国星火计划启动而产生形成的。泰和乌鸡走过了由饲养业向加工业延伸,由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生产扩展,由小本经营向上规模、上档次方向发展之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泰和乌鸡产业化之路会越来越宽广,必... 泰和乌鸡产业化是伴随着全国星火计划启动而产生形成的。泰和乌鸡走过了由饲养业向加工业延伸,由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生产扩展,由小本经营向上规模、上档次方向发展之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泰和乌鸡产业化之路会越来越宽广,必将成为泰和县21世纪初的重要支柱产业。一、泰和乌鸡产业化形成之路中国科学院南方考察队根据历史记载及考察论证:中国正宗乌骨鸡原产地为江西省泰和县武山脚下汪陂村,命名为'泰和鸡',又称'泰和乌骨鸡'、'武山鸡'。相传,仙人吕洞宾在武山虎鼻峰北岩堪炼丹,经过七七四百九十年的锤炼,仙丹终于炼成,正待出炉,突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掀翻了炼丹炉,王母娘娘急派两名仙女下凡挽救仙丹。人间袅袅炊烟,一派祥和气氛,迷人的自然景色胜似仙境,两名仙女依恋人间不思归。王母娘娘念其挽救仙丹有功,让她们留在人间,并赐其吃下仙丹。这样仙女就化成'白凤乌鸡',炼丹炉化成了仙泉,于是有了'不饮武山水,不是武山鸡'之说,泰和乌骨鸡也就独享'白凤仙子'之美誉。迷人的武山景、独特的武山水,造就了'白凤乌鸡'与众不同的十大特征——凤冠、绿耳、双缨、五爪、胡须、白丝毛、毛脚、乌皮、乌骨、乌肉,号称'十全十美'。根据汪陂村养鸡世家'涂氏族谱'记载,唐永徽甲寅间(即公元654年)就有乌骨鸡,乡人称为羊毛鸡,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饲养史。《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清代作为贡品送至皇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鸡 产业化发展 江西 泰和县 资金筹集 人才引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