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松梅 李兴国 张立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5-46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针灸治疗 2002-2004年 单纯药物治疗 对比观察
下载PDF
神阙隔药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0
2
作者 王松梅 李兴国 +2 位作者 张立群 徐迎春 李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神阙隔药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自身免疫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神阙隔药灸疗法,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和甲硝唑片,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神阙隔药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自身免疫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神阙隔药灸疗法,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和甲硝唑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变化和总疗效,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细胞(NK)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0·0%、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3%、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IgG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IgA、IgM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NK细胞含量均不同程度增高,增高幅度与疗效呈正相关。结论神阙隔药灸疗法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满意方法,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神阙穴 间接灸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被引量:42
3
作者 王松梅 李兴国 +2 位作者 张立群 徐迎春 李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73-775,共3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自身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采用隔药灸疗法;对照组48例,服月月舒冲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有效率分别为... 目的:观察隔药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自身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采用隔药灸疗法;对照组48例,服月月舒冲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有效率分别为87.5%,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2%、83.3%;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后经血的前列腺素含量和经期血浆催产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隔药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患者异常的前列腺素及血浆催产素水平而发挥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针灸疗法 间接灸
下载PDF
深刺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敏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8期52-52,共1页
目的:观察深刺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和单纯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验证深刺夹脊穴与中药熏蒸的协同效应。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深刺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组先在腰夹脊穴处向脊柱方向深刺2.0-2.5... 目的:观察深刺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和单纯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验证深刺夹脊穴与中药熏蒸的协同效应。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深刺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组先在腰夹脊穴处向脊柱方向深刺2.0-2.5寸,再取大肠俞、环跳、秩边等穴直刺,然后再用中药熏蒸腰部。单纯针刺组单用针刺。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腰部疼痛及下肢疼痛消失的情况。结果:两组间疼痛消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组镇痛起效时间早于单纯针刺组,2个疗程后深刺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组腰部及下肢疼痛消失情况均好于单纯针刺组。结论:深刺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可以大大缓解腰突症患者的腰部及下肢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刺夹脊穴 中药熏蒸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电针足少阳经穴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骨组织OPG、RANKL及CBFα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潘小燕 王鸿度 +3 位作者 岳荣超 张丰正 李胜 江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132-5134,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足少阳经穴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OP)治疗作用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模型加胆经针刺组(简称胆经组)、模型加非经穴针刺组(简称非经穴组)。造模3个月后进行不同的干预,... 目的:探讨电针足少阳经穴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OP)治疗作用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模型加胆经针刺组(简称胆经组)、模型加非经穴针刺组(简称非经穴组)。造模3个月后进行不同的干预,6个疗程后后处死。取左侧股骨置冻存管,放-70℃冰箱待测。结果:胆经组OPG mRNA较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RANKL mRNA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OPG/RANKL mRNA的比值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CBFα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电针足少阳经穴具有抑制骨吸收同时刺激骨形成的作用,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关键调控因子OPG和RANKL mRNA表达,提高OPG/RANKL两者比值,抑制骨吸收;同时刺激成骨细胞骨形成特异性基因CBFα1 mRNA表达,增强骨形成,以促进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偶联,进而达到调骨重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少阳经穴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核心结合因子Α1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