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羟焦磷酸钙晶体沉积症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长勤 付建斌 +1 位作者 谢元忠 李军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探讨二羟基焦磷酸钙晶体沉积症(CPPD—CDD)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37例CPPD—CDD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0例,女17例,发病年龄35—80岁,平均53±2.1岁,中位年龄55岁。病变... [目的]探讨二羟基焦磷酸钙晶体沉积症(CPPD—CDD)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37例CPPD—CDD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0例,女17例,发病年龄35—80岁,平均53±2.1岁,中位年龄55岁。病变主要累及膝、肩等大关节,其中膝关节发病19例(51.35%),肩关节6例(16.22%),多关节发病10例(27.03%)。部分病例滑液中可查到焦磷酸钙晶体。主要影像学征象包括关节软骨钙化(20例)、纤维软骨钙化(10例)、关节囊或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12例)、焦磷酸盐性关节病(8例)。[结论]二羟焦磷酸钙晶体沉积症的影像学诊断应密切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并应与二羟基磷酸二钙(DCPD)晶体沉积、羟磷灰石(HA)晶体沉积、类风湿性关节炎、钙化性关节周围炎和肌腱周围炎等关节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 晶体 影像学 关节 软骨钙化
下载PDF
骨旁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附16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长勤 付建斌 +1 位作者 孙庆举 谢元忠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781-783,共3页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6例骨旁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16例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31岁,中位年龄33.5岁。发病部位以股骨下端后方最多见(10/16)。平片显示多数病例为附着于干骺端骨皮质表面的宽基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6例骨旁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16例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31岁,中位年龄33.5岁。发病部位以股骨下端后方最多见(10/16)。平片显示多数病例为附着于干骺端骨皮质表面的宽基底蘑菇状致密肿块影。4例CT显示于肿块和其下骨皮质间出现狭窄的透亮隙,MRI证实4例骨髓受累及。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骨旁骨肉瘤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CT及MRI能很好地显示骨髓受累程度。本病应与骨化性肌炎和骨软骨瘤等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放射摄影术 骨肉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胸部结节病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4
3
作者 盛蕾 王霞 +1 位作者 郭爱君 靳二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各期胸部结节病影像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胸片,CT及临床资料,病理证实11例,临床治疗证实12例。结果:1期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仅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结合临... 目的:分析各期胸部结节病影像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胸片,CT及临床资料,病理证实11例,临床治疗证实12例。结果:1期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仅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结合临床胸片与CT诊断正确率无差异,均为83.3%。Ⅱ期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肺内病变9例,Ⅲ期肺呈纤维化改变2例,结合临床胸片与CT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6%,57%,两种检查方法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片是诊断结节病的基础,并易于临床随访,1期胸部结节病例可经胸片确诊。HRCT提高了影像学诊断本病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结节病 胸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长勤 付建斌 +1 位作者 孙庆举 谢元忠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研究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4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4例,女4例,平均年龄54±2.2岁,中位年龄56.5岁,平均病程(6±1.2)a。结果有40例于第一跖趾关节发病,表现为关节旁痛风... 目的研究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4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4例,女4例,平均年龄54±2.2岁,中位年龄56.5岁,平均病程(6±1.2)a。结果有40例于第一跖趾关节发病,表现为关节旁痛风结节肿块、外翘性穿凿样骨缺损、囊状骨破坏及痛风石钙化等影像学特征。结论本病反复发作后可显示出典型的影像学征象,诊断时应充分利用各种检查方法并密切结合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关节炎 关节 X线摄影技术
下载PDF
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
5
作者 韩明山 盛蕾 崔群生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04S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不典型胸部结节病 影像学表现 干酪性肉芽肿 全身性疾病 回顾性分析 纤维组织 胸片检查 老年人群 老年前期 影像检查
下载PDF
32例烟雾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和CT影像分析
6
作者 刘军 王琳 王霞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04S期29-30,共2页
目的分析烟雾病的病理机制和检查方法。方法对32例拟诊烟雾病的患者行头部CT和脑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2例诊断为烟雾病,10例诊断为“烟雾症”。其主要表现为颈内动狭窄或闭锁,形成代偿性颅底烟雾血管。结论全脑动脉数字减影... 目的分析烟雾病的病理机制和检查方法。方法对32例拟诊烟雾病的患者行头部CT和脑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2例诊断为烟雾病,10例诊断为“烟雾症”。其主要表现为颈内动狭窄或闭锁,形成代偿性颅底烟雾血管。结论全脑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烟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脑血管造影 烟雾病 脑动脉狭窄或闭塞 CT
下载PDF
罗红霉素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观察
7
作者 盛蕾 程云霞 王立民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76-277,共2页
DPB是1969年日本学者山中本间提出的一种独立疾病,主要分布于日本、韩国、台湾。我国近年来有陆续报道。近年来我们遇到2例,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现结合有关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尤其是HRCT表现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对DPB的认识。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影像学 诊断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评估肺浸润性腺癌病理亚型及组织学分级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兆凯 李清照 +4 位作者 李敏 刘芳菲 韩明山 丁迎晓 刘树永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592-597,共6页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肺腺癌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各亚型组间差异,并确定肺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代谢参数临界值。方法收集75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腺癌患者的PET/CT图像,测量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肺腺癌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各亚型组间差异,并确定肺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代谢参数临界值。方法收集75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腺癌患者的PET/CT图像,测量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总病变糖酵解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分析肺腺癌的病理亚型及组织学分级与肿瘤SUVmax、SUVmean、MTV、TLG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PET/CT各代谢参数评估肺腺癌组织学分级的诊断效能并确定组织学分级间各代谢参数截断值。结果SUVmax、SUVmean、TLG在病理亚型分组及组织学分级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微乳头为主型、实体为主型代谢参数高于其它分组,高级别组织学分级代谢参数高于低级别组织学分级;ROC曲线分析确定低级别肺腺癌SUVmax截断值为3.848(敏感性79.5%,特异性90.0%),SUVmen截断值为2.358(敏感性77.3%,特异性90.0%);确定高级别肺腺癌SUVmax截断值为10.422(敏感性81.0%,特异性84.1%),SUVmean截断值为6.298(敏感性81.0%,特异性86.4%),TLG截断值为126.06(敏感性81.0%,特异性86.4%)。结论PET/CT代谢参数在病理亚型及组织学分级中的相关性可以用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复发风险;确定了PET/CT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在肺腺癌组织分级的截断值,并且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肺腺癌分级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18)F-FDG PET/CT 病理亚型 组织学分级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平均标准化摄取值 代谢体积 糖酵解量
下载PDF
不同重建方法对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盛蕾 王霞 孔庆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不同重建方法在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收集37例胸部外伤患者X线片疑有骨折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多种图像后处理,观察几种不同图像对骨折显示效果。结果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48处,肋软骨骨折0处。通...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不同重建方法在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收集37例胸部外伤患者X线片疑有骨折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多种图像后处理,观察几种不同图像对骨折显示效果。结果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48处,肋软骨骨折0处。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图像后处理共检出肋骨骨折77处,肋软骨骨折4处。两种检查方法对于肋骨、肋软骨骨折的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52,P=0.000;χ2=4.101,P=0.043)。多层螺旋CT检查,曲面MPR图像检出移位肋骨骨折39处,未移位肋骨骨折38处。VRT重建图像检出移位肋骨骨折38处,未移位肋骨骨折30处。两种重建方法对于未移位肋骨骨折的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1,P=0.003)。结论多层螺旋CT的曲面MPR图像可清晰显示未移位细微骨折线,VRT重建图像立体感强,可多角度观察骨折的移位。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判断肋骨,尤其是肋软骨骨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检查,应为诊断肋骨骨折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曲面多平面重建 容积重建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成人茎突测量与茎突综合征的诊断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霞 盛蕾 +1 位作者 刘军 马得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对成人茎突测量中各种参数和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0例40侧无咽部、颈部疾病的正常成人及32例40侧临床诊断为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对成人茎突测量中各种参数和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0例40侧无咽部、颈部疾病的正常成人及32例40侧临床诊断为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yndrome,SPS)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MPR及三维SSD图像后处理,然后对图像进行测量,测得茎突的长度和内、前偏斜角。结果:40侧正常成人组测得茎突过长(超过30mm)19侧,占47.5%;方位角过大(内或前偏斜角>25°)者2侧,占5%。临床诊断为SPS组40侧测得茎突过长30侧,占75%;方位角过大者17侧,占42.5%。经统计学分析,在SPS组中,茎突过长检出率与方位角过大检出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值为0.003)。方位角过大在SPS组和正常成人组相比检出率明显增多有显著差异(P值为0.000)。结论:多层螺旋CT、MPR及三维SSD图像测量成人茎突非常方便,茎突过长不一定有临床症状,但茎突过长仍是诊断SPS的主要依据,方位角过大是诊断SPS的可靠依据,确诊需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突综合征 表面阴影显示法 多平面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术前动脉栓塞在骶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守强 徐微尘 +1 位作者 李妹 崔东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977-979,共3页
目的 :探讨术前动脉栓塞在骶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9例骶骨肿瘤患者行术前栓塞 ,全部病人使用明胶海绵栓塞 ,并在 2 4h内行手术治疗。结果 :9例栓塞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平均( 180 0± 480 )ml,手术时间缩... 目的 :探讨术前动脉栓塞在骶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9例骶骨肿瘤患者行术前栓塞 ,全部病人使用明胶海绵栓塞 ,并在 2 4h内行手术治疗。结果 :9例栓塞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平均( 180 0± 480 )ml,手术时间缩短 ,平均 ( 176± 68)min ,术中切除彻底。结论 :术前动脉栓塞是骶骨肿瘤手术前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可减少术中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及有利于术中完整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手术 栓塞
下载PDF
MSCT不同层厚的最大密度投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盛蕾 马得廷 +1 位作者 刘志强 孔庆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中不同层厚的MIP重组图像对于肺动脉栓子的检出率。方法:对于32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层厚5mm的胸部增强扫描,利用原始数据分别行0.75mm组,2.mm组,5mm组,10mm组MIP重建。显示清楚的叶、段、...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中不同层厚的MIP重组图像对于肺动脉栓子的检出率。方法:对于32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层厚5mm的胸部增强扫描,利用原始数据分别行0.75mm组,2.mm组,5mm组,10mm组MIP重建。显示清楚的叶、段、亚段肺动脉内有无栓子,并行χ2检验。结果:CT诊断肺动脉栓塞23例,病变共累及肺动脉72支,对于肺动脉主干及各叶肺动脉栓塞,前4组图像检出率分别为100%、100%、95.2%、90.5%。对于肺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检出,0.75mm组及2.mm组(检出率分别为96.1%、90.2%)明显高于5mm组,10mm组(检出率分别为82.9%、60.8%),0.75mm组及2.0mm组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P值为0.433)。2.mm组与5.0mm组、10mm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4,0.001)。结论:多层螺旋CT,2mm层厚MIP重建图像能明显提高段、亚段肺动脉栓子的显示率,又能减少图像数目,有重要的诊断价值,5.0mm组1、0mm层厚MIP重建图像定位准确,直观明了,为重要的补充,MIP后处理技术为检出肺动脉栓子的最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动脉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3D-DSA和DynaCT成像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军 王霞 +2 位作者 王浩洲 王琳 李吉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探讨3D-DSA和DynaCT重建成像在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对47例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分别进行3D-DSA、DSA和DynaCT扫描检查,应用3D-DSA重建成像Inspace的容积重建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多层面重... 目的:探讨3D-DSA和DynaCT重建成像在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对47例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分别进行3D-DSA、DSA和DynaCT扫描检查,应用3D-DSA重建成像Inspace的容积重建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多层面重建技术(MPR)和DynaCT成像对肝脏血管和肿瘤进行多方位、多层面、多视角显示。观察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和空间走行,比较肿瘤的供血动脉来源、走行、瘤灶数目、瘤灶染色程度及合并症的显示情况。结果:47例肝癌患者3D-DSA重建成像发现40例肝总动脉自腹腔动脉发出;5例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肝左动脉起自腹腔动脉;2例肝总动脉自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其中1例肝总动脉自腹腔动脉发出,由肠系膜上动脉单独发出一支供血动脉到位于肝右下叶的肿块;显示肝动-静脉瘘9例,其中2例大流量混合性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瘘,6例周围型小流量局限性肝动脉-门静脉瘘和1例小流量肝动脉-肝静脉瘘。DynaCT成像发现病灶179个。常规DSA发现病灶145个,动静脉瘘7例,门静脉瘤栓9例。和常规DSA相比较,3D-DSA成像对肝癌供血动脉的起源、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三维空间结构的显示优于后前位DSA;观察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主干与腹主动脉间的夹角及肝动-静脉瘘较常规DSA更清晰方便;DynaCT重建成像对肿瘤瘤灶数目的显示率高于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DSA和DynaCT重建成像对于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尤其是选择适宜形状的导管及合适、适量的栓塞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其采集时间最长只有20s,不能同时显示肝脏动脉期血管和静脉期门静脉内瘤栓的情况,必须与常规DSA检查结合,才能更加完整全面的显示病灶和血管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臂CT 三维成像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栓塞
下载PDF
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军 李海青 +3 位作者 李守强 徐微尘 王琳 王锦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8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水平,增强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3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二维、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共... 目的:探讨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水平,增强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3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二维、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共检出222枚脑动脉瘤,其中囊性动脉瘤197枚,梭形动脉瘤16枚,夹层动脉瘤9枚;在222枚脑动脉瘤中,小型动脉瘤105枚,中型动脉瘤89枚,大型动脉瘤22枚,巨大型动脉瘤6枚。常规DSA清楚显示的有205枚,17枚显示可疑由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进一步证实;对138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开颅银夹夹闭治疗,19例进行介入性金属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论:旋转式三维脑血管造影可有效提高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和多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腹膜后脂肪肉瘤CT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长勤 付建斌 +1 位作者 李云 谢元忠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933-934,共2页
24例经手术确诊且CT检查资料完整的病例中,男10例,女14例。发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6岁,中位年龄58.5岁。其中发生于肾周围囊者13例,肾周围囊外11例。单发者22例,多发2例。肿瘤直径>10cm者23例,<10cm者1例。瘤体内含有脂肪组... 24例经手术确诊且CT检查资料完整的病例中,男10例,女14例。发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6岁,中位年龄58.5岁。其中发生于肾周围囊者13例,肾周围囊外11例。单发者22例,多发2例。肿瘤直径>10cm者23例,<10cm者1例。瘤体内含有脂肪组织密度者20例,其中10例呈均匀脂肪密度改变,9例可见脂肪组织与条片状或块状肌肉样组织混合存在,1例以肌肉样改变为主。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9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含有脂肪组织密度的巨大腹膜后肿块是诊断本病的可靠征象,CT扫描能准确地判断腹膜后肿瘤的大小、范围、术后复发及周围组织受侵程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腹膜后 脂肪内瘤 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
下载PDF
放射性肺损伤 被引量:44
16
作者 丁文 郭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9期813-816,共4页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早期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放射性纤维化。发病机理研究主要为病理学观察,归纳起来主要有分子生物学机制、肺Ⅱ型上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自由基等。损伤的发...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早期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放射性纤维化。发病机理研究主要为病理学观察,归纳起来主要有分子生物学机制、肺Ⅱ型上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自由基等。损伤的发生与照射野、放射剂量、分割方式等有关。总照射剂量低于36GY无放射性肺炎发生,低于40GY无纤维化发生。其病理改变随着照射后时间延长逐渐加重,肺泡是主要受损部位。基本病变为肺充血、水肿、肺间质增厚纤维化。CT、X线是临床最常用检查方法,表现为毛玻璃样斑片状高密度影,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放射性肺损伤不可逆转,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放射性肺损伤各方面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损伤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盛蕾 李玉报 马得廷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对24例临床病理确诊的、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并薄层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并与横断位相比较。结果24例周围型小...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对24例临床病理确诊的、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并薄层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并与横断位相比较。结果24例周围型小肺癌的MPR和VR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基本形态,边缘特征(分叶,血管集束等)叶间裂及膈胸膜的牵拉征,与横断位图像有优势。结论16层螺旋CT的机器性能及处理技术为肺内早期肺癌的定位、定性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小肺癌 多平面重建 容积重建 16层螺旋CT
下载PDF
CT图像局域PACS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玉林 崔英英 侯建新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05S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建立CT图像局域PACS系统的方法。方法对于CT图像进行采集,通过局域网传输,实现CT图像资料的共享,诊断报告的打印,无胶片存储及管理。结果通过局域网PACS的建立,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实现了胶片存储及资源共享,一年可节约成本20多万... 目的探讨建立CT图像局域PACS系统的方法。方法对于CT图像进行采集,通过局域网传输,实现CT图像资料的共享,诊断报告的打印,无胶片存储及管理。结果通过局域网PACS的建立,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实现了胶片存储及资源共享,一年可节约成本20多万元,提高了效益。结论局域PACS的建立可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并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PACS 图像采集处理 局域网
下载PDF
X线球管小焦点灯丝断后再利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琳 许玉林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04S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X线球管 小焦点 灯丝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诊疗 正常老化 X光机 导管室 工作量 C型臂
下载PDF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新红 吴化民 +1 位作者 周广安 于爱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94-95,共2页
目的本文探讨脑静脉血栓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6例脑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及各种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病因,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结果 26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头痛、视盘水肿、偏瘫、癫癎发作等。10例CT显示 3例上矢状窦血栓... 目的本文探讨脑静脉血栓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6例脑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及各种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病因,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结果 26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头痛、视盘水肿、偏瘫、癫癎发作等。10例CT显示 3例上矢状窦血栓;16例MRI(SE序列)显示8例脑静脉血栓;12例MRV显示10例脑静脉血栓;26例均做DSA检查予以确诊。确诊后给予抗凝药物治疗或溶栓治疗,病情显著缓解,最后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结合脑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及各种影像学表现,并辅以病因分析能对本病作出准确的诊断;治疗原则应采取抗凝溶栓、病因和对症等多种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 血栓 诊断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