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性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彦 邵明学 徐丽霞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7期136-139,共4页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能力。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山东省泰安市优抚医院收治的8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硬币法将其分为比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2例,比...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能力。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山东省泰安市优抚医院收治的8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硬币法将其分为比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2例,比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血糖水平均降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提高,且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比照组,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期间,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精神分裂症 针对性护理 血糖控制 生活能力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抗精神病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莹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究抗精神病治疗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5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T2DM并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 目的探究抗精神病治疗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5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T2DM并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FPG(5.16±1.19)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7.43±2.5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5.60±0.93)%低于对照组(5.95±1.29)mmol/L、(9.15±2.97)mmol/L、(7.03±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3、3.128、6.801,P<0.05);试验组治疗后BPRS评分(35.25±3.55)分低于对照组(41.30±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3,P<0.05)。结论老年T2DM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精神障碍症状,临床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治疗 2型糖尿病 炎症因子水平 老年 精神障碍
下载PDF
广泛焦虑症患者采用坦度螺酮与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井绪贞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8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坦度螺酮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焦虑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广泛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坦度螺酮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焦虑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广泛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西酞普兰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8,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周、3周和6周SAS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66、53.082、47.840,P<0.05)。结论坦度螺酮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焦虑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焦虑症 坦度螺酮 西酞普兰 治疗有效性 安全性 食欲不振
下载PDF
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1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8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疏导,...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8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疏导,研究组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精神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中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增强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支持性心理治疗 精神症状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原文传递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井绪贞 司文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精神分裂症(CSZ)患者中应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需要长期住院的CSZ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院内康复... 目的探讨在慢性精神分裂症(CSZ)患者中应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需要长期住院的CSZ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院内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CRT,均连续治疗12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自尊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正确应答数(27.33±1.90)次多于对照组的(25.42±2.03)次,随机错误数(28.61±3.80)次、持续性错误数(24.26±3.02)次、总应答次数(69.12±12.03)次均低于对照组的(33.25±4.62)次、(27.45±5.41)次、(82.33±11.87)次,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评分(60.27±7.52)分、自尊量表评分(29.22±3.9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4.31±7.14)分、(26.16±2.6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CSZ患者中应用CCRT,有助于改善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自尊程度,促使其尽早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