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立体MSCT精确引导穿刺定位架在肺内肿块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雷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立体MSCT精确引导穿刺定位架在肺内肿块活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经皮肺穿刺病例70例并平均分为研究组(R组)与对照组(C组),两组病例内直径≤5cm病变再分为肿块组(RM组、CM组),直径>5cm病变分为巨块组(RG组、CG组)... 目的探讨三维立体MSCT精确引导穿刺定位架在肺内肿块活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经皮肺穿刺病例70例并平均分为研究组(R组)与对照组(C组),两组病例内直径≤5cm病变再分为肿块组(RM组、CM组),直径>5cm病变分为巨块组(RG组、CG组);研究组使用三维立体MSCT精确引导穿刺定位架引导穿刺,对照组应用传统定位栅栏CT引导穿刺,分别比较肿块组、巨块组病例的平均定位扫描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组织学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RM组、CM组的平均定位扫描次数(不含CT定位相扫描)、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组织学符合率分别为1.5次/2.4次(P<0.05)、90.4%/63.2%(P<0.05)、98.6%/90.1%(P>0.05);RG组、CG组则分别为1.1次/1.5次(P>0.05)、100%/93.7%(P>0.05)、100%/95.1%(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发生轻微气胸分别为2例/6例(P<0.05),严重气胸分别为0例/2例(P<0.05),肺内轻微出血分别为1例/5例(P<0.05),对照组1例出现较大肺内血肿。结论三维立体全身MSCT精确引导穿刺定位架安全性高、定位准确、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尤其对于较小肿块穿刺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肿块 穿刺 活组织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尹峰 沈辉 沈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6期87-88,共2页
目的:探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影像特检科接受的68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CEUS与DCE-MRI检查,将病理结果作为确诊病情的金标准,... 目的:探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影像特检科接受的68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CEUS与DCE-MRI检查,将病理结果作为确诊病情的金标准,并对比分析CEUS与DCE-MRI的诊断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有36例恶性,包括21例导管浸润癌、5例导管内癌、10例小叶原位癌;32例良性,包括15例纤维腺瘤、5例腺病、2例增生结节、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CEUS检出30例恶性、26例良性,12例误诊。DCE-MRI检出33例恶性、25例良性,10例误诊。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EUS、DCE-MRI用于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均高,均可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加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恶性肿瘤 超声造影(CEUS) 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沈辉 尹峰 张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7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乳腺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收的45例经穿刺或病理确诊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均予以彩超检查及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对乳腺恶性肿瘤不同病理类型检出率及肿瘤内血流...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乳腺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收的45例经穿刺或病理确诊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均予以彩超检查及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对乳腺恶性肿瘤不同病理类型检出率及肿瘤内血流分布情况。结果:彩超诊断检出率相比单纯行二维超声检出率明显更高(P <0.05);且CDFI示浸润性导管癌血流表现多为Ⅱ~Ⅲ级,先比其它肿瘤明显更高(P <0.05)。结论:彩超检查可准确显示肿瘤内部病变及血流信号分布情况,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恶性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CT检查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4
作者 沈辉 尹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探究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将手术病理检验结果作为本次金标准,以上78例患者均接受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超声检查... 目的:分析探究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将手术病理检验结果作为本次金标准,以上78例患者均接受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超声检查,并分析良恶性病灶形态和不同病变情况下早期增强率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两组不同病变情况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早期增强率:良性组A性人数占比显著低于恶性组,而C性人数占比显著高于恶性组,与此同时,恶性组和良性组早期增强率分别为≥60%和<60%,两相比较之下差异显著(P<0.05)。两组病灶边缘形态变化情况:良性组病灶边缘MRI征象分叶、不规则、毛刺的检出率显著低于恶性组,而光滑情况检出率显著高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应用MRI动态增强结合超声检查方式具有极高的诊断效果,可通过早期增强率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 鉴别 乳腺良恶性病变 超声
下载PDF
内镜下碘染色、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梅 高伟伟 +1 位作者 刘新忠 赵云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窄带成像技术(NBI)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通过普通内镜筛查发现的食管病变患者207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碘染色(碘染色组)和NBI电子染色(NBI组),对阳性区进行多点活检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结...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窄带成像技术(NBI)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通过普通内镜筛查发现的食管病变患者207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碘染色(碘染色组)和NBI电子染色(NBI组),对阳性区进行多点活检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染色法对早期食管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碘染色组、NBI组内镜检出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5.29%、80.00%,特异度分别为89.86%、87.84%,准确率分别为88.35%、85.58%,碘染色组虽均略高于NBI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碘染色、NBI电子染色对早期食管癌的检出及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癌前病变 窄带成像 碘染色
下载PDF
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表现对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7期110-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甲状腺腺瘤和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图像。方法分析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确诊为甲状腺腺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比较图边界的特征、超声图的形态、内部回声的情况及甲状腺部位的血流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滤泡型甲... 目的分析比较甲状腺腺瘤和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图像。方法分析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确诊为甲状腺腺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比较图边界的特征、超声图的形态、内部回声的情况及甲状腺部位的血流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图像和甲状腺腺瘤的超声图像比较,图像中形态呈规则形、边界清晰所占比例、纵横比≥1所占的比例、有声晕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微钙化的比例、低等回音的比例、中等及中等以上血流比例分别为31.58%、73.68%、60.53%,甲状腺腺瘤中微钙化的比例、低等回声的比例、中等及中等以上血流比例分别为20.00%、35.00%、27.50%,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比例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微钙化、回声、血流是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独立风险因素;甲状腺腺瘤组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腺瘤的超声图像的恶性和良性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在临床诊断中需注意有效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型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腺瘤 超声图像
下载PDF
TACE联合中药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靳同孝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对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TACE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肝健脾解...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对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TACE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卡氏评分、体质量的变化、食欲和睡眠的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0%(35/53),低于对照组的67.9%(36/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7)。生活质量及卡氏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方剂联合肝癌介入(TACE)治疗后能够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抗肿瘤剂(中药) 抗肿瘤药(中药) 综合疗法 肝动脉 输注 动脉内 化学栓塞 治疗性 生活质量 临床对照试验
下载PDF
CT及纤支镜在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中的对比及临床应用
8
作者 雷鸣 马宪芬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第7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内膜结核 临床应用 纤支镜 结核诊断 CT 检查手段 发现率 检查表
原文传递
三丙烯微球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巨块型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雷鸣 《社区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三丙烯微球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巨块型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行三丙烯微球联合TACE治疗的36例巨块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三丙烯微球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巨块型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行三丙烯微球联合TACE治疗的36例巨块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在6个月内行1~4次介入治疗,末次治疗4周后行多层螺旋CT(multiple 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检查。记录分析临床疗效及栓塞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共行介入治疗112次,完全缓解4例,占11.1%;部分缓解25例,占69.4%;稳定4例,占11.1%;进展3例,占8.3%。总有效率为80.6%(29/36),临床受益率为91.7%(33/36),9个月、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7%(33/36)、83.3%(30/36)。患者术后24~72 h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综合征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出现顽固性呃逆1例,胸腔积液3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本组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作用,Ⅲ(Ⅳ)级白细胞减少9例,占25.0%;中性粒细胞下降6例,占16.7%;血小板下降3例,占8.3%,以上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明显改善,未发生毒性相关死亡。结论三丙烯微球联合TACE方案治疗巨块型肝癌疗效安全可靠,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丙烯微球 巨块型肝癌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吉西他滨
原文传递
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术前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同孝 《社区医学杂志》 2013年第16期82-84,共3页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6月进行术前介入化疗的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46例,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动脉插管药物灌注:5–Fu 1 000 mg,DDP60mg,THP 50 mg,介入后10-14 d进行手术治...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6月进行术前介入化疗的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46例,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动脉插管药物灌注:5–Fu 1 000 mg,DDP60mg,THP 50 mg,介入后10-14 d进行手术治疗,对术后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介入治疗不影响手术进一步进行,对癌组织影响Grade分级,Ⅰ级2例,Ⅰ级6例,Ⅱ级31例,Ⅲ级7例,有效率达95.65%;同时对癌周淋巴结和转移有效。结论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术前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治疗手段,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 胃底贲门癌 介入治疗 生存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