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治疗肺癌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姜领 赵昕 王联霞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年第1期86-,共1页
关键词 冷冻治疗 肺癌 机体免疫功能 系统影响 治疗肿瘤 治疗手段 血液标本 免疫能力 手术后 肺肿瘤 临床 局部 患者 病人
下载PDF
医学数据库Medline、PubMed、CBMdisc、CBISTIC检索功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思琴 韩丰谈 楚存坤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03年第9期507-508,共2页
用来进行相互比较的 Medline、Pub Med、CBMdisc、CBISTIC四个医学数据库 ,是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常用医学专业数据库。它们既具有共性 ,又各具特点和不足。通过对国内外这四个常用数据库索引显示、关键词检索与组配、输出功能等方面的比... 用来进行相互比较的 Medline、Pub Med、CBMdisc、CBISTIC四个医学数据库 ,是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常用医学专业数据库。它们既具有共性 ,又各具特点和不足。通过对国内外这四个常用数据库索引显示、关键词检索与组配、输出功能等方面的比较 ,发现其共性 ,找出国产资料库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数据库的一些长处 ,促进国内数据库的发展 ,让用户使用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数据库 MEDLINE PUBMED CBMDISC CBISTIC 检索功能 医学文献检索
下载PDF
早期脑梗塞的CT、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勇 于富华 +3 位作者 姬广福 韩成河 魏佑震 田凯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46-448,共3页
关键词 脑梗塞 CT MRI 诊断 病理
下载PDF
冷冻血小板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焦红霞 袁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二甲亚砜 血小板 低温保存
下载PDF
丙酮酸测定血清ALT实验研究及相关性应用评价
5
作者 袁力 焦红霞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352-353,共2页
关键词 丙酮酸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免疫酶技术 评价研究
下载PDF
图像融合技术在Computed Radiography影像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阮春 李月卿 +3 位作者 王昌元 田庆新 泉向玉 李祥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2年第1期5-6,共2页
将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CR(ComputedRadiography)技术中 ,有效改善影像的信噪比 (signal-to -noiseratio)。运用双IP(ImagePlate)技术采集人体体模影像后 ,在变换域进行图像配准。建立融合图像的数学模型 ,基于此模型对配准完成的源图像... 将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CR(ComputedRadiography)技术中 ,有效改善影像的信噪比 (signal-to -noiseratio)。运用双IP(ImagePlate)技术采集人体体模影像后 ,在变换域进行图像配准。建立融合图像的数学模型 ,基于此模型对配准完成的源图像实施不同权重的加权计算得到融合图像。结果 融合图像信噪比源图像可提高 30 %左右。结论 将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CR技术可有效改善影像质量 ,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 图像融合 图像配准 信噪比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霞 刘林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36-238,共3页
随着医学影像学成像技术的发展 ,医学影像学逐渐从形态成像向功能成像转变 ,并广泛应用于临床。CT灌注成像即为研究组织血流动力学最方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可在病变的早期阶段提供功能信息。本文简要介绍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 随着医学影像学成像技术的发展 ,医学影像学逐渐从形态成像向功能成像转变 ,并广泛应用于临床。CT灌注成像即为研究组织血流动力学最方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可在病变的早期阶段提供功能信息。本文简要介绍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并对成像的原理、参数及面临的问题等予以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摄影与屏-片成像系统的ROC曲线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健 王昌元 +4 位作者 于凤珍 谢晋东 于兹喜 宋少娟 袁聿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82-987,共6页
目的 研究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 ,CR)、屏 片系统的ROC曲线特性并对它们进行比较。方法 在中速屏 片系统特性曲线与CR系统总特性曲线基本一致的前提下 ,获得CR系统和中速屏 片系统ROC实验标准体模影像 ,然后变化后处... 目的 研究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 ,CR)、屏 片系统的ROC曲线特性并对它们进行比较。方法 在中速屏 片系统特性曲线与CR系统总特性曲线基本一致的前提下 ,获得CR系统和中速屏 片系统ROC实验标准体模影像 ,然后变化后处理参数旋转量 (GA)、密度变换(GS)、频率增强 (RN)和频率等级 (RE) ,分别获得CR系统照片。请临床医师用 5值判别法识别所有影像信号 ,并对结果进行ROC解析。结果  (1)获得CR系统和中速屏 片系统影像的ROC曲线下面积 (Az)分别为 0 875 5 6和 0 9395 8,屏 片系统明显优于CR系统 (t =2 5 2 6 ,P =0 0 35 5 )。 (2 )层次调节结果 :①其他参数不变 ,调节GA =0 6、1 0、2 0、3 0、4 0时 ,CR系统影像的ROC曲线下Az分别为 0 80 0 2 4、0 875 5 6、0 88184、0 8892 8和 0 85 94 4 ,调节GA ,CR系统的ROC曲线下Az有所变换 ,但并不能达到或接近中速屏片系统。②其他参数不变 ,调节GS =0 3、0 4、0 5、0 6、0 7、0 8时 ,CR系统影像的ROC曲线下Az分别为 0 772 5 4、0 875 5 6、0 92 72 0、0 9335 6、0 94 2 6 6和 0 93512 ,调节GS ,CR系统的ROC曲线下Az变换明显 ,可以达到或超过中速屏 片系统。 (3)空间频率调节结果 :①其他参数不变 ,调节RE =0 5、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系统 ROC曲线 调节 计算机X线摄影 RE 影像 GS 中速 成像系统 GA
原文传递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中总威纳频谱测试的探讨 被引量:13
9
作者 谢晋东 王宗成 +3 位作者 王昌元 袁聿德 王健 张梦龙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 研究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CR)系统中总威纳频谱 (Wienerspectrum ,WS)随影像处理的变化。方法 利用常规X线机对成像板 (imagingplate,IP)曝光 ,改变空间频率处理的参数频率等级 (frequencyrank ,RN)、频率类型 (f... 目的 研究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CR)系统中总威纳频谱 (Wienerspectrum ,WS)随影像处理的变化。方法 利用常规X线机对成像板 (imagingplate,IP)曝光 ,改变空间频率处理的参数频率等级 (frequencyrank ,RN)、频率类型 (frequencytype,RT)、增强强度 (degreeofenhancement,RE)以及谐调处理参数旋转量 (rotationamount,GA)来制作总的WS抽样照片 ,用显微密度计扫描 ,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来计算总的WS。结果  (1)当空间频率为 1 0LP/mm时 ,副扫描方向上的总WS值为 7 2 6× 10 -5mm2 ,是主扫描方向上总WS值的 1 5 7倍 ,在高空间频率范围内出现峰值。(2 )当空间频率为 1 0LP/mm时 ,主扫描方向上RN =0的总WS值为 7 90× 10 -5mm2 ,是RN =5的WS值的 1 70倍 ,是RN =9的WS值的 3 30倍。 (3)当空间频率为 1 0LP/mm时 ,主扫描方向上RE =1 5的总WS值为 1 0 5× 10 -4 mm2 ,是RE =1 0的WS值的 2 2 7倍 ,是RE =0 5的WS值的 2 92倍。 (4 )当空间频率为 1 0LP/mm时 ,主扫描方向上GA =1 5的总WS值为 1 2 5× 10 -4 mm2 ,是GA =0 8的WS值的 2 70倍。 (5 )当空间频率为 1 0LP/mm时 ,副扫描方向上RT =T的总WS值为 9 80×10 -5mm2 ,是RT =F的WS值的 1 0 2倍 ,是RT =R的WS值的 1 35倍 ,是RT =P的WS值的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总威纳频谱 测试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总特性曲线测试的探讨 被引量:16
10
作者 谢晋东 魏世栋 +2 位作者 袁聿德 王健 张梦龙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5-396,共2页
目的 测试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CR)系统的总特性曲线。方法 利用常规X线机 ,采用时间阶段曝光法对成像板 (imagingplate,IP)曝光 ,经CR系统影像处理后 ,用密度计测量由激光打印在CR胶片上的不同密度楔的密度值并绘制... 目的 测试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CR)系统的总特性曲线。方法 利用常规X线机 ,采用时间阶段曝光法对成像板 (imagingplate,IP)曝光 ,经CR系统影像处理后 ,用密度计测量由激光打印在CR胶片上的不同密度楔的密度值并绘制特性曲线。结果  (1)CR系统总特性曲线受层次处理的影响 ;(2 )旋转量 (rotationamount,GA)为 0 8、1 4、2 4时 ,总特性曲线平均斜率分别为 1 98、3 10、3 75。 (3)随GA值的变化 ,总特性曲线绕设定的旋转中心 (rotationcenter,GC)转动。结论 根据诊断的目的和肢体不同部位来选择GA值 ,可得到不同对比度的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总特性曲线 测试
原文传递
数字摄影系统在腰椎摄影中的低剂量应用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军毅 李月卿 +2 位作者 章伟敏 王昌元 侯庆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通过数字 X 线摄影(DR)系统在腰椎摄影检查中的应用,评价 DR 低剂量的优越性。方法利用 CDRAD 2.0低对比细节体模评价计算机摄影(CR)和 DR 的影像质量及表面空气吸收剂量(ESD)的关系,分别利用两个系统(DR 使用 ESD 约为 CR 的1/3)得... 目的通过数字 X 线摄影(DR)系统在腰椎摄影检查中的应用,评价 DR 低剂量的优越性。方法利用 CDRAD 2.0低对比细节体模评价计算机摄影(CR)和 DR 的影像质量及表面空气吸收剂量(ESD)的关系,分别利用两个系统(DR 使用 ESD 约为 CR 的1/3)得到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影像30幅。由6名影像科医师来评价以上二者对于 L1和 L2横突骨小梁显影的清晰程度。结果单独影像观察中,两组影像科医师对 CR 和 DR 影像的判别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9,P>0.05);比较影像观察中,影像科医师在 CR 和 DR 的影像之间判断横突骨小梁的清晰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1,P>0.05)。结论 DR 较好的分辨率和低噪声特性,以及高量子检测效率(DQE)有助于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而不影响诊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体模 显像术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促进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解析法评价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袁聿德 燕树林 谢晋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9-390,共2页
关键词 受试者操作特性解析法 放射诊断 影像质量 研究
原文传递
Tolosa-Hunt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附12例报告)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惠 李传福 +3 位作者 马祥兴 孙向东 王茜 刘影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7-689,共3页
目的 探讨Tolosa Hunt综合征 (THS)的影像学表现 ,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 1994~ 2 0 0 2年临床确诊的 12例THS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分析其CT、MR平扫及增强扫描、DSA、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的表现。结果  12例中 7例影像... 目的 探讨Tolosa Hunt综合征 (THS)的影像学表现 ,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 1994~ 2 0 0 2年临床确诊的 12例THS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分析其CT、MR平扫及增强扫描、DSA、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的表现。结果  12例中 7例影像学表现异常 ,主要表现为一侧海绵窦增大 ,眶尖软组织肿块。CT呈软组织密度 ,MR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 ,T2 WI呈稍高、稍低信号或等信号 ;强化扫描CT、MRI均示病变明显强化 ,同时伴有邻近硬膜强化。DSA检查 2例示病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稍狭窄 ,MRA检查 1例示一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 ,形态不规则。另 5例无明显异常表现。结论 THS部分病例有影像学的异常改变 ,CT、MRI表现对其确诊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OSA-HUNT综合征 影像学表现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KB-500型X线机主可控硅损坏保护电路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丰谈 郑浩 +4 位作者 林庆德 范世忠 于兹喜 唐峰 何乐民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KB-500型X线机 主可控硅损坏保护电路 工作原理 改进
原文传递
增感屏-胶片组合的噪声等价量子数和量子检出效率的测试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晋东 王昌元 +4 位作者 袁聿德 张梦龙 王健 郑浩 孙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 测试增感屏 胶片组合的噪声等价量子数 (noiseequivalentquanta ,NEQ)和量子检出效率 (detectivequantumefficiency,DQE)。方法 用距离法测试T颗粒技术 (Green 40 0增感屏 /Kodakmgx 1胶片组合 )和MSCaWO4 增感屏 /FujiSuperRX... 目的 测试增感屏 胶片组合的噪声等价量子数 (noiseequivalentquanta ,NEQ)和量子检出效率 (detectivequantumefficiency,DQE)。方法 用距离法测试T颗粒技术 (Green 40 0增感屏 /Kodakmgx 1胶片组合 )和MSCaWO4 增感屏 /FujiSuperRX胶片的特性曲线 ;矩形波法测试增感屏 胶片体系的调制传递函数 (modulationtransferfunction ,MTF) ;对 2种增感屏 胶片体系均匀曝光 ,用显微密度计扫描 ,通过快速傅立叶分析计算威纳频谱 (Wienerspectrum ,WS) ;由特性曲线的γ值、MTF、WS的测量计算NEQ ,并用入射量子数求DQE。结果  (1)在空间频率为 0 6cycles/mm时 ,Green 40 0增感屏 /KodakMGX 1胶片组合的NEQ值为 1 148× 10 6 mm-2 ,是MSCaWO4 增感屏 /FujiSuperRX胶片组合的 0 65倍 ;在空间频率为 4 0cycles/mm时 ,Green 40 0增感屏 /KodakMGX 1胶片组合NEQ值为 0 3 2 9× 10 4mm-2 ,是MSCaWO4 增感屏 /FujiSuperRX胶片组合的 1 5 5倍。 (2 )在空间频率为 0 6cycles/mm时 ,Green 40 0增感屏 /KodakMGX 1胶片组合的DQE值为 0 2 2 4,是MSCaWO4 增感屏 /FujiSuperRX胶片组合的 1 6倍 ;在空间频率为 4 0cycles/mm时 ,Green 40 0增感屏 /KodakMGX 1胶片组合的DQE值为0 0 5 2 ,是MSCaWO4 增感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感屏-胶片组合 噪声 等价量子数 量子检出效率 测试 X线增感屏
原文传递
新型复式三野电离室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世民 曹允希 +3 位作者 王鹏程 郭永新 冯圣平 王先运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16-518,共3页
目的 对新研制的复式三野电离室的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方法 使用NERO 6 0 0 0B测试仪、弱电流计、RF 5 0 0mAX线机、MD 10 0显微密度计等仪器设备 ,采用直接法测量新型复式三野电离室的时间特性、线量率特性和线质特性 ;间接 (摄片 ... 目的 对新研制的复式三野电离室的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方法 使用NERO 6 0 0 0B测试仪、弱电流计、RF 5 0 0mAX线机、MD 10 0显微密度计等仪器设备 ,采用直接法测量新型复式三野电离室的时间特性、线量率特性和线质特性 ;间接 (摄片 )法测量其电流特性、电压特性和被摄体厚度特性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时间特性和线量率特性均具有满意的线性度 (其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R =0 9996 1和R =0 99888) ;线质特性稳定 (最大输出变化Δmax≤± 5 % ) ;电流特性、电压特性和被摄体厚度特性均优良 (其照片密度的变化量分别是ΔDmax≤± 0 0 1,ΔDmax≤± 0 15和ΔDmax≤± 0 0 6 ) ;且重复性好 (曝光时间、射线剂量的重复性误差分别为ΔTmax≤± 0 0 0 4s和ΔXmax≤ 0 0 1×10 -5C/kg)。结论 该新型电离室性能优良、稳定 ,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诊断设备 设备设计 复式三野电离室 性能测试
原文传递
重视噪声等价量子数和检测量子效率的研究提高像质评价水平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聿德 谢晋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1-661,共1页
关键词 放射成像系统 放射医学 噪声等价量子数 检测量子效率 研究 像质评价水平
原文传递
颞骨岩部乳头状脑膜瘤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保东 刘凯 陈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31-1232,共2页
关键词 乳头状 脑膜瘤 颞骨岩部 手术病理 误诊
原文传递
谈基础物理的渗透式教学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秀珍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5-227,共3页
 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文章以万有引力定律的讲解为例,阐明在基础物理教学中,如何结合知识内容,对科学精神、学科前沿、学科交叉、方法思路及学科发展等进行全面渗透,以促进教学质...  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文章以万有引力定律的讲解为例,阐明在基础物理教学中,如何结合知识内容,对科学精神、学科前沿、学科交叉、方法思路及学科发展等进行全面渗透,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讲解 渗透式 素质教育 教学质量 科学精神 万有引力定律 基础物理教学 学科交叉 促进
原文传递
加强影像设备实践教学注重素质培养
20
作者 刘慧琴 韩丰谈 曹允希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9期5-6,共2页
关键词 影像设备 实践教学 素质培养 理论教学 实习手段 教学课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