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引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贾莉
孙保亮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7-380,共4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引流
淋巴回流障碍
蛛网膜绒毛
脑组织形态学
生理功能
FLUID
CSF引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氧预适应增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被引量:
2
2
作者
牛敬忠
杨明峰
岳伟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脑低氧预适应对Balb/C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低氧预适应的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成年健康雄性Balb/C交系小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12):①对照组(H0);②1次低氧组(H1);③4次低氧组即低氧预适应组(H4)。然后行改良...
目的探讨脑低氧预适应对Balb/C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低氧预适应的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成年健康雄性Balb/C交系小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12):①对照组(H0);②1次低氧组(H1);③4次低氧组即低氧预适应组(H4)。然后行改良的Morris水迷宫测试:在一直径约为1米的圆形水槽边缘等距的四个点(NESW)处做好标记,在一固定位置放一玻璃平台,使槽中水面高于平台1.5厘米,水面覆以泡沫屑,小鼠在水迷宫中训练5日后,进行低氧预适应模型制备,随后分别在低氧处理后1小时、2小时、4小时、1天、2天、3天进行测试,共进行6个时段测试,每个时段4次,分别将小鼠从改良的Morris水迷宫的NESW 4个起始点放入水槽中任其游动,寻找平台,记录每次的逃避潜伏期,将4次平均值作为该小鼠在该时段的成绩。然后比较各组测定的小鼠在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以确定低氧预适应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H4组小鼠在低氧处理后4小时、1、2、3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H0和H1组(P<0.05)。结论脑低氧预适应能增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体的产生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适应
小鼠
学习记忆
水迷宫测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蛋白激酶C在甲醛复制内脏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电活动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辛立
牛敬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0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抑制剂氯丙嗪对甲醛复制的内脏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了解蛋白激酶C在甲醛复制的内脏炎症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1/11在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选用24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抑制剂氯丙嗪对甲醛复制的内脏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了解蛋白激酶C在甲醛复制的内脏炎症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1/11在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选用24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8):①甲醛组: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100μL直肠黏膜下注射致炎,复制内脏炎症痛模型。②甲醛+生理盐水组:在脊髓背角找到对直肠刺激敏感的神经元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4mL/kg,30min后记录前对照反应,然后行甲醛直肠黏膜下致炎,方法和剂量同甲醛组。③甲醛+氯丙嗪组:腹腔注射25g/L氯丙嗪0.4mL/kg,其余处理同甲醛+生理盐水组。记录3组大鼠注射甲醛后120min内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以15min为一个时间段,共记录8个时间段。以给药前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为参照,计算给药后反应的相对值(给药后实际反应频率/给药前实际反应频率×100%)。结果:2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共记录到24个单位的反应结果。①甲醛组在给药后0~15min和16~30min时间段的放电频率分别为致炎前基线水平的(283.7±46.0)%和(254.0±37.4)%,与致炎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②甲醛+氯丙嗪组在致炎后0~15min和16~30min两时间段的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频率分别为基线水平的(124.6±10.25)%和(105.4±8.69)%;甲醛+生理盐水组致炎后同时间段的放电频率为基线水平的(279.7±37.4)%和(249.2±38.5)%。甲醛+氯丙嗪组在致炎后0~15min和16~30min两时间段的放电频率低于其他2组(P<0.05),另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①甲醛直肠黏膜下注射可稳定复制大鼠炎症性内脏痛模型。②蛋白激酶C抑制剂氯丙嗪可使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提示蛋白激酶C参与甲醛诱导急性炎症引起的痛觉敏感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嗪
甲醛
疼痛
蛋白激酶C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清、脑组织一氧化氮变化与脑缺血损害
4
作者
房玉珍
孙保亮
+2 位作者
夏作理
张显忠
杨明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年第6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缺血性脑损害中作用。方法:应用非开颅大鼠模型,观察24h内脑微区血流量(CBF)和颅内血清及脑组织NO水平动态改变,3d后对海马CA1区行病理检查。结果:SAH后CBF和血清NO降低,脑组织NO增加,海马CA...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缺血性脑损害中作用。方法:应用非开颅大鼠模型,观察24h内脑微区血流量(CBF)和颅内血清及脑组织NO水平动态改变,3d后对海马CA1区行病理检查。结果:SAH后CBF和血清NO降低,脑组织NO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受损。结论:血清NO减少、脑组织NO增加与SAH脑缺血损害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缺血损害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体征脑出血误诊举例
5
作者
夏作理
赵焕蒂
陈涛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237-238,共2页
随着CT的普及,人们逐渐更新了对脑卒中的认识。以往“起病急骤、神志障碍、颅压增高、偏瘫失语”即考虑脑出血的常规,已远与临床不符,今举五例。无体征脑出血”,与同遭讨论。
关键词
脑出血
体征
误诊
神志
偏瘫
脑卒中
临床
举例
常规
障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引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贾莉
孙保亮
机构
泰山
医学院
研究生部
泰山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7-38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651)
山东省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1020工程基金资助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引流
淋巴回流障碍
蛛网膜绒毛
脑组织形态学
生理功能
FLUID
CSF引流
分类号
R338.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氧预适应增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被引量:
2
2
作者
牛敬忠
杨明峰
岳伟
机构
泰山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
泰山
医学院
附属医院血液科
出处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694-696,共3页
基金
泰山医学院校级课题基金资助(612)
文摘
目的探讨脑低氧预适应对Balb/C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低氧预适应的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成年健康雄性Balb/C交系小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12):①对照组(H0);②1次低氧组(H1);③4次低氧组即低氧预适应组(H4)。然后行改良的Morris水迷宫测试:在一直径约为1米的圆形水槽边缘等距的四个点(NESW)处做好标记,在一固定位置放一玻璃平台,使槽中水面高于平台1.5厘米,水面覆以泡沫屑,小鼠在水迷宫中训练5日后,进行低氧预适应模型制备,随后分别在低氧处理后1小时、2小时、4小时、1天、2天、3天进行测试,共进行6个时段测试,每个时段4次,分别将小鼠从改良的Morris水迷宫的NESW 4个起始点放入水槽中任其游动,寻找平台,记录每次的逃避潜伏期,将4次平均值作为该小鼠在该时段的成绩。然后比较各组测定的小鼠在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以确定低氧预适应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H4组小鼠在低氧处理后4小时、1、2、3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H0和H1组(P<0.05)。结论脑低氧预适应能增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体的产生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低氧预适应
小鼠
学习记忆
水迷宫测试
Keywords
hypoxic preconditionlng
learning and memory
mice
Morris water maze test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蛋白激酶C在甲醛复制内脏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电活动中的作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辛立
牛敬忠
机构
泰山
医学院
附属医院肿瘤科
泰山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0期112-114,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抑制剂氯丙嗪对甲醛复制的内脏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了解蛋白激酶C在甲醛复制的内脏炎症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1/11在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选用24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8):①甲醛组: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100μL直肠黏膜下注射致炎,复制内脏炎症痛模型。②甲醛+生理盐水组:在脊髓背角找到对直肠刺激敏感的神经元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4mL/kg,30min后记录前对照反应,然后行甲醛直肠黏膜下致炎,方法和剂量同甲醛组。③甲醛+氯丙嗪组:腹腔注射25g/L氯丙嗪0.4mL/kg,其余处理同甲醛+生理盐水组。记录3组大鼠注射甲醛后120min内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以15min为一个时间段,共记录8个时间段。以给药前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为参照,计算给药后反应的相对值(给药后实际反应频率/给药前实际反应频率×100%)。结果:2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共记录到24个单位的反应结果。①甲醛组在给药后0~15min和16~30min时间段的放电频率分别为致炎前基线水平的(283.7±46.0)%和(254.0±37.4)%,与致炎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②甲醛+氯丙嗪组在致炎后0~15min和16~30min两时间段的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频率分别为基线水平的(124.6±10.25)%和(105.4±8.69)%;甲醛+生理盐水组致炎后同时间段的放电频率为基线水平的(279.7±37.4)%和(249.2±38.5)%。甲醛+氯丙嗪组在致炎后0~15min和16~30min两时间段的放电频率低于其他2组(P<0.05),另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①甲醛直肠黏膜下注射可稳定复制大鼠炎症性内脏痛模型。②蛋白激酶C抑制剂氯丙嗪可使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提示蛋白激酶C参与甲醛诱导急性炎症引起的痛觉敏感化的形成。
关键词
氯丙嗪
甲醛
疼痛
蛋白激酶C
分类号
R3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清、脑组织一氧化氮变化与脑缺血损害
4
作者
房玉珍
孙保亮
夏作理
张显忠
杨明峰
机构
山东泰安市
泰山
医学院
附院
神经病
学
教研室
微循环研究所
山东泰安市
泰山
医学院
附院
神经病
学
教研室
微循环研究所生化室
出处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年第6期330-33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缺血性脑损害中作用。方法:应用非开颅大鼠模型,观察24h内脑微区血流量(CBF)和颅内血清及脑组织NO水平动态改变,3d后对海马CA1区行病理检查。结果:SAH后CBF和血清NO降低,脑组织NO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受损。结论:血清NO减少、脑组织NO增加与SAH脑缺血损害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缺血损害
一氧化氮
Keyword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Brain ischemia Nitric oxide
分类号
R743.350.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体征脑出血误诊举例
5
作者
夏作理
赵焕蒂
陈涛
机构
泰山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
[
出处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237-238,共2页
文摘
随着CT的普及,人们逐渐更新了对脑卒中的认识。以往“起病急骤、神志障碍、颅压增高、偏瘫失语”即考虑脑出血的常规,已远与临床不符,今举五例。无体征脑出血”,与同遭讨论。
关键词
脑出血
体征
误诊
神志
偏瘫
脑卒中
临床
举例
常规
障碍
分类号
R743.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引流的研究进展
贾莉
孙保亮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氧预适应增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牛敬忠
杨明峰
岳伟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蛋白激酶C在甲醛复制内脏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电活动中的作用
辛立
牛敬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清、脑组织一氧化氮变化与脑缺血损害
房玉珍
孙保亮
夏作理
张显忠
杨明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无体征脑出血误诊举例
夏作理
赵焕蒂
陈涛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