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芳 王晓蕾 +1 位作者 武树朋 朱广婷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为提高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诊断的准确性,探讨其规律,回顾性研究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92例FUO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病因,总结治疗经验,形成合理的诊疗思路,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5月1日-2013... 目的为提高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诊断的准确性,探讨其规律,回顾性研究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92例FUO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病因,总结治疗经验,形成合理的诊疗思路,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5月1日-2013年11月30日在风湿免疫科住院(包括转入患者)且符合1999年我国学者提出FUO诊断标准的患者192例,复习相关病历资料,总结发病特点和直接确诊指标。结果 192例FUO患者最终169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88.02%。主要疾病依次是: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61.46%)、感染性疾病(22.40%)、恶性肿瘤性疾病(2.08%)、其他疾病(2.08%),其中未明确原因的疾病占11.98%。导致FUO的主要病种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风湿性多肌痛、干燥综合征、感染(细菌、EB病毒、结核)、肿瘤等。169例确诊患者中女性较男性比例高,且在免疫系统疾病组中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FUO中恶性肿瘤常见。结论随着风湿病知识的普及和专科大夫的增多,不典型风湿病诊断率明显提高。本研究总结了FUO的病例特点、病因及化验检查等,形成一定合理性的诊疗思路,不断提高不明原因发热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科 不明原因发热 回顾性研究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陶蕾 薛建峰 +2 位作者 翟乾勋 薛夫营 翟荣慧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 rheumatoid factors,RF)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9例(老...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 rheumatoid factors,RF)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9例(老年RA组,年龄≥60岁)、老年健康对照组47例(老年NRA组,年龄≥60岁)及非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8例(非老年RA组,年龄<60岁)。对3组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进行检测,分析抗CCP抗体联合RF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抗CCP抗体+RF诊断阳性率显著性高于抗CCP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2,P=0.006);抗CCP抗体+RF诊断阳性率高于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07,P=0.078)。老年RA组抗CCP抗体、RF、抗CCP抗体+RF诊断阳性率与非老年R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RF诊断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抗CCP抗体和RF单一使用。抗CCP抗体+RF诊断老年R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远高于抗CCP抗体的0.699和RF的0.663,检验更加可靠。结论抗CCP抗体、RF均可对老年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诊断,抗CCP抗体联合RF诊断更具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老年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联合诊断
下载PDF
PTPN2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柏素云 张立民 +3 位作者 王翠香 杨志孝 张丽 方茜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泰安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r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22,PTPN22)基因R620W/1858C>T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128例RA患者和14... 目的研究泰安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ror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22,PTPN22)基因R620W/1858C>T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128例RA患者和142例正常人PTPN22基因1858位点的基因型。结果PTPN22基因1858位点在泰安地区汉族人群仅存在C等位基因,未检测到T等位基因。结论PTPN22基因R620W多态性与泰安地区汉族人群RA的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 类风湿关节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陶蕾 李兴福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1期1319-1320,F0003,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呈现进行性,导致身体残疾,严重损害老年人的健康,因此RA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是RA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可以在RA的早期被发现,并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呈现进行性,导致身体残疾,严重损害老年人的健康,因此RA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是RA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可以在RA的早期被发现,并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标志物。早期诊断RA,远离关节畸形与功能丧失,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需要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可在疾病早期出现的检测指标,抗CCP抗体是目前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类风湿因子 瓜氨酸 老年人
下载PDF
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芳 陈东育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615-616,共2页
目的观察云克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云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 目的观察云克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云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关节功能及各参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vs 60%,P<0.05)。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好,副作用少。与口服药物合用起效快,药效持久,减少了激素及抗炎镇痛药的各种副作用,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云克 疗效
下载PDF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曼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16期170-170,172,共2页
目的探讨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中医组用四妙消痹汤治疗。比较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 目的探讨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中医组用四妙消痹汤治疗。比较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出现率;干预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晨僵时间。结果中医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关节功能、晨僵时间相近(P>0.05);干预后中医组关节功能高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缩短晨僵时间,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消痹汤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短期小剂量激素治疗中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7
作者 张曼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17期78-79,共2页
目的研究短期小剂量激素治疗中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76例中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组,参照组38例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治疗组38例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短期小剂量激素治... 目的研究短期小剂量激素治疗中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76例中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组,参照组38例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治疗组38例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短期小剂量激素治疗。就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对比治疗前后血清尿酸、血沉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晨僵平均时间。结果治疗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尿酸、血沉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晨僵平均时间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血清尿酸、血沉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晨僵平均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短期小剂量激素治疗中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生化指标和患者症状体征,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小剂量激素 中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醋瑞因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陶蕾 薛建峰 李兴福 《医学综述》 2013年第4期700-701,709,共3页
骨关节炎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主要病理是软骨的改变。软骨细胞分解和合成活动的平衡有助于维持软骨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打破这种平衡,导致骨关节炎慢性进行性发展。双醋瑞因是骨关节炎病程中促... 骨关节炎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主要病理是软骨的改变。软骨细胞分解和合成活动的平衡有助于维持软骨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打破这种平衡,导致骨关节炎慢性进行性发展。双醋瑞因是骨关节炎病程中促软骨分解核心因子白细胞介素的抑制剂,从软骨降解链反应的源头阻止软骨被破坏,同时具有促进软骨合成及修复的作用。双醋瑞因能够良好地缓解骨关节炎症状,胃肠道安全性高,服用后延迟效应明显,为延缓骨关节炎病程的优良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 双醋瑞因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薛建峰 陶蕾 +1 位作者 翟荣慧 段鲁勤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9期805-806,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加强对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房颤发生机制复杂,但目前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谷胱甘肽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芳 武树朋 徐秀霞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669-671,共3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总结2002年5月至2006年12月门诊和住院按疗程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56例。根据病人的意愿或经济情况分为口服药组(A组,口服羟乙膦酸钠和美洛昔康组)136例(256个关节)、口... 目的观察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总结2002年5月至2006年12月门诊和住院按疗程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56例。根据病人的意愿或经济情况分为口服药组(A组,口服羟乙膦酸钠和美洛昔康组)136例(256个关节)、口服药物加膝关节注药组(B组,口服羟乙膦酸钠和止痛药加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组)400例(636个关节)和单纯膝关节注药组(C组,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20例(34个关节)。三组在年龄及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月、3月、半年、1年时10米步行时间、患者自我评价、下蹲活动及运动疼痛、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骨摩擦音等临床表现。结果治疗1月后,B组、C组在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除X线改变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可明显减轻关节局部的症状,增加关节的活动度,疗效优于单用口服药物,口服药加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优于单纯口服药物和单纯关节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节给药 玻璃酸钠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启动基因多态性与狼疮肾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树朋 李芳 +1 位作者 王静 张源潮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2518位点功能多态性在山东省汉族群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中的表达。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72例SLE病人及5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MCP-1基因多态性。结果...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2518位点功能多态性在山东省汉族群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中的表达。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72例SLE病人及5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MCP-1基因多态性。结果对照组A/A型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SLE患者组(P=0.001),A/G型(P=0.024)、G/G型(P=0.020)多见于SLE患者。与无狼疮肾炎SLE患者相比,患狼疮肾炎的SLE患者较常见基因型为A/G(P=0.024)和G/G(P=0.015)型基因型。相反,无狼疮肾炎的SLE患者65%基因型为A/A型,而患狼疮肾炎的SLE患者仅19%基因型为A/A(P=0.000)。结论山东省汉族群体患SLE的患者MCP-1基因型为A/G或G/G者易发生狼疮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肾炎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评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薛建峰 刘鹏飞 陶蕾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7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 4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血塞通、奥拉西坦等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 qn。两组...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 4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血塞通、奥拉西坦等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 qn。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抑郁评分,并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分别为(19.0±11.6)分、(12.9±5.5)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分别为(16.4±9.8)分、(8.8±4.4)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瑞舒伐他汀在常规治疗降低抑郁评分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降低抑郁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腔隙性脑梗死
下载PDF
Th17细胞及白介素IL-1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广婷 李芳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633-636,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本病病程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可有多脏器(肾、中枢神经等)损害。
关键词 TH17细胞 白介素IL-17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白塞病伴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报道及其伴发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爱红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989-990,共2页
关键词 白塞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伴发机制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血管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测定及意义
15
作者 周爱红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844-846,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um-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与系统性硬化症及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指导治疗。方法以疾病活动期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各3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um-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与系统性硬化症及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指导治疗。方法以疾病活动期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并用健康人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ET-1及血清vWF浓度。结果系统性硬化症患者ET-1及vWF浓度明显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0.01),后者又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部分患者病情稳定后ET-1及vWF浓度明显下降。结论 ET-1及vWF水平与系统性硬化症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ET-1及vWF可能通过加重血管病变从而诱发疾病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血管内皮素-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