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54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辉 朱树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了解溶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对554例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进行10种抗生素药敏实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 目的了解溶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对554例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进行10种抗生素药敏实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554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347例,感染率为62.6%,UU、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1.3%、1.1%和10.3%,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最高的是强力霉素(DOX)92.6%,其次为克拉霉素(CLA)87%、美满霉素(MIN)83.5%和阿奇霉素(AZI)82.8%。结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率为62.6%,主要由UU引起占81.8%(284/347),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患者应首选DOX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溶脲脲原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HBV血清标志物与前S1抗原、HBV—DN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辉 李凤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129-1130,共2页
目的了解HBV血清标志物(HBVM)与前S1抗原、HBVDNA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前S1抗原。采用PCR法检测HBV—DNA。结果306例HBsAg(+)、HBeAg(+)、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 目的了解HBV血清标志物(HBVM)与前S1抗原、HBVDNA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前S1抗原。采用PCR法检测HBV—DNA。结果306例HBsAg(+)、HBeAg(+)、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91.2%。HBVI)NA阳性率为94.4%;158例HBsAg(+)、HBeAB(+)、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32.9%,HBV—DNABIt性率为31.6%;57例HBsAb(+)、HBeAB(+)、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3.5%,HBV—DNA阳性率为5.3%;21例HBsAg(+)、HBeAg(+)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100.0%,HBV^DNA阳性率为100.0%;124例HBsAg(+)、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41.9%,HBuI)NA阳性率为29.0%(P〈0.05);87例HBsAb(+)、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1.2%,HBV—DNA阳性率为1.2%;32例HBeAb(+)、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9.4%,HBVDNA阳性率为3.1%(P〈0.05);92例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1.1%,HBV-DNA阳性率为1.1%;103例正常人组中二者均未检出。结论前S1抗原与HBV-DNA、HBsAg、HBeAg阳性呈高度相关,在防治中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前S1抗原 生物学标记 DNA
下载PDF
狗咬伤后噬蚀艾肯氏菌引起的血流感染1例报道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守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287-288,共2页
噬蚀艾肯氏菌属奈瑟菌科,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高,是人和哺乳动物的口腔黏膜表面的固有菌群,常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该菌,也可从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标本中分离到,通常不致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黏膜表面破损时,此菌可进入周围组织... 噬蚀艾肯氏菌属奈瑟菌科,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高,是人和哺乳动物的口腔黏膜表面的固有菌群,常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该菌,也可从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标本中分离到,通常不致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黏膜表面破损时,此菌可进入周围组织引起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肯氏菌 咬伤 血流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