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ACS的CBL在非直属附属医院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颖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PACS的CBL在非直属附属医院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医学实习生综合影像判读能力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的高发病诊断、专业基础知识、报告书写及阅片能力测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 目的探讨基于PACS的CBL在非直属附属医院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医学实习生综合影像判读能力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的高发病诊断、专业基础知识、报告书写及阅片能力测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ACS的CBL应用于非直属附属医院影像实习教学,影像实习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CBL 非直属附属医院 影像实习教学
下载PDF
血清MCP-1、OPG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瑞东 王小丽 陈莉莉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趋化蛋白1(MCP-1)、骨保护素(OPG)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PCI手术治疗的AMI患者149例,根据PCI术后6个月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AMI患者分为观察组69例(支架内狭...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趋化蛋白1(MCP-1)、骨保护素(OPG)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PCI手术治疗的AMI患者149例,根据PCI术后6个月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AMI患者分为观察组69例(支架内狭窄程度≥50%)、对照组80例(支架内狭窄程度<50%)。检测并对比两组血脂、血糖、炎症因子及血清MCP-1、OPG水平,用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血脂、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观察组血清IL-6、hs-CRP、TNF-α、MCP-1、O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 05)。MCP-1、OPG为AMI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OR分别为3. 066、2. 740,P均<0. 05)。结论血清MCP-1、OPG水平升高的AMI患者PCI术后易发生血管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细胞趋化蛋白1 骨保护素血清 动脉狭窄
下载PDF
血清VEGF、TGF-β_1及内皮抑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敏 董学广 王小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1-45,共5页
目的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内皮抑素(Endostat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三者彼此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3例非小细胞... 目的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内皮抑素(Endostat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三者彼此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和28例健康体检者VEGF、TGF-β1及血清内皮抑素的水平。比较两组血清VEGF、TGF-β1及内皮抑素表达差异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VEGF、TGF-β1及Endostatin血清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血清VEGF、TGF-β1及Endostatin水平与NSCLC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转移等密切相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性别和吸烟等无关(P>0.05);③NSCLC患者血清TGF-β1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P<0.01),Endostatin与VEGF及TGF-β1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是肿瘤血管形成重要的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结论 VEGF、TGF-β1及Endostatin共同参与了NSCLC血管生成,与细胞分化不良有密切关系,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预测肺癌恶性行为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内皮抑素
下载PDF
儿童EB病毒抗体检测与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敏 卢晓 +1 位作者 李兴涛 尹淑华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抗体检测在儿童EB病毒相关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20例病例的EBV特异性抗体及抗体亲合力。结果:在120例儿童EBV感染患儿中,以血液系统疾病为多,其次是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入院时血清EB...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抗体检测在儿童EB病毒相关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20例病例的EBV特异性抗体及抗体亲合力。结果:在120例儿童EBV感染患儿中,以血液系统疾病为多,其次是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入院时血清EBV抗体反应存在多种类型,抗EBV-CA-IgM阳性率达90.8%,随着时间推移,EBV特异性抗体及抗体亲合力出现相应的变化。结论:EBV四种抗体及亲合力检测在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诊断中很有价值。有助于相关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EBV抗体 儿童 间接免疫荧光法 相关疾病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红 刘欣菊 +1 位作者 许蓉 许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2期1525-1526,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疼痛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1)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疼痛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1)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与SDS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后语言描述评分法(VRS)疼痛分级0~1级患者比例为84.0%,大于对照组的64.0%(P<0.05);(3)根据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标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积极的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氯沙坦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浆中炎症性细胞因子及TGF-β1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小丽 刘瑞东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浓度及尿转化生长因子β1排泄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脏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32例,观察6个月,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IL-6及尿TGF-β...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浓度及尿转化生长因子β1排泄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脏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32例,观察6个月,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IL-6及尿TGF-β1的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hs CRP;放射免疫法检测尿白蛋白的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HDL-C、LDL-C。结果与氯沙坦治疗前基础值相比,患者血浆hs CRP水平[(1 403±198)ng/m L vs.(998.1±138)ng/m L]明显增高(P<0.05),尿白蛋白/尿肌酐[(73.4±16.5)mg/mmol.Cr vs.(96.5±12.1)mg/mmol.Cr)]和TGF-β1/尿肌酐[(43.56±17.49)mg/mmol.Cr vs.(78.81±40.32)mg/mmol.Cr]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1.39±0.03)pg/m L vs.(1.46±0.04)pg/m L]、IL-6[(1.79±0.07)pg/m L vs.(1.81±0.09)pg/m L]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基础值比较,LDL-C[(117.0±1.4)mg/d L vs.(126.0±2.7)mg/d L]显著降低,但BUN[(28.3±0.6)mg/d L vs.(21.1±0.8)mg/d 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139.4±36.3)μmol/L vs.(124.5±52.5)μmol/L]、HDL-C[(58.6±0.9)mg/d L vs.(56.2±3.0)mg/d 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有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因子hs CRP和下调TGF-β1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蛋白尿 炎症性细胞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尿TGF-β1检测在诊断慢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小丽 刘瑞东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肾炎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2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orm),与4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尿TGF-β1水平作比较,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 目的:研究慢性肾炎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2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orm),与4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尿TGF-β1水平作比较,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尿TGF-β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31.53±11.59 ng/mmol.Cr)相比较,16例系膜增生性肾炎(MPG)患者(76.44±24.29 ng/mmol.Cr),14例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FGS)患者(65.07±20.59 ng/mmol.Cr)和10例IgA肾炎(IgA N)患者的尿TGF-β1水平(67.01±21.95 ng/mmol.Cr)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TGF-β1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慢性肾炎的病情、判断病理类型及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系膜增生性肾炎 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 IGA肾炎
下载PDF
巴氏腺囊肿改良造口术式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乃美 曹呈国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28-629,共2页
关键词 巴氏腺囊肿 造口术 临床效果 术式 改良 复发原因 治疗时间 复发率
下载PDF
血清VEGF、TGF-β1及内皮抑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敏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676-680,共5页
目的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内皮抑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三者彼此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3例NSCLC... 目的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内皮抑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三者彼此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3例NSCLC患者术前VEGF、TGF-β1及血清内皮抑素的水平,并与26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28名健康对照者做比较。结果 NSCLC患者血清VEGF、TGF-β1及内皮抑素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均<0.01)。血清VEGF、TGF-β1及内皮抑素水平与NSCLC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年龄、性别和吸烟与否无关(P>0.05)。NSCLC患者血清TGF-β1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456,P<0.01),VEGF及TGF-β1与内皮抑素水平呈负相关(r=-0.363、-0.329,P均<0.05)。结论 VEGF、TGF-β1及内皮抑素共同参与了NSCLC血管生成,与细胞分化不良有密切关系,在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预测肺癌恶性行为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内皮抑素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欣菊 刘欣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7期2220-2221,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42例。对照组患者实...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生命质量评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施护理干预以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下降,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胃十二指肠溃疡 效果
下载PDF
血清TSA和CEA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瑞东 王小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唾液酸(TSA)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2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A组),单纯结直肠癌患者55例(B组),同期的健康者60例(C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TSA和CEA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总唾液酸(TSA)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2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A组),单纯结直肠癌患者55例(B组),同期的健康者60例(C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TSA和CEA水平;对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半年,检测血清TSA和CEA水平。结果与B组(34.55%)和C组(1.67%)相比较,A组TSA和CEA联合检测敏感率最高(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血清TSA[(791.26±135.90)mg/L]及CEA[(48.45±2.67)ng/mL]水平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血清TSA和CEA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TSA和CEA水平,能为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的诊断、预后、复发提供更早、更灵敏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结直肠癌 唾液酸 癌胚抗原
下载PDF
无痛引产1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呈国 曹立群 王静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244-245,共2页
关键词 无痛引产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戊乙奎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逢永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8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戊乙奎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将83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A组21例、B组22例、C组20例、D组23例。A组给予综合性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2次/d,连用7 d;... 目的观察戊乙奎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将83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A组21例、B组22例、C组20例、D组23例。A组给予综合性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2次/d,连用7 d;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肌注戊乙奎醚1 mg,2次/d,连用7 d;D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肌注戊乙奎醚1 mg,均2次/d,连用7 d。结果 B、C、D组械通气时间较A组显著缩短,D组械通气时间较B、C组缩短更明显,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PaO2/FiO2、PaO2均明显提高(P均<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B、C、D组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PaO2/FiO2、PaO2、降低患者外周血中TNF-α、IL-1的水平(P均<0.05);与B、C组治疗后比较,D组PaO2/FiO2、PaO2提高更加明显、外周血中TNF-α、IL-1下降更加显著(P均<0.05)。结论戊乙奎醚联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ARDS,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的氧和水平,并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乙奎醚 低分子肝素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幽门功能不全的X线诊断价值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乃武 贾守强 +4 位作者 华冰 袁立华 吴会艳 亓燕 李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4期488-490,共3页
目的 :探讨幽门功能不全的X线诊断价值与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接受气钡双对比X线造影检查、初步诊断为幽门功能不全的1 175例患者,其中经胃镜证实1 163例,详细记录分析其X线表现及相关信息。结果:X线检出幽门功能不全1 ... 目的 :探讨幽门功能不全的X线诊断价值与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接受气钡双对比X线造影检查、初步诊断为幽门功能不全的1 175例患者,其中经胃镜证实1 163例,详细记录分析其X线表现及相关信息。结果:X线检出幽门功能不全1 175例,胃镜证实1 163例,幽门管X线检查主要呈长管状(859例,73.11%,纵向径线>横向径线),或呈短沙钟漏样(316例,26.89%,纵向径线≤横向径线)。幽门功能不全:(1)关闭不全,幽门管松弛无收缩,幽门管宽度(1.02±0.25)cm;(2)开放不全,幽门持续不开放或开放不充分,钡剂通过受阻,幽门开放延迟时间≥(12.52±2.45)s;(3)反流,十二指肠钡剂反流入胃腔,胃腔内见潴留液,立位呈瀑布样、卧位呈喷泉样;(4)幽门变形,非对称性长管形或非对称性短沙钟漏形。结论:X线较胃镜诊断幽门功能不全简单易行有效,为幽门功能不全提出了新的X线诊断方法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功能不全 胃镜检查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多元化干预对策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文雁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的相关因素,观察多元化干预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285例妊娠期的孕妇,对其中合并生殖器疱疹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观察多元化干预措施后的临床...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的相关因素,观察多元化干预措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285例妊娠期的孕妇,对其中合并生殖器疱疹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观察多元化干预措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影响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的危险因素有不良孕产史、妊娠期感染史、孕期焦虑、不洁性交史、多个性伴侣(>2个)(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孕期体重、孕期体重指数、月经初潮年龄、月经紊乱史、痛经史、孕次、家族史等无关(P>0.05),其中妊娠期感染史、不洁性交史、多个性伴侣是高危险因素。经过多元化干预措施后总有效率为94.3%,抗复发有效率为77.8%。结论:妊娠期感染史、不洁性交史、多个性伴侣是影响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的危险因素,多元化干预对临床效果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生殖器疱疹 相关因素 多元化干预
下载PDF
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及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逢永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2期1412-1413,共2页
目的:观察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影响,探讨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依达拉奉组(常规治疗+依达拉... 目的:观察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影响,探讨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依达拉奉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和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戊乙奎醚),分别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TNF-α及IL-1水平。结果:三组病例治疗结束后,血清TNF-α及IL-1评分均有下降,但联合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结论: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较单用依达拉奉治疗能进一步降低血清TNF-α及IL-1的含量,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发挥抗炎作用,起到脑保护作用,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乙奎醚 依达拉奉 脑梗死 TNF-Α IL-1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手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17
作者 谷增泉 孙雪生 +3 位作者 朱涛 王加利 申立林 蔺楚 《实用骨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手部多种组织同时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一期覆盖创面,二期除脂整形,同时配合柱状植骨掌骨成形,神经、血管、肌腱移植,治疗该类损伤38例。结果随访8个月~5年,术后3例皮瓣发生部分边缘坏死,系静... 目的探讨手部多种组织同时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一期覆盖创面,二期除脂整形,同时配合柱状植骨掌骨成形,神经、血管、肌腱移植,治疗该类损伤38例。结果随访8个月~5年,术后3例皮瓣发生部分边缘坏死,系静脉回流障碍所致;1例因烤灯烫伤,局部皮瓣坏死;其余皮瓣均一期成活,二期除脂整形外观良好,植骨达到临床愈合,指掌侧恢复感觉,指腹两点辨别觉6~10mm,伸指功能恢复比屈指功能理想。结论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创面二期除脂整形,配合柱状植骨掌骨成形,相应组织移植是治疗该类损伤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移植 组织缺损 分期修复
下载PDF
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逢永 《工企医刊》 2012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的影响,探讨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依达拉奉组... 目的观察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的影响,探讨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依达拉奉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和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依达拉奉+戊乙奎醚),分别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清TNF-α,并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NDS评分。结果三组病例治疗结束后,血清TNF-α及NDS评分均有下降,但联合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结论戊乙奎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较单用依达拉奉治疗能进一步降低血清TNF-α的含量,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发挥抗炎作用,起到脑保护作用,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乙奎醚 依达拉奉 脑梗塞 TNF-Α NDS
下载PDF
呼吸停止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呼吸停止预测量表建立
19
作者 魏光晨 杨逢永 +3 位作者 段崇浩 杨兴菊 李学军 暴玉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0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建立呼吸停止评分预测表,以便及时的量化呼吸停止的危险因素,从而尽早发现和干预引起呼吸停止的可控因素,降低呼吸停止发生率。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及ICU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呼吸衰竭病人2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呼吸停... 目的:建立呼吸停止评分预测表,以便及时的量化呼吸停止的危险因素,从而尽早发现和干预引起呼吸停止的可控因素,降低呼吸停止发生率。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及ICU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呼吸衰竭病人2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呼吸停止为因变量,以是否呼吸频率异常、是否呼吸节律异常、呼吸动度是否异常、是否明显紫绀或血氧饱和度低、伴有严重原发病等参数量化后的数据为可变量,计算各分值对应的发生呼吸停止的风险系数,经回归筛选得到最主要的可控因素及相应系数(β值)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病人呼吸频率异常、呼吸节律异常、伴有明显紫绀和血氧饱和度降低可作为预测呼吸停止的相关性因素。结论:以回归分析计算各相关因素发生呼吸停止的可能性并制定呼吸停止预测量表,能够更准确、迅速、及时的对危重病人是否发生呼吸停止做出方便迅捷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呼吸停止 危险因素 多因素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万古霉素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清蛋白代谢的影响
20
作者 杨逢永 吴玉成 +3 位作者 郭立峰 陈晨 段崇浩 李学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7期844-845,共2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清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既往收治MRSA感染患者96例,在我科开展PK/PD模型引导抗生素治疗方案之前按照常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52例及按照PK/PD模型引导给药44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清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既往收治MRSA感染患者96例,在我科开展PK/PD模型引导抗生素治疗方案之前按照常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52例及按照PK/PD模型引导给药44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阳性率差异。结果:PK/PD治疗组患者尿微量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常规给药组。结论:PK/PD模型引导万古霉素治疗优化方案可以明显减轻患者肾损害,维持血清蛋白代谢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血清蛋白 尿微量蛋白 PK/PD模型引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