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对重度烧伤患者血气指标及LPO、MDA、TAO、MPO的影响
1
作者 纪赓 罗斌杰 +1 位作者 田甜 刘闪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21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对重度烧伤患者血气指标及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8例重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对重度烧伤患者血气指标及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8例重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清LPO、MDA、TAO、MPO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56%,高于对照组的68.97%;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最大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25%时瞬时流量(PEF25%)、用力肺活量(FVC)及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百分比(FiO2)、血清TAO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LPO、MDA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MPO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ALI、ARDS的发生率均降低,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度烧伤可有效改善肺功及血气指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氨溴索 血气指标 脂质过氧化物 丙二醛 总抗氧化能力 髓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臀大肌肌瓣结合皮瓣治疗褥疮合并坐骨结节囊肿 被引量:3
2
作者 纪赓 李翠 +3 位作者 陈琳 刘闪 罗斌杰 田甜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臀大肌肌瓣结合皮瓣治疗褥疮合并坐骨结节囊肿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9年9月,共收治褥疮合并坐骨结节囊肿患者14例,行褥疮和坐骨结节囊肿切除手术,所有患者均一期用臀大肌肌瓣结合任意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2例患者术后皮瓣... 目的探讨臀大肌肌瓣结合皮瓣治疗褥疮合并坐骨结节囊肿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9年9月,共收治褥疮合并坐骨结节囊肿患者14例,行褥疮和坐骨结节囊肿切除手术,所有患者均一期用臀大肌肌瓣结合任意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2例患者术后皮瓣切口部分裂开,分别在二期缝合和小面积植皮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后愈合良好。结论臀大肌肌瓣结合皮瓣修复创面是治疗褥疮合并坐骨结节囊肿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坐骨结节囊肿 臀大肌肌瓣 皮瓣
下载PDF
A型肉毒素对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翠(综述) 罗斌杰 纪赓(审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8期179-181,共3页
病理性瘢痕可对机体的外观、结构、甚至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如何安全、有效的防治病理性瘢痕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近二十年的研究显示,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在预防瘢痕形成、改善病理性瘢痕外观、顽固性痛痒等方面效... 病理性瘢痕可对机体的外观、结构、甚至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如何安全、有效的防治病理性瘢痕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近二十年的研究显示,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在预防瘢痕形成、改善病理性瘢痕外观、顽固性痛痒等方面效果良好;并提出这可能与A型肉毒素对切口张力、成纤维细胞、细胞外胶原等作用有关,但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文章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总结A型肉毒素对瘢痕预防、治疗及其安全性等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旨在为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A型肉毒素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细菌生物膜与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翠 纪赓 罗斌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4期1680-1685,共6页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防治一直是目前创面研究与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针对该类创面的相关研究显示,各种细菌微生物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在该类创面中以生物膜的形式呈持续、混合存在,并可在生物膜的保护下不断增殖、分泌毒性因子,...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防治一直是目前创面研究与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针对该类创面的相关研究显示,各种细菌微生物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在该类创面中以生物膜的形式呈持续、混合存在,并可在生物膜的保护下不断增殖、分泌毒性因子,同时增强自身耐药性,削弱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导致创面感染持续存在、愈合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慢性难愈性创面的防治,本文就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分类、生物膜的组成与形成机制、生物膜影响创面愈合可能的机制、以及目前针对细菌生物膜的临床防治手段等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生物膜 创面修复 治疗
下载PDF
股前外侧并联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与血管造影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闪 周虹 +1 位作者 谭谦 李罗珠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581-587,共7页
目的 通过尸体解剖及CT血管造影,为股前外侧并联穿支皮瓣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应用解剖:2具防腐尸体解剖旋股外侧血管分支及穿支,测量并记录穿支部位.②CT血管造影:对20例患者进行了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测量穿... 目的 通过尸体解剖及CT血管造影,为股前外侧并联穿支皮瓣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应用解剖:2具防腐尸体解剖旋股外侧血管分支及穿支,测量并记录穿支部位.②CT血管造影:对20例患者进行了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测量穿支数量、分出点位置、管径、走行、类型、起源、长度、皮肤穿出点位置、相邻穿支分出点间距、相邻穿支穿出点间距.结果 ①尸体应用解剖:2具标本(4侧)共解剖出9根皮肤穿支.其中,7根起源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2根肌间隙穿支,7根肌肉穿支;9根穿支平均管径(0.65±0.19)mm;平均血管蒂长(16.59±5.98)cm;平均相邻穿支间距离(5.66±1.73)cm.②CT血管造影:20例患者(40侧)检出100根穿支,平均每侧(2.50±1.06)根穿支;98根穿支起源旋股外侧动脉降支;36根为肌间隙穿支,64根为肌肉穿支;平均穿支直径为(0.65±0.32)mm;平均穿支长度为(42.52±19.35)mm;平均相邻穿支分出点距离(43.66±28.44)mm;平均相邻穿支穿出点距离(49.52±25.01)mm.结论 通过尸体应用解剖及CT血管造影对旋股外侧动脉穿支血管的测量,为股前外侧并联穿支皮瓣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并联穿支皮瓣 应用解剖 CT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